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若·顾比:中国应如何改善食品安全?
( 图片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编者按:戴若·顾比(Daryl Guppy)是全球金融市场十大技术分析大师之一;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大师,澳大利亚全职交易商,国际技术分析协会会员及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技术分析协会会员;被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和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职业经纪人及交易者尊为教父级人物。该文英文原文在CGTN首发,本网已获得作者授权编译刊发此文,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农业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产业,疫情的发生导致国际供应链破坏,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把控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戴若·顾比回答的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和看法。
农业作为一种古老的产业,应如何改善?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耕地则是粮食生产的根基。中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人均占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因此增加耕地和全面提高作物产量可实现农业的增长,此外,提高作物和牲畜管理技术水平也可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消失这一情况应如何解决?
虽然城市地区的农业用地正在减少,但中国拥有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已经为其耕地划定了一条红线——至少1.2亿公顷。经调整后,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以上。
提高生产要素的产量也至关重要,例如开发高产作物品种和补充土壤肥力。
高效化的现代农业也涉及到农业综合经营,通过整合小规模农场实现更高的产量。此外,中国一直推广耕地托管,即农民不能或不愿意耕种的土地,可以将其委托给服务组织,由其负责耕种土地和经营农业生产。
技术对农业至关重要,现代农业应如何应用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的5G技术意味着农民在即使没有大量劳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作物和牲畜的管理。例如,牧羊人可以使用带有GPS功能的应用程序追踪羊群。卫星遥感可以告诉农民什么时候在哪里浇水,用多少水。农作物收获机可利用人工智能在合适的高度收割作物,从而可收获最多的谷物。
农业安全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与世界隔离?
不,中国的底线是确保每年粮食产量至少占其消费总量的95%,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减少其农产品进口。2019年中国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表示,将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因此,外国食品和农业出口商仍将在中国拥有重要的市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也在不断拓展,有更多机会分享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以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