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钞放水,全球被割韭菜!财富狂欢即将落幕,当心镰刀即将落下,谁会被薅羊毛?哪些人最倒霉?哪些人要小心!【凯文房观041】
美国自疫情爆发后的1年时间,已经印了5万多亿美元,全世界流通的美元有20%是疫情爆发以来印出来的。
一时间,全球各国的股市,房市,期货,黄金甚至包括比特币都一路狂涨。很多投资者,包括我们普通打工者,都有不少人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中赚到了钱。
历史上,美国每次收割全世界的韭菜,都是从放水印钞开始的。放水越多收割的就越狠,那么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放水,是否意味着美国将会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收割呢?哪些国家会被收割到,又有哪些群体,哪种人是在这次危机中被收割的最狠呢?
既然我们都知道美国放水是割韭菜的前奏,世界人民怎么会同意呢?而且既然美国放水,打的是明牌,并没有藏着掖着,各国人民又如何不会提前防范呢?
首先要搞明白一点,美国是如何开启放水的?大多数人可能觉得美国就是仗着自己的拳头粗,强行要加印钞票向全世界放水。其实不然,美国历史上每次执行货币宽松政策,印钞释放流动性,其实都是顺应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拯救世界经济遇到的危机,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美国似乎总在扮演着一个救世主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流动性对于经济,就好像血液对于人一样重要。其实血液的总量并不多,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也不过就是5公升而已。但是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都依赖这5公升的血液,向其输送养分和带走代谢所产生的垃圾。
但是这5公升的血液,在心脏强有力的驱动之下,在体内以非常快的速度循环,平均20秒左右就能在体内循环一次。所以流速快才是血液工作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血液的流动速度减慢,比如说一分钟才能在体内循环一次,那么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身体里需要有多两倍的血液,也就是15升的血液才够用。
同样的原理换到经济上,就是货币总量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流动性才是经济正常运转的关键。当流动性出现问题的时候,经济会迅速出现问题,就好像人的血液流速如果突然减慢了,人体就马上会衰竭一样。
而去年初疫情爆发的时候出现的就正是这种情况。当时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暴击,消费者马上不敢消费了,企业也不敢生产了,银行则不敢借贷,各类金融市场也出现暴跌。虽然大家手里都还有钱,但是这个钱就变成了死钱,就不再是流动的血液,可以供给到全身机体了。
这种形势下,经济马上就会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疫情虽然是从中国率先开始爆发的,但是在高度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家都是一棵树上的枝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尤其当后来疫情快速波及到欧美的时候,全球的金融市场都风雨飘摇,到了一触即溃的边缘。这个时候要拯救经济,拯救金融市场,唯有大量输血。
那么谁有能力给全世界输血呢?
当然就是美国!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元是全世界通用的货币,是国际间用的最多的结算货币,也就是全球经济的血液。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也发行自己的货币,但是只能在自己国内用,出去就不灵了。而且很多国家的货币也是跟美元深度绑定的,自己能供应多少货币,并不是由自己国家的央行说了算,而是由外汇储备决定的。全球各国最主要的外汇储备当然也是美元,所以全球的流动性最终的源头,也就是那个水管的总阀门,就是美联储发行的美元。
所以2020年初疫情一爆发,地球村出大事了。面对即将崩盘的金融市场和即将停转的经济,全球小伙伴都齐刷刷看向美利坚灯塔国,眼巴巴的求美国多释放点流动性。而美联储也就“众望所归”,“勉为其难”的开始大肆印钞放水。
这里凯文必须要强调一点,有权利印美元的这家机构,地球上有且仅此一家,叫美联储。它是一个私人机构,并不是美国的政府机构,它只代表背后那一小撮地球上最顶尖的金融寡头。所以严格意义上,得说是美联储放水而不是美国,不然真的是委屈3亿美国人民了。
那么美国高兴印钞吗?当然高兴了!你想啊,印钞机一开,一张张绿油油的纸片,就可以大把大把换来货真价实的商品、服务和资产,这是多么一本万利的买卖啊。可是他们还得按耐着心中的狂喜,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这可是全球各国哭着喊着求我们出来印钞放水,不是我们为了一己私利,我们为的是拯救世界经济。
