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9日 20.2°C-24.0°C
澳元 : 人民币=4.7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2021-05-24 来源: 新京报 原文链接 评论11条

哀悼与纪念,似乎是这个五月难以避开的主题。明天(5月25日)是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遇害的一周年纪念日。去年5月25日,美国前白人警察肖万与3名同事在拘捕弗洛伊德的过程中,用膝盖跪压弗洛伊德颈部长达9分29秒致其死亡,这一事件在美国引发全国性的示威活动。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1

遇害人乔治·弗洛伊德(左)与犯案警察肖万(右两图)在新闻报道中的照片。

一年以来,弗洛伊德案对美国的政治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今年4月20日,陪审团裁决肖万二级谋杀罪、三级谋杀罪,以及二级过失杀人罪3项罪名全部成立,并将于6月16日被宣布量刑。明尼阿波利斯市在司法和解中,向弗洛伊德家人赔偿2700万美元。与此同时,今年3月以来,美国众议院正在推进《弗洛伊德警察执法公正法案》,该法案旨在针对警察执法过程中的歧视性行为。白宫也高度重视这一周年纪念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将于纪念日当天在白宫接待其家人。

但是,这些表层的举措能否促进美国社会根本性的变化?弗洛伊德遇害一周年之际,各家媒体进行了回顾和盘点,《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做了系列专题进行分析,《芝加哥日报》发表文章细剖去年当地警局的制度改革。BBC、《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也相继发出回顾文章。这些外部观察给出的看法却不容乐观。

个体正义似乎在法律和舆论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伸张,但弗洛伊德之死已然成为一个象征符号,连接起警察职权滥用、种族歧视、殖民历史等现代暴力史的记忆。弗洛伊德逝世一年之后,民权运动的诉求得到回应了吗?美国的种族歧视、警察暴力和社会撕裂是否有所改善?本期“读刊”带大家看看外媒怎么说。

撰文 丨冯塬雅

01

聚焦警察暴力

历史矛盾的集中爆发

在诸多回顾的文章中,各种统计数据占很大部分。过去一年的愤怒与积极争取尚未实质上改变美国的种族关系——且不论疫情所引发的亚裔仇恨问题。

《经济学人》文章《弗洛伊德去世一年后,美国人依然对种族关系态度悲观》(A year since the death of George Floyd, Americans remain gloomy about race relations)中对比了2020年和2021年的民意调查结果,得到了矛盾尚未缓和的结论。美国的社会裂痕,似乎在回光返照一般的愈合趋势后再次被拉开。

BBC则就犯罪、刑法相关数据,证明非裔美国人在刑罚体系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未携带武器的非裔受致命性枪击的可能性比白人高出三倍;

斯坦福大学2020年的调查显示黑人司机被警察叫停搜查的可能性比白人高20%;

因药物滥用被捕的黑人远多于白人即使双方使用药物程度相同……

Newsweek则引用独立调查项目“警察暴力地图”(Mapping Police Violence)的数据:弗洛伊德遇害至今,记录在册的又有181名黑人被警方在执法中致死,也就是说占据美国人口13%的黑人在去年所有的执法致死者中占18.7%。

这些数据都指向了体系性的警察暴力和种族压迫。诚然,这可追溯至18世纪的美国南方各殖民地的治安队。这些白人组成的地方警察力量,最主要的职能便是抓捕和镇压黑奴。而在重建时期之后的美国,奴隶制的阴影在现代警察制度中得到了依然强势的延续。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2

2020年6月5日,两名匹兹堡警局的警察参加示威游行,单膝下跪声援抗议运动。(来源:Steph Chambers/Post-Gazette)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师Elizabeth Hinton受《纽约时报》邀约,为弗洛伊德纪念系列撰写了《我们能否避免下一场交火?》(Will We Ever Get Beyond the ‘Fire Next Time’?)一文,梳理种族歧视与警察暴力的半世纪纠葛。她指出,在民权运动风生水起的六十年代,尼克松和里根总统的“犯罪与毒品战争”(War on Crime, War on Drug)也强势展开。美国政府向监狱系统注入大量资金,也以贫困人口——多为移民、非白人——为罪行主要滋生团体为逻辑,开始增加对这些社会底层群体的警方管控。

