中国稀土价格到底能不能“稀而不土”?(图)
中国工信部部长肖亚庆3月1日评论稀土产业,指“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令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只卖出了“土”的价格。
同日,中国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令中国的稀土概念股大涨。
肖亚庆当天还说,稀土是一个战略性资源,发布条例主要是根据稀土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市场需求,以及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供给决定价格
那么稀土有没有可能真的如肖亚庆所盼,卖出稀有商品的价格?
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件商品如果要卖出高价,需求要大,供给要小。
稀土是钪、钇、镧、钕等17种金属元素的合称,在国防军事、智能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用途广泛,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需求之大,自然不在话下。
而在供给方面,稀土在全球的含量并不稀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估算,中国的稀土储量全球居首,占全球储量37%;其次是巴西与越南(各占18%),然后是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
2019年全球稀土储量分布,中国占全球第一。(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在产业链方面,USGS于2017年发布的一份稀土元素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掌握了全球逾90%的稀土生产,垄断地位明显。
中国工信部在《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八条提到,要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并强调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采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
这意味着该条例一旦落地实施,中国稀土产业中此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私自或超额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将面对更严厉的管控。
这会为稀土生产与加工增加成本,推动价格上涨。而由于其他国家的稀土加工行业过去过于依赖中国,因此短时间内,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定价角色依然无法被替代。
另据《证券时报》今天(3月3日)报道,中国的稀土配额指标虽有放开,但短期释放仍需时间,供应增量有限,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缺口显现,因此稀土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利好有资源属性的上游稀土生产冶炼企业。
国际政治的影响
然而,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作为在国防与科技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产品,稀土也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
中国在2010年因钓鱼岛主权纠纷,一度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令全球稀土价格暴涨,同时也让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开始关注在稀土上对中国的依赖。
2019年中美贸易战战火激烈的时候,也曾有分析认为中国会利用稀土作为反制筹码。
近至今年2月,依然有媒体称中国在研究是否能通过限制稀土出口,打击美国国防工业发展。彭博社2月20日则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也在考虑限制稀土加工和提纯技术的出口,作为政策储备,以防贸易战的再次爆发。
稀土矿物是美国制造F-35型等第五代战斗机的重要材料。(档案照片)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2月底已指示自己的经济及国安团队检视美国的稀土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此前,美国国防部2020年曾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莱纳斯矿业签订合同,要在美国得州建设重稀土分离加工厂,重新在美国本土进行稀土加工和提纯。
谁来为稀土定价?
肖亚庆3月1日关于稀土价格的表态,暗示了中国希望能继续在稀土价格上扮演主导性的角色。
然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去年的一项调查却显示,中国虽然至今主宰全球稀土生产与提炼,但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中国在稀土上的定价权也相应地被削弱。
随着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始加大稀土生产,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的占比从2010年的97.7%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62.9%。
一辆轮式装载机1月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的MP Materials稀土矿中开采矿石。(路透社档案照)
路透社2019年曾引述美国五角大楼的前供应链专家,称美国自2010年起就在囤积稀土及相关产品,进一步削弱中国的稀土定价能力。
另一方面,CSIS也预测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在2025年前后或将成为稀土的净进口国。
稀土的广泛应用场景,注定了这个产业未来依然会是一个卖方市场。因此,尽管中国以外地区的稀土产量增加,随着中国国内及全球的需求扩大,稀土价格未来会继续水涨船高,“稀而不土”。
最终决定稀土价格的,还将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