而且,现在金融也都数字化了,甚至连印钞票的纸张和油墨都省下来了。他们只需要计算机的键盘上敲几下,就兴高采烈的拿着多印出来的几万亿美金全世界去扫货了,各种资产一顿买买买。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美联储在去年开启印钞机大肆放水之后,全球各国的资产都是一顿狂涨,不是股市就是房市,连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都攀上了历史新高。凯文身处的澳大利亚,这一顿房产的暴涨,也是破了近30年来的记录,这些都是拜宽松的美元放水所赐。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美国这样无节操的印钞,难道不怕美元的信用崩溃吗?别急,咱们这里先留个悬念,讲到下面自然您就明白了。
但这才只是刚刚开始,美联储的那帮顶尖财富寡头们,可不只是为了买点商品消费一下,他们要的是操控世界,是要为下一步更好的收割世界打下伏笔。
美联储一开始货币宽松,所有的美元就像得到号令,冲出美国,疯狂在全球各地寻找投资标的。
如果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比作是水池,有的经济体大,有的经济体小,就好像池塘各有大小。而美元就像水,当美联储这个总阀门打开的时候,大水漫灌冲下来,就会把下游大大小小的各个池塘灌满。这个时候全球各国都有了充裕的资金,有了充裕的流动性,于是银行积极放贷,各个实体企业也开足马力扩工生产,而消费者打工赚到了钱,也积极消费和买房。经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就好像是池塘里的鱼儿,虾儿都长大长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背后正有一双贪婪的眼睛盯着他们,眼光让人不寒而栗。而当鱼虾都长肥的时候,收网的时候也就快到了。
所谓收网是个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美国把之前释放到全世界的美元流动性收回来,收回到美国去。美国收网的这个时机非常关键,美国一定要等的一个条件,就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这个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会解释。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难道美国说收网就能收网吗?
美国还真就有这个本事,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前面我们讲到美国开始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最重要的一个信号就是降低美元的利率。美元的利率降低了,美国的各个金融机构才能够拿到便宜的美元到全世界各地去扫货。这个美元的流动性才能走出美国国门,释放到全世界去。
而当美国要收网的时候,只要反向操作,提升美元利率就好了,这就像是美联储的一声发令枪响,全球的资本都意识到美元要开始收紧流动性了,于是纷纷从世界各地撤出,回流美国。
那为什么是回流去美国,而不是去其他国家呢?这就回到刚才讲的那个问题了:美国要收网,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美国国内的经济要复苏。打铁还需自身硬!先要确保美国国内经济复苏了,全球各地的美元才愿意回到美国来投资。
其次,美国还会主动创造各种条件,吸引甚至逼迫全球各国的美元回流美国。那么美国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挑起地区冲突,制造区域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那些资金量比较大的区域附近,比如在中东搞搞事情,就会吓的欧洲的资金纷纷逃去美国,在、台海和钓鱼岛搞一波骚操作,就会让亚洲和东南亚的资金躲去美国。
制造地区冲突只是一种手段,还可以搞搞难民,发动一下政变,利用媒体搞搞事情,弄个什么这个之春那个之夏的,或者让唆使对冲基金狙击一下区域货币。而且未来,我是说如果美国还有未来的话,美国还多了一个选项,就是病毒和疫情。
反正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扰乱所在区域或周边区域,而资本是最怕风险的,出了事情风险增大,自然就会乖乖地流回美国。
但是偶尔碰到一两个不不听话的刺头怎么办呢?不担心!美国有航母呢,只要航母战斗群派出去,直接就把少数几个不听话的干翻了。如果能扯上联合国,拉大旗做虎皮,以捍卫自由民主人权的名义,占据道德制高点,那是最好不过了。就算联合国里有人反对,搞袋洗衣粉出来对着媒体演演戏,我就带几个铁杆小弟上门去把他干翻了,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这样一顿骚操作下来,美国总能如愿以偿的把全世界各地的美元赶回美国,而对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而言,就意味着流动性收紧。市场上的钱忽然没了,就好像人体的血液忽然被抽干了。这下子好了,银行放不出贷款了,企业一下子没了现金流可能会倒闭,而被裁员的员工失业之后也没钱消费。没钱消费了,那么生产商品的企业就卖不出产品。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国家经济崩溃了,股市也崩盘了。
而这个时候,前一波躲回美国的那些资本就再次出征,像狼群一样,杀回到那些经济已经崩溃的国家,大肆扫货,疯狂收购该国已经跌的一文不值的优质资产。喝血吃肉,甚至连骨头渣子都不剩。而这才是一个周期的高潮。美国就是通过美元的这一进一出,毫不留情的收割了一茬茬带血的羊毛和韭菜。
讲到这里,还记得咱们前面留的那个问题吗?——美元每次疯狂印钞释放流动性,就不怕会损害美元的信用吗?