在HInton看来,这种由白人至上视角提出的对法律和秩序的诉求,导致了种族矛盾在1963年的恶化——二十五万学生参与了“向华盛顿进军”的人权政治集会,过程中有暴力手段。约翰逊总统时期为维护秩序而临时颁发的《1968年综合犯罪控制和街道治安法案》(Omnibus Crime Control and Safe Street Act of 1968)却被长期保留,使得以加强警力以暴制暴的潜在逻辑根深蒂固。加上越南战争时期,联邦政治家借势为镇压国内暴动取得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针对黑人和移民的监视和非法搜查越发成为常态。弗洛伊德案件之后,这些被忽视的历史政策变化成为了研究和讨论对象,半个世纪以来的警察暴力发展史被更为清晰地了解和面对。

弗洛伊德遇害前说出的“我不能呼吸了”,他被钳制在膝下的九分二十九秒——这些细节在过去一年的游行和抗议文章中被反复引用,几乎成为民权运动符号。而符号背后,是被不断重新叙述的众多相似的前受害者。舆论压力下,各地政府表示会督促警察制度改革、减少此类开支,譬如纽约市政府宣布将部分警力资金转用于社会福利工作。

可正如经济学人的调查表明,真正的改变还未发生。纽约时报同时发布的《去年,对“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支持突增,但持续了吗?》(Support for Black Lives Matter Surged Last Year. Did It Last?)一文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政治学教授Jennifer Chudy 和Hakeem Jefferson基于过去一年的民意追踪调查指出,在短期的积极响应之后,以白人为主的共和党派人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支持意愿又回落到了以前的水平。系统性暴力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3

据《纽约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支持率自去年夏天达到顶峰之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02

哀痛的凝聚力量

民权运动紧密相连

弗洛伊德案件与以往的警察暴力事件相比,影响力更大且持久。去年夏天,BBC就以乐观的口吻列举过案件为全世界带来的十大变化,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游行抗议、殖民时期留下的公共雕塑被推翻、大公司为“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站台、相关捐款数量增加等等。无论这些社会活动的影响最终能持续多久又是否可根除社会问题,过去一年的民权运动确实带来了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的激进风气。弗洛伊德之前,欧美都出现过相似的案例,被害人却被迅速遗忘,直到此次风波再起。这种态度变化背后,有诸多政治、社会时事的影响。而一个之前常被忽视的原因,是年轻一代民权运动参与者的成长。

非营利组织“弥补裂痕”(Repair the Breach)和“穷人的运动”(Poor People’s Campaign)的主理人William Barber II联合《价值观的演进:为社会利益重拾公共信心》(Revolution of Values: Reclaiming Public Faith for the Common Good)的作者Jonathan Wilson-Hartgrove,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富有号召性的文章。他们追溯了美国在上世纪中期的第二次社会重建,指出上一波民权运动推动者都是在以前的社会不公中成长起来的。近二十年的见证,最终会在他们进入社会时通过更为积极的行动、对道德和正义更为强烈的诉求,爆发出来。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4

2020年6月9日,一名男子在弗洛伊德殡葬礼车前挥拳。(来源: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在文章《那一声“我不能呼吸了”号召起一代人寻求正义》(A Cry of ‘I can’t breathe’ United a Generation in a Gasp for Justice)中,两名作者总结了弗洛伊德之后的民权运动的诉求,并将归纳为美国的第三次社会重建。他们列举的目标结合了过去一年的社会动荡,其中包括疫情中所体现出来的福利社会的不平等——“第三次重建,是为了保证美国黑人在一场疫情中的死亡数量不再是白人的两倍。”他们对民权运动的未来抱有信心,因为他们相信,现在的年轻社会运动者在儿时见证了黑人少年Trayvon Martin在密西西比的遇害,见证了太多相似的案件,并会在弗洛伊德案件这个导火索下坚持伸张正义。美国四百年的种族歧视史既见证了社会问题的不断固化,却也为Barber和Wilson-Hartgrove找到了乐观的理由。

