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开幕式:风波争议过后能否传递“情同与共”的希望(组图)
2021年7月23日19时(东八区时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在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这既是一个东道主展现自身文化特色的舞台,也是各国运动员亮相展示自我、与全世界狂欢的庆典。
但在由于新冠全球大流行推迟一年的本届奥运会上,疫情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而多位关键人物身陷争议也给开幕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全世界都在关注,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日本与东京将会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答卷。
东京奥组委前主席森喜朗承认,他的言论"不当"并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
人事争议
在举行前一天,本届开幕式演出导演小林贤太郎因早前发表的言论遭组委会解雇。
最近,一则小林贤太郎在上世纪90年代表演的搞笑短剧视频片段得到人们的注意,视频中小林用犹太人大屠杀作为笑料之一进行表演。
东京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称,视频戏弄了“痛苦的史实”。日本首相菅义伟称,小林的言论“令人愤怒且不可接受”。小林本人也发表声明表示后悔,称“明白自己当时愚蠢的用词是错误的”。
今年以来,还有另外三名开幕式组织者被迫辞职。
今年3月,日本开始传递奥运圣火
7月19日,开幕式作曲负责人之一、音乐家小山田圭吾引咎辞职。在此之前,他在过去接受杂志采访时自曝学生时代曾霸凌他人的言论引起关注。
今年3月,东京奥组委创意总监佐佐木宏因提议让大码女笑星渡边直美扮演“奥运猪”而辞职,佐佐木宏本人事后表示道歉。
今年2月,东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森喜朗在针对女星发表“不适宜的”言论后被迫辞职。森喜朗曾表示,女人说太多话,如果有女性组委会成员在,开会就会“花很长时间”。
谁将点燃圣火通常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大的悬念。图为今年3月25日,日本运动员田口亚希和艺人石原里美(又译石原聪美)点燃东京奥运传递火炬台。
“情同与共”
东京奥组委称,希望在开幕式上,“重申体育的意义和奥运的价值,对我们过去一年共同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和钦佩,也希望给未来带去希望”。
本届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共同理念为“前进”(Moving Forward),而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则为“情同与共”(United by Emotion)。
“希望开幕式可以传达出我们都有能力庆祝我们的差异、共情,并在共情中肩并肩地生活,”奥组委表示。
开幕式的具体内容通常均严格保密。奥组委称,虽然届时没有观众,但仍然可以看到烟花、运动员,也可以听到他们的欢呼声。
在运动员、官员和教练员宣誓后,奥运会正式宣布开幕。当圣火来到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圣火被点燃之后,将有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澳大利亚赛艇代表选手抵达东京
本届开幕式高级顾问巴里奇(Marco Balich)向路透社表示,在今年特殊的情况下,本届开幕式规模将较以往明显缩减,将献上一场“发人深省”的演出。
“这将是一次更为发人深省的仪式,但仍包含美丽的日本美学。(将会)非常日式,但同时也与当今的情绪和现实同步,”他称。
他称,开幕式将会“非常有意义、与以往的隆重远远不同”。“当下就是现在,是一次美丽的努力,一个非常真实、诚实的典礼,不含任何虚假。”
到场嘉宾
日本德仁天皇将在今晚宣布奥运会开幕。日本首相菅义伟、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将出席开幕式。
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21日表示,共有1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确认将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其中包括美国代表团团长、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等。
本次开幕式运动员入场时,每支代表队允许拥有一男一女两名旗手,这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
担任中国队旗手的是排球运动员朱婷和跆拳道运动员赵帅,中国香港队旗手则由羽毛球运动员谢影雪与花剑运动员张家朗担任,中华台北队旗手则将由举重选手郭婞淳和网球选手卢彦勋担任。
东京奥组委称,虽然届时没有观众,但仍然可以看到烟花、运动员,也可以听到他们的欢呼声。
疫情:没有观众、低支持率
在开幕式举办前夕,东京的新冠病例仍在攀升,为本届赛事蒙上了一道阴影。
大约有55%的日本人仍然反对举办奥运会,他们担心此届赛事将变一次新冠病毒的超级传播事件。图为今年3月一场反对东京奥运会举办的示威。
日本本月决定,为将卫生隐患降至最低,所有赛事将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开幕式也没有观众,仅数百名各国官员出席。而许多国家的运动员为避免接触人群,选择在比赛举行前抵达东京,因此开幕式上的运动员入场也无法囊括所有选手。
据路透社报道,大约有55%的日本人仍然反对举办奥运会,他们担心此届赛事将变一次新冠病毒的超级传播事件。
日本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种疫苗。7月22日东京录得1979例新冠新增确诊病例,这是当地自今年1月15日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截至7月21日为止收集的数据,从7月1日以来总共有91名奥运相关人员确诊。
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21日表示,截至目前奥运会组织者已经“进了最大努力”,“零风险”的奥运会是不可能出现的。
他表示,本届赛事的成功基准并非零感染,而是“保证所有病例都得到尽快识别、隔离、追踪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