关键的来了——你们之前不是说我美联储印了太多的钞票吗?可是现在我镰刀一挥,从全世界收割了这么多货真价实的韭菜回来,这些韭菜就变成了我新印的钞票的背书,现在你还敢说我的美元没有信用吗?
美国人真是太精了!他们靠着这样一个正手一个反手的操作,自己不用辛辛苦苦的工作,就可以薅全世界的羊毛,就可以拿自己凭空印出来的绿油油的纸片从全球各地换来数之不尽的资产、商品和服务,让他们轻松的享受。
美国这样子薅羊毛,历史上最典型的有4次。
第1次是70年代,大家记得那个时候全球经济发展最繁荣的,除了东亚的日韩之外,还有一个是拉美。拉美现在都快被世人遗忘了,但是人家祖上曾富过,70年代的拉美可是妥妥的经济火车头啊。比如那个时候的阿根廷,都已经站在了发达国家的门槛上。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挣脱了黄金的束缚,再也没有任何羁绊,美联储开始走上无锚印钞之路,大量释放的美元涌入拉美,刺激了当地的投资、生产和就业,拉美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到了1979年,美国看到圈里的猪养肥了,觉得该是时候要杀猪了,于是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逐步将利率提高到了20%左右。而这样的高利率吸引大量资金从拉美回流美国。拉美国家的经济失去了流动性,迅速失血,经济崩溃,股市崩盘,各类资产跌到地板价。而那些核心资产包括像电力,天然气,自来水,矿产,电信等等,立即就被一些海外的金融机构所购买。这些金融机构是谁呢?不用问,当然是来自美国的金融机构。
拉美就这样被美国完美的薅了一次羊毛。说实话,我觉得那不是薅羊毛,那连羊皮羊肉也都薅下来了,因为拉美自此之后一蹶不振。美国的经济学家还为此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叫什么“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听起来多么的讽刺!其实哪里是啥陷阱啊,都是你美国人害的呗。
而第二次在世界经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剪羊毛割韭菜,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邻国身上——对了,就是日本!日本的经济自上世纪50年代恢复,六七十年代迅速腾飞,到了80年代,在很多产业领域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甚至在汽车,电子等一些产业领域已经开始向美国发起挑战。
于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国纠结英、法、德几个小弟,把日本叫到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在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在日元升值的打击之下,日本的出口遭受重创。钱没法拿去搞生产了,往哪花呢?那就去搞房地产呗!于是日本的大量资金涌入了房地产行业,迅速推高了日本的房地产价值。最夸张的时候,东京的地产价值就能买下2/3个美国。
而这个过程中美国就静静的看着,表现出了极高的战略定力,一点也不像今天的美国那样上蹿下跳,一副心虚气短的样子。美国是要等着把猪养肥了,好多吃几口肉。
80年代末,美国觉得日本这头猪也养肥了,开始逐步提升美元的利率,导致美元逐步撤出日本回流美国。1991年,日本终于迎来了股市和楼市的全面崩盘。日本在之后经历了所谓失去的10年、甚至20年,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日本之后,美国盯上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南亚。熟悉一点经济史的人,可能还依稀记得,当年被热炒的一个名词叫亚洲四小虎,指的就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这四个国家。
80年代起,这四个国家逐步开始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到了9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以出口导向的产业和贸易已经发展的非常繁荣。大量的热钱涌入到这些新兴的发展国家,不但进入了实体企业,同时也在买入各种资产,爆炒当地的股市和楼市。
眼看猪又养肥了,美国割韭菜的镰刀再次挥舞,而这一次打头阵的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他们以泰国的货币泰铢为突破口,疯狂狙击当地货币,导致当地金融市场的崩溃,并引发连锁效应,继而蔓延至东南亚和东亚的多个国家,甚至连日韩都没有幸免。很多国家几十年的经济成就毁于一旦。韩国有一部电影叫《大空头》,就是重现了97年金融危机的惨状,很多韩国人一生的积蓄打了水漂,许多人背上了一辈子还不起的债,甚至被迫自杀。