与此同时,其他西方社会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响应着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在卫报的纪念文章《一年已逝,弗洛伊德遇害如何改变了世界》(One year on, how George Floyd’s murder has changed the world)中,卫报的三名记者采访了英美的民权运动参与者。他们认为弗洛伊德的惨案让人们重新回忆起在此之前的相似案件,譬如在英国被害的Mark Duggan和同样无辜受害的法国黑人少年Adama Traore:“这起案件折射的是各国针对黑人的暴力史——从奴隶制到殖民主义——并由此以一场死灰复燃的全球运动联结起了各国抗议者,一同对抗帝国主义遗存及其所象征的种族歧视。”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其他西方国家并不能独善其身。

过去的一年中,“英国黑人全体”(All Black Lives UK)等黑人民权组织在曼彻斯特、布里斯托等城市集结、游行,成功地推翻了30座公共雕塑,并撤销了39个具有殖民帝国主义色彩的街道名。在法国,弗洛伊德事件一发生,公众就展开了激烈的关于法国殖民历史的讨论,并伴随着相似的雕塑、街道名撤销行为。法国是第一个在律法中将奴隶制度定义为“反人类罪行”的国家,但在过去一年里,关于种族歧视、殖民问题的讨论依旧热火朝天——即便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推翻那些富有争议性的城市雕塑。民权运动的焦点变成了阿拉伯和非洲移民,但对体系性种族歧视与暴力的抗议却相似。

弗洛伊德已经遇害一周年,现在判断其后续的民权运动到底成功与否还为时尚早。他的名字,包括他生命最后的九分二十九秒和最后一句求救变成了不同社会边缘群体用以实现政治理想的象征符号,就像波士顿倾茶事件的那声枪响一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浪潮。即便数据显示警察暴力事件在过去一年中并未减少,但历史的阴暗面确实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梳理和传播,社会活动者之间的联合也越来越紧密和多样化。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5

Damarra Atkins 在弗洛伊德广场上的壁画前表达敬意。(来源:AP Photo/Julio Cortez)

03

抗争与诉求之后

社会重建远未完成

这场对“第三次重建”的呼吁虽然已经推动了部分政策的改变和社会舆论转向,但运动本身也并非无可指摘,最大的争议在其过程中涉及的暴力、破坏公物和趁机劫掠的行为。由于“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本身就质疑警察体系将暴动与种族相挂钩的潜在逻辑,公众对这些暴力事件的回应显得模棱两可。

历史学家Robin D.G. Kelley在第一时间写文称,媒体对财务损失的过分关注是在别有用心地转移注意力。财务与人命,哪个关天?这个舆论形势下难以避免的选择题,其实并没有为事件相关者提供选择余地。以Marc Jacob和Coach等时尚品牌为例,他们在店面损毁的情况下只能表示接受和支持。洛杉矶游行中,Marc Jacobs的店面被毁坏,Jacobs依然在Instagram简单表示:“生命不可替代,黑人的命也是命。”

除了知识分子声援外,社科调查结果也为抗议者撑腰。去年九月起,“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项目”(The 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 ACLED)和哈佛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Harvard Radcliffe Institute)等权威调查机构便相继发表报告,指出93%以上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都以和平方式进行,暴力常常来自政府的镇压。时代周刊在引用数据时称,大多数人对民权运动的负面印象源自“政治导向和带偏见的媒体呈现,譬如对暴力事件的过度报道。”与此同时,新闻记者Michael Tracey在去年夏天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走访,发表了他对暴乱发生地区的商户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在亚特兰大、韦恩堡、格林贝等城市,民权运动确实使得商业停滞、商户人人自危。但这些,并没有在主流西方媒体最近的回顾性文章中被提及。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6

5月13日,市政员工在华盛顿特区的道路上重新粉刷“Black Lives Matter”口号。(来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民权运动与暴力的联系在马丁路德金的时代就已经奠定了基础。这名黑人民权运动先驱曾说:“暴动者被社会排除在外,也甚至珍视这个社会的财产超过于人命,因此他要践踏财产所属权来撼动这个社会……暴动的真正源头,是白人至上主义。”黑人所遭受的暴力实为可怖,但暴力与不公并不能用简单的加减法相抵。但受害者自己在寻求公正时有过失,人们不愿意、也不感冒着大不韪去加以指责。在义愤和政治正确趋势下,当陷入危机的是律法和执法系统本身,整个事件的是非就越发混沌了。

