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加拿大华人歌手陷“引诱性侵幼女”指控,遭多个品牌解约(组图)
加拿大华人歌手吴亦凡被一名中国女子指控引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女性进行性行为后,多家中国和国际品牌宣布暂停或终止与他的合作。
吴亦凡否认所有指控。
19岁的网红博主都美竹声称自己是多名受害者之一。她的指控在中国社交媒体掀起舆论风暴。大量网民对她表示支持,呼吁吴亦凡退出娱乐圈,离开中国。
作为韩国流行演唱组合EXO的前成员,吴亦凡在中国年轻人当中相当有名。2014年退团后,他专注于在中国发展,成为演员、模特和歌手,收入颇丰。
吴亦凡和他的工作室在周一(7月19日)终于打破沉默,否认这些指控,并称他已提起诽谤诉讼。
“八个受害者”
都美竹从上周末开始持续在微博上发布指控,称吴亦凡通过面试、签约等名义结识十几岁的女孩,并酒精和成名的承诺引诱她们,但他没有兑现任何提供“资源”的承诺。
在周日(7月18日)接受中国网易采访时,她指控吴亦凡在一年前的一场聚会后强奸了她。她称自己最初被以面试选角的名义接到吴亦凡的家,随后被要求喝酒和玩游戏。
她表示,自己的手机被没收,想要离开时经纪人威胁要“封杀”她。在喝酒不久后,她称自己便“不省人事”。
一家报刊店摆放着封面印有吴亦凡的时尚类杂志。
都美竹还称,吴亦凡至少与另外七名年轻女性也发生了性关系,有两人仍是未成年人。除了借口选演员的方式外,他还付钱给他睡过的女孩来介绍更多女孩给他。
“我现在是想戳破吴的面具,不让任何人再受到伤害,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她对媒体说道。
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据称是吴亦凡及其经纪人向其转账50万元人民币(约7.7万美元)要求她“沉默”的转账记录和聊天截图,并表示由于银行卡日额度限制,自己正在分期退还。
现年30岁的吴亦凡拥有加拿大国籍,在广州和温哥华长大,他在周一(7月19日)完全否认这些指控,表示一直没有回应是因为“不想干扰司法程序的推进”。
“本人只在……朋友聚会中见过都女士一次,没有灌酒、没有收手机、更没有她描述的各种‘细节’,”他在微博上写道。“如果有这类行为,请大家放心,我会自己进监狱。”
他的工作室也连续发布多则声明,称都美竹的指控是“无底线博取关注的炒作行为”,并表示她一直频繁联系工作室“索要巨额款项”来作为删除文章的条件。
“本工作室已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受理并在依法侦办过程中,”声明称。
品牌解约
在微博上,多个有关此事的话题占据热搜榜,点击量达到数亿之多。尽管对吴亦凡的指控尚待进一步调查,中国的网民们迅速而几乎压倒性地站在了都美竹一边。
“一个公众人物,一个顶级流量,他拿着娱乐圈最高的片酬,做着最下流的事。恶心!”一名网友批评道。
“如果这种劣迹艺人还能呆在娱乐圈,还能成为被追捧的偶像,那将影响多少三观未健全的未成年人?”另一名网友写道。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一些其他的女性也在社交媒体发布聊天截图,声称自己也收到吴亦凡的酒局邀请或受到言语上的骚扰。
与吴亦凡合作的品牌也纷纷作出回应,包括他担任品牌代言人的腾讯视频,以及汽车品牌保时捷(Porsche)、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宝格丽(Bulgari)等均宣布它们将与吴亦凡解约或暂停合作。
多个与吴亦凡合作的品牌屏蔽了此前的广告或宣传视频,帖子如今不可见。
“路易威登高度重视此次针对吴亦凡先生的指控,并已暂停与吴亦凡先生之合作关系,直至司法调查结果公布,”路易威登在声明中写道。
中国媒体还报道称,原定于7月24日吴亦凡在杭州的粉丝见面会已经取消。这场见面会的门票本来相当抢手,一度被黄牛炒到3000元人民币一张,但都美竹事件发生后,票价跌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目前,警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包括《法治日报》、澎湃新闻在内的官方媒体呼吁民众保持冷静,等待法律给出裁决。
娱乐圈丑闻
尽管已加入加拿大籍并且早年在韩国发展,但吴亦凡在中国的事业近年一直蒸蒸日上,被粉丝群体称为“归国四子”之一。2017年福布斯(Forbes)中国名人榜显示,吴亦凡的年收入高达1.5亿元人民币(2313万美元),位列榜单第十位。
但此事并非吴亦凡第一次深陷性丑闻的泥潭。2016年,网名为“小G娜”的女子就曾发文抨击吴亦凡和她交往后突然消失,并晒出她和吴亦凡的疑似亲密照,但此事随后不了了之,并没有对其事业产生太大影响。
中国媒体《环球时报》报道说,此次事件中公众表现出更少的容忍,可能是因为指控牵涉到未成年女性。
吴亦凡是韩国流行演唱组合EXO的前成员。
在中国,成年的标准是18周岁,可以发生性关系的法定年龄则为14岁。
中国传媒大学法学教授王四新表示,中国互联网上对吴亦凡的大量谴责表明,中国网民已经厌倦了“舆论被金钱所操纵”。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娱乐行业在近20年里也发展迅速,但时常被丑闻笼罩。今年1月,当红的中国女演员郑爽被曝光到美国寻求代孕生下两个孩子,但在与男友分手后又想弃养。
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对艺人监管的缺失所导致的,还有人认为这源于娱乐企业过度依赖和宽容所谓的“流量明星”,后者在中国一般指有着好看的外表和规模庞大的粉丝群,但没有出色的技能和作品的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