在国家濒临破产的危机时刻,这些国家不得不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以美国高盛为代表的金融巨头们签订城下之盟,接受屈辱的条款,不仅大量贱卖了本国几十年积累的核心资产,甚至还放弃了很多的经济主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一下倒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其实那一次美国收割的镰刀,也曾险险的划过中国。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帮对冲基金,当时也曾经一度狙击港币,收割香港,进而试探一下中国大陆。然而,不管美国出什么招,中国就是抓住一个根本不放,也就是对外汇和资本的管制,所以这些对冲基金无论如何横冲直撞,就是动不了人民币。
不但如此,当时还依靠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援港币绝地反击,最终打退了对冲基金的疯狂攻击。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97年之前,外媒对中国的论调一致都是所谓的中国崩溃论。然而97年,索罗斯狙击港币失败,外媒的论调就一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所谓的中国崩溃轮,转换到了中国威胁论。沾不了你的便宜,收割不了你,打不垮你,你就成了威胁,这就是西方的逻辑。
而美国最近的一次割韭菜,薅全世界的羊毛,也是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2008年9月,以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为导火索,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就好比是心脏骤停一般,作为经济血液的流动性,突然间停止了流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面临休克的危险。
那时候,美国再次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开启所谓量化宽松,开始大量印钞放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参见这张图,美国在2008年到2014年间,先后三次大规模印钞放水,一共加印了4万亿美元的钞票。
前面我们讲过,美联储每次启动货币宽松政策开始,印钱放水,就意味着它的镰刀在缓缓举起。货币宽松的幅度越大,意味着镰刀举得越高,之后收割的力度也会越大。而2008年启动的这个周期,美国收割目标是谁呢?
以这一次美联储的放水规模而言,美国确实想玩一把大的。而美国这次想要收割的目标,也势必会比上几次收割的更大。
其实大家那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中国。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十几年之后,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财富有了巨大的提升,在美国眼里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只要一口吃下中国这块肥肉,就能确保美国人再享受几十年。
美国当时为了这一场收割中国的世纪之战,已经准备了几十年。大家是否还记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在什么时候达到历史顶峰的呢?——那就是在2014年6月份,一度达到了近4万亿美元。但是在2015年却出现了快速下降,到2016年初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下降到了3万亿美元,一年就减少了近1万亿,减少了近四分之一。
如果你是炒股的,那你也一定记得2015年中国发生的股灾。2015年6月12日前的不到半年时间里,上证综指大涨60%,而深证成指更是暴涨122%。但却在6月12号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暴跌了45%左右。那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今回头看,这些都只是数字和图表,然而背后却隐藏着惊心动魄的大国博弈。那时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美国的镰刀落下,试图对中国进行收割。
限于篇幅,本期我们不对此话题展开,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请在留言区发666,数量足够多的话,Kevin下次专门开一期,讲一讲2015年到16年,美国试图收割中国和中国反收割这一场激烈的金融战。
时间回到2020年初,从中国的武汉开始,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瘟疫。这场瘟疫最终席卷全球,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境地,可能是大多数人所始料未及的。
这里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如果说美国在2015和16年期间,试图收割中国未果,那么这次疫情的爆发,会不会是上一次收割的延续呢?
