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战狼画手”的互联网画师“乌合麒麟”,引发围绕中国芯片是否还将被“卡脖子”的争议,也令中国国产芯片量产能力受到关注。受访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短期内实现中高端芯片自主量产仍有难度,业界应认清形势、踏实布局。
乌合麒麟上周四在微博转发环球网一篇关于中国国产芯片量产的报道。文章引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说法称,国产14纳米芯片明年底可以实现量产,“国产芯片已经迎来最好的时刻”。
文章介绍,对于大型芯片制造厂商而言,尺寸为28纳米的芯片产能已有些过剩;而10纳米以下的技术只有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几家顶尖公司掌握。居中的14纳米芯片是多数中高端芯片选用的主流。
不过,乌合麒麟转发的消息真实性很快受到不少数码科技博主质疑,他们也指责这名拥有284万粉丝的网络红人不了解国产芯片现状,低估芯片研发难度,盲目吹捧“会阻碍行业进步”。
争议发酵后,环球网修改报道内容,删去了关于“14纳米芯片明年底可量产”的内容。乌合麒麟再次转发,并指在国产芯片量产时会“好好吹一波”。但舆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反对者认为乌合麒麟利用影响力散播不实信息,涉嫌误导公众;支持者则认为乌合麒麟只是表达了对中国科技的信心。
在言论罕见“翻车”后,乌合麒麟前天发表道歉公告,承认对芯片行业缺乏了解;但昨天又收回道歉,认为自己被扣了“造谣传谣”的帽子,并暗示有“背后力量角逐”。
分析:14纳米芯片能否量产视“国产”如何定义
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国国产14纳米芯片能否量产,取决于“国产”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指的是在本土设计、制造和封装,去年就已经实现。但如果要延伸到产业链,例如在设计中使用国产框架和知识产权模块,制造中使用国产设备和材料,要实现还很困难。
顾文军说,量产芯片的难度在于产业链对国际依赖度高。例如华为之前生产的七纳米芯片,是在台积电生产,也得到国际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要做国产,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发展,越先进的芯片,对国际的依赖越强。”
中国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去年初曾使用14纳米工艺为华为代工手机芯片,但过程中使用到多项海外设备。在相关供应链被美国政府切断后,中芯国际无法继续为华为生产14纳米芯片。
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受访时分析,中国芯片被“卡脖子”这两年来备受关注,加上中共建党100周年在即,民间的民族自豪感愈发高涨,有一些夸大言论出现也不稀奇,“重要的是政府、学界和业界要认清形势,踏踏实实地布局突破”。
朱飞达指出,包括华为在内的科技企业近两年来加大对芯片自主生产投入,相信“卡脖子”情况会逐渐缓解。但由于半导体行业最快也要三五年,慢则10年才会见成效,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