此外,呼吁改变现实的民权运动参与者,很难以相同的精力与热情参与具体的社会体系重构。他们与执法人员之间的矛盾很难破镜重圆,但正如BBC最近对美国警察的采访中所指出的那样,体系性的暴力也无法由执法个体无差别地承担,社会治安维护依然必要但重新建立社会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不仅需要警察制度的改革和警察的主动改变,也需要民权运动者的冷静合作。在“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全球网络中,也存在关于领导者、财务体系不透明和群体间差异性难以调和的问题。

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组图) - 7

2020年6月6日,大批人士在德国科隆声援弗洛伊德。(来源:AP Photo/Martin Meissner, File)

在US Today最近的采访中,受访者明确表示:“‘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原本可以做得更多。”组织领导人则表示,正如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黑人的命也是命”是一场自发自觉的运动,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无法把捐款用在所有人身上。但生活逐渐复归常态的众多黑人家庭,此时需要的不仅是呼吁和声援,而是使他们维持生活的实质性措施。然而,除了US Today的短小引用之外,“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组织者目前并没有发出太多声音。组织的运行似乎被各大平台默契回避了。

乔治·弗洛伊德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死亡出人意料地点燃了跨越国界的反种族歧视怒火。或许正因为他的简单背景和去年的特定时势,他得以成为一个在各国被广泛借用的斗争符号。可一年之后,最初的热情不足以支撑更长久而缜密的社会重建计划。这个临时一呼百应的民权运动及其组织,是否只是转瞬即逝的烟火?涉事警察被正式判刑之后,这场运动是否也离平息不远了?而过去一年里被开启的表达群众愤怒的窗口,在没有大选、疫情等情势推波助澜的将来,是否会事与愿违地僵化成政治正确的言行模式,导致更多的社会隔阂?

弗洛伊德之死一周年纪念,各家西方媒体叹息,争取来的成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美国社会可能会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自我安慰:社会抗争终归是有效的,从长远来说,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他们并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再过一年之后,历史记忆又会被怎么书写、那些社会理想又是否在如愿转化成现实?没人说得清楚。

参考资料:

https://apnews.com/article/george-floyd-officers-charged-6d87b905692ddfa9594b36c876366f4b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may/22/george-floyd-murder-change-across-world-blm

https://www.newsweek.com/181-black-people-have-been-killed-police-since-george-floyds-death-1584740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52877678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1/05/20/a-year-since-the-death-of-george-floyd-americans-remain-gloomy-about-race-relations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1/opinion/police-violence-floyd-protest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2/opinion/blm-movement-protests-support.html

https://www.bbc.co.uk/news/newsbeat-53007952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1/opinion/george-floyd-death-william-barber.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may/22/george-floyd-murder-change-across-world-blm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57176500

https://www.radcliffe.harvard.edu/news-and-ideas/black-lives-matter-protesters-were-overwhelmingly-peaceful-our-research-finds

https://time.com/5886348/report-peaceful-protests/

https://www.todayville.com/calgary/behind-the-violence-looting-vandalism-during-the-black-lives-matter-riots/

https://eu.usatoday.com/in-depth/news/nation/2021/05/22/george-floyds-murder-fueled-black-lives-matter-movement-whats-next/4929808001/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1)
土澳居民WsDota
土澳居民WsDota 2021-05-24 回复
只有那些****功和所谓民运分子相信所谓的一人一票就是民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土澳居民WsDota
土澳居民WsDota 2021-05-24 回复
怎么可能变好?只有无限循环的种族和阶级内斗才能让美国精英阶层的独裁统治持续下去
圍脖兔_獅紙貓
圍脖兔_獅紙貓 2021-05-24 回复
一个抢劫犯,吸毒者,伪钞贩都能享受国葬,美国还有什么未来可谈。
Kitty8899
Kitty8899 2021-05-24 回复
拜总统都下跪了,现在美国的天都是黑色的,黑命贵和左派一手遮天,还会好?笑话😓
Chinanogood
Chinanogood 2021-05-24 回复
哇,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感觉几个月前的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