因为美国想要试图收割中国,无非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制造中国的内乱。但是由于中国实施媒体管制,美国的那些媒体无法轻易渗透到中国社会,没办法像搞其他国家一样,搞个这个之春那个之夏的。而美国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纠结它的小兄弟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挑唆印度、日本、菲律宾和等,在中国周边制造摩擦和地区冲突。
然而美国这些方法用了一遍,中国一直没有乱,美国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接下来会再出什么招?
病毒和疫情有没有可能是一个选项呢?从理论和逻辑推理上来讲,既然战争和难民可以成为打垮某国经济,收割该国的手段,那为什么瘟疫就不能是一个选项呢?
当然,在没有证据之前,一切都还只是猜想。
尤其是联想到,在中国疫情初期,美国对中国的疫情完全持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态度。当时他们应该是没有想到,这种病毒不仅只对华人、对黄种人有效,对白人也一样有威胁。直到去年3月份,新冠病毒在美国登陆并开始蔓延,美国人才意识到这种病毒对自身也具有杀伤力。
大家还记得去年3月份连续四次的美股熔断吗?那其实就是金融市场对于之前认知偏差的纠正,纠正的什么认知偏差呢?就是他们在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疫情会对美国也造成巨大的冲击,他们以为新冠病毒就只是杀伤中国人,会导致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崩溃。如此一来,中国大量的资产就会蜂拥逃离中国,涌入美国,而美国就会完美的实现一次对中国的世纪大收割。
如果这一次的剧情如美国人所谋划的那样,那么中华民族的国运将被打断,中国人过去一百年付出无数牺牲所争取到的国家独立和经济自主,将会一昔崩盘,化为泡影。而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40年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也将被美国席卷一空,成为他们餐桌上的盛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将倒退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幸美国不是神,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照美国人所计划好的剧情那样。更为嘲讽的是,后面的剧情甚至发生了惊人的反转,中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经济重新得以恢复,成为2020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取得经济增长的国家。而美国却深深陷入了疫情的泥潭,现在美国全国确诊总人数已经高达3000多万,死亡人数也已高达60多万。镰刀终究是刀,想割韭菜的同时,也可能会割伤了自己,反受其害。
话说回来,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增发了5万亿美元,放水力度史无前例,甚至远远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而放水越多意味着接下来的镰刀越锋利,割韭菜的力度越大,以这个逻辑来看,美国一旦收紧流动性,收割全世界的力度将会是史无前例的。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收割中国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凯文有个推测,一旦这次美国开启货币紧缩,在收割不到中国的情况下,将迫不得已开始乱咬全世界其他国家,凡是能够收割的,一个都不放过,哪怕是盟友,也可能不留情面。没办法,这就是现实版饥饿的游戏。以美国自私自利的行事作风,这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
所以在海外的华人朋友一定要当心,虽然大家可能身处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看似是美国的盟友,但是美国到了饥不择食的时候也可能会痛下杀手,狠狠的薅这些国家一把羊毛。至于像拉美、东南亚和东欧的那些国家,还有日韩和印度,那就是更不在话下了。
既然美国的收割必然会引发再一次的全球经济危机,那么我们普通人,有哪些人是最危险的呢?又有什么可以做以求自保呢?
