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国能够借巴以冲突撬动中东吗?(组图)
近日召开的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特别会议中,中国外长王毅为巴勒斯坦的仗义执言之举颇为引人瞩目。在美欧因种种原因对加沙“风暴”沉默不语之际,中国的高调表态不仅为自身在巴以冲突调解上占据了道义制高点,还极有可能借此扩展中国中东地缘战略的新契机。
2021年5月16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挪威与突尼斯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新华社)
中国除了明确要求以色列保持克制,还向巴以双方发出赴华谈判的邀请。这是中国在巴以问题上进行战略主动转向的最新例证。事实上,北京方面在这一问题上的低调布局已持续多年。
自奥巴马(Barack Obama)时代开始,由于华府既定的中东战略收缩趋势,巴以双方都在着力寻找美国之外的替代性调解力量。
此时恰逢中国启动一带一路倡议,而中东出于地缘位置之故成为该战略的腹心地带。在这种地缘机遇的不谋而合之下,巴以双方自然而然地将中国作为首要替代性选项。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一个美欧都不具备的战略优势——即同时在巴以双方都享有良好声誉的“政治红利”。在巴勒斯坦的“红利”自不必说,对于受尽了以色列高压和欧美世界伪善的巴勒斯坦来说,中国是其唯一尚能寄予期望的全球强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以色列红利”,虽然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但与华府近年来鼓噪的“中国威胁”战略不同,以色列官方始终未将中国视为威胁,而是视为自身的新机遇所在。
在特朗普时代,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全面倒向以色列。然而,这并未阻止以色列同时向中国敞开合作怀抱。图为2017年5月22日,特朗普出访以色列期间,在库什纳(Jared Kusner)夫妇陪同下,于耶路撒冷老城参加犹太教的祈祷仪式。(Getty Images)
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局全力打压中国的数年里,以色列却逆势而上,批准了大批由中企主导的,从轻轨到5G通讯网络不一而足的基建大手笔。
其中由上港集团主建的海法集装箱码头甚至因临近美国第六舰队驻地引发了华府的强烈反弹,彼时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直指该项目极有可能将第六舰队置于北京方面的“天眼之下”。
此外,中国资本在以色列本国的风投市场也相当活跃,以18-19年为例,中国风投资本在两年时间之内为以色列本土的初创企业注资达7亿美元,考虑到以色列本土的市场容量,这一数额不容小觑。
显然,在中国的雄厚资本和强大的工业能力面前,以色列也半主动半被动将自身纳入北京方面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特拉维夫方面很难不去认真掂量王毅安理会“犯以直谏”的分量。
而王毅在会议期间释出的愿意充当巴以冲突首席调解人的信号,无疑给了时下看似强硬坚挺,实则骑虎难下的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当局一个性价比颇高的终极解决方案。
借着主动调解巴以冲突的东风,中国将获得继续扩展中东地缘利益的重要筹码。中国的“仗义执言”已然与土耳其和伊朗这种,同样为巴勒斯坦摇旗呐喊,却因自身能力所限而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地区大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默契。
这对于已经事实上加入一带一路框架的伊朗和一只脚迈入中俄伊三角轴心的土耳其来说,无疑是继续促其更高程度融入中国地缘大战略的有力催化剂。
毫无疑问,此次巴以冲突中各利益攸关方(除中国之外)畏缩不前的表现,为中国的高调亮剑提供了难得机遇。对北京方面来说,此番冲突或将为其继续拓展深化以一带一路规划为核心的中东战略提供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