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正在失去霸主地位 欧元和人民币是关键变量(图)
如果说“霸主”曾是美元的标签,那么时间进入到2021年美元的标签开始发生变化,“放水”、“贬值”已成为其不能摆脱的标签,美元的“霸主”标签开始被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由2020年四季度的59.02%升至59.54%。不过,从长期趋势看,2001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超过70%,到2020年底,以美元计的世界外汇储备资产比例连续5年下降,跌至59%,创下25年来最低。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紧随其后的英镑和日元分别以5.78%和3.02%的占比占据第三、四位,人民币则以1.9%位列第五。
造成上述数据明显变化的原因,与美国疯狂印钞脱不开干系。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冲击下,不管是前任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还是现任拜登(Joe Biden)政府都旗帜鲜明地实施超级宽松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这从一些数据上就能够看出端倪。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7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1财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3万亿美元。报告还预计,截至2021财年底,美国联邦公共债务将达2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3%;到2031财年,美国联邦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升至106%。
美联储(Fed)方面,自2020年3月15日突然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大幅下调至0%至0.25%,并宣布将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后;截至目前,美联储并未明确确切的加息时点。
在此背景下,不仅美国的通胀数据明显擡升,以美元定价的多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全面上涨——全球食品价格、原油、铁矿石、铜等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加之美元指数在2021年上半年始终处于低位徘徊区间,未曾突破过94.00的整数关口,因此很多市场人士认为美元正在贬值。
比美元的贬值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去美元化”。
以俄罗斯为首的一些石油贸易大国已开始明确“去美元化”政策。当地时间6月4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计划在未来的石油贸易结算中降低美元的使用比例或者直接停用美元。此外,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则表示,接下来一段时间将调整国家福利基金货币配置比例,其中将美元的占比从35%降为0,同时大幅度提升人民币以及黄金的配置比例。
美元的国际地位正面临多重挑战。(VCG)
近日,据伊朗《金融论坛报》报道,伊朗的四家银行正在与德,法,英,俄罗斯,瑞士,奥地利与南非9国就商贸结算和金融交易中使用加密数字货币进行谈判。作为回应措施,欧洲多国建立起和伊朗贸易支付的新渠道。
另据4月27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全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中国境内企业有更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意愿,推动了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职能增强。
虽然,在上述“去美元化”的政策中,地缘政治也是影响俄罗斯和伊朗决策的一大主要因素;但是,这也表明“去美元化”的国际贸易一样可以进行的顺顺利利。欧元和人民币已成为制约美元“霸主”地位的关键变量。
与人民币不同,市场的普遍共识是,欧元与美元的国际地位的变化存在“跷跷板”效应,当美元地位上升之时,欧元的国际地位相应的下降。当全球“去美元化”盛行之时,欧元作为重要的替代货币,国际地位也会上升。人民币的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上升,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稳定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国是第一个有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
展望未来,美元的“霸主”地位虽然有失去的风险,但是欧元和人民币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