凯文总结了以下几类高危人群:
第一类,就是近一年时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火爆,才进场玩金融产品的人,包括股票、期货,当然还有虚拟货币等。
其实每一次美联储量化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首先都会体现到金融市场的繁荣上,因为水多了嘛,自然水涨船高。自去年疫情以来,全球各国的股市都一路飙涨。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股票,期货这些金融产品能赚钱,先是抱着试试玩的态度进场,结果发现真赚到了钱,于是就加大筹码。殊不知这个阶段,你赚到了钱,往往并不是因为你自己的水平高,而是因为市场涨潮了,是个人都能浮得起来。
然而潮水终将会退去,那个时候,大家才会看到谁在裸泳。现在仍然是大多数人都能赚钱的时候,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终有一天当镰刀落下,大把韭菜会被割肉。所以除非你是经历了几个市场周期的老牌玩家,有足够的技术、智慧和心理承受力,否则凯文劝你及早收手。不然在下一波的金融危机到来时,你大概率只是充当韭菜。
第二类人,是投资房产的人。房产在各类资产中的风险相对较小,稳定性要高的多,但也并不是全无风险。出于人性作祟,市场上大多数的投资客,也并非能够做到先知先觉,往往更多的是随风起舞,跟风罢了。就像过去这半年的澳洲房市,出现了一波疯涨,于是很多投资者就迫不及待的冲入市场,生怕自己错过了这波暴富的机会。
这种时候,房源少买家多,买家相互竞争,争夺有限的房源,就很容易让一些不怎么样的房产钻了空子。有些投资者在买到房子之后才发现有硬伤,还有一些是在买到手的时候支付了比其实际价值高的多的价格,透支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升值空间,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一旦下一次危机爆发,就很可能面临现金流紧张,甚至不得不降价出售房产,损失惨重。所以在挑选房产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做好自己的调研,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跟风从众从来是赚钱的机会少,反而被割韭菜的机会更多。
第三类人,是有能力购置资产却没有及早买入优质资产的人。其实这类人有很多,只是并不意识到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比方说,凯文接触的很多买家,总是会有各种这样那样的理由,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要买房。
常见的理由列举几条,看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理由1: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恢复,先等到疫情完全过去再说吧
理由2:经济这么差,房价不应该涨,等经济好了再说
理由3:疫情期间工作不稳定,等稳定了再准备贷款
理由4:我的收入还不够,要换一份工作再说
理由5:我手里的公寓还是亏钱的,不舍得卖,要等公寓涨一涨再卖出,拿到钱之后再投资下一套
还有很多人,就因为身边亲戚朋友简单一句话,就搁置了自己的买房计划。
但市场的真相是,大多数像你一样的买家都在等待这样那样的条件。而一旦等到所有条件都到位的时候,其他的买家也会像你一样,蜂拥进入市场抢房。那个时候,你要想拼过别人抢到房子,剩下唯一可做的就是加钱提价了。
其实从去年底到今年头三个月的一轮暴涨,所发生的就是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慨叹还没反应过来,市场就已经涨上去几十万,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买不起了。
我在之前有一期视频,分析今年头几个月,悉尼房价是怎么突然间暴涨几十万的,如果你还没看过那一期,可以在视频的结尾点击上方的链接观看,也可以到我的频道主页去搜索。
再说一下最后一类人,就是现在有一份安逸的工作,有一份貌似稳定的打工收入的人。下一次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冲击,很可能是史无前例的。你所在的公司即使再大再稳定,也很可能招架不住会破产。就算是政府,都有可能会破产,而被迫裁剪一部分公务员。
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绸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学会一种新技能,开展一份第二职业,确保自己万一在失去主业之后,仍能够有第二份工作支撑自己的生活。第二种方法就是及早建立一个稳妥的投资组合,在危机到来时,即使失去了工作也能够依靠投资所获得的现金流生活下去。这两种方案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都需要提早布局,及早规划和行动。才能确保在危机到来时全身而退。
顺便说一句,中产是接下来十年最危险的群体,下一次危机可能就会消灭1/3甚至一半的中产阶级,将这部分人甩到低收入阶层去。
总之,一个明确的趋势是:未来的钱会更加不值钱。只有把钱尽快变换成有价值有潜力的资产,或者是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智慧,才可能帮助你度过即将到来的下一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