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点1传23!中国大规模核酸检测再次引爆舆论,专家讨论该不该“群体免疫”(组图)
本文综编自BBC中文网、多维新闻、联合早报、健康时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新冠病毒变异株Delta攻陷江苏南京禄口机场后,截止8月9日,本轮新冠病毒疫情扩散至中国的17个省市与澳门特区。中国大陆现在有144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达到疫情防治常态化以来的最高数量。
尽管在疫苗施打已超过17亿剂次的情况下,中国官方仍采取社区封闭控管等对应方式,并以零新增确诊为目标。而日前扬州发生多人在核酸检测点被感染的事件,更是引发公众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质疑。
除了民间质疑,不同专家也对是否要“与病毒共存”的抗疫路线有争论。
1传23,扬州多人在核酸检测点被感染!
据8月8日扬州市纪委监委通报,7月29日至8月1日,在对王强核酸检测混采阳性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邗江区有关方面在隔离管控等环节工作失职,落实防控措施不实不细,造成23人感染。目前,广陵区和邗江区多名公职人员因防疫不力被处分。
8月1日,据南京市卫健委通报:“确诊病例197”,年龄只有2岁,跟家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与确诊病例接触后被感染。
8月3日,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确诊病例61”,7月29日中午-31日上午在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工作后被感染。
而据健康时报记者8月7日梳理通报的病例活动轨迹发现,有23个确诊病例与“确诊病例38”是密接,而且去了同一个核酸检测点——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
民众吐槽核酸检测点秩序混乱不堪
近期,武汉、郑州、扬州等多地因新冠疫情防控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现场乱糟糟的一堆人,现场也没有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人不戴口罩。如果排队的人里有一位是感染者,真不敢想象会传染给多少人。”8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牛先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有人在低头玩手机,还有相识的人结伴前来,聚在一起聊天。大家挤在一起,前胸贴后背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一米线’安全距离。”家住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盛社区的刘女士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7月28日去做核酸检测,当时核酸检测的场面非常混乱,大家排队一个挨着一个,完全没有一米线的概念。
网友质疑全员检测是否值得
作为此次本土疫情的传播源头,南京市部分地区8月8日已启动第6轮的大范围核酸检测,而扬州自7月28日至今,主城区也进行了4轮核酸检测。
一次又一次的核酸检测令人不胜其烦,中国很多网友开始发出疑问,如此兴师动众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否值得。
有网友质疑:”48小时一测核酸,看似安全,实际成了交叉感染的途径……“
还有网友抱怨道”今天刚做了核酸检测,感觉一点都不安全,做检测的人员手套也不换,也没酒精消毒,做一个就做下一个,万一有人感染,那岂不是在她手底下做核酸检测的都有可能被感染。“
更多网友直言:”全员检测不可取。“
有网友建议:”该改变思路了,封是封不完的。“
中国专家就是否与病毒共存引争论
除了民间质疑,不同专家也对是否要“与病毒共存”的抗疫路线有争论。
据“多维新闻”报道,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峰8月8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全员核酸检测是阻断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然而病毒有潜伏期和隐匿性,即使绝大多数的居民检测是阴性,但“适时地开展多轮次的全员核酸检测,仍然非常有必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7月29日在微博发文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他并在文章中以英国和以色列为例,表示当地疫苗接种率都接近70%,近期放开后,虽然感染人数明显上升,但病死率却从去年最高的18%降至最近的0.1%,接近流感的病死率水准。
不过,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中国卫生部前部长高强8月5日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官网发表文章,却以不点名的方式批判张文宏,表示对于一些专家建议国家考虑“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策略感到诧异。
他坚持用去年的方法继续严格防堵,在“外防输入”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
针对网络上出现中国是不是应当与冠病病毒“共存”的争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今天发文称,这种争论在当前和短期内没有意义。他强调,中国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改变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转为尝试欧美的宽松甚至所谓“群体免疫”路线。
他也表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西方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疫情仍很严重。“英国最近放开后疫情没有加重,但这个时间太短,还需经过更多考验,而美国疫情的大规模反弹才是更震动的。也就是说,群体免疫还根本谈不上是‘正面经验’,世卫也没有这方面的认可。”
性价比和次生危害
作为中国式防疫的标准模式,各个受关联病例影响的省份和城市开始采取封城,全民核酸检测等措施。专家认为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势必要做出选择和平衡利弊。
据“BBC中文网”报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指:“全民核酸检测好比用大炮打蚊子,宁可错差一千,不可漏过一个。但(官员们)认为这是他们赖以成功方式。大家认知上有距离。用大量的资源去做检测,但实际的收益不相称。”
2020年8月至9月,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自愿性全民检测,花费5.3亿港币(6815万美元;4.41亿元人民币),参加检测的人数约为178万,共找出42名患者。
时间再往前推四个月,2020年5月,有1100万人口的武汉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所需要的费用20亿元人民币(3.09亿美元)。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曾指出,这些费用很可能由武汉市、区两级财政承担。
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称,严格的管控会带来次生危害。比如说一封城,医院被要求关闭,有很多手术病人,很多需要抢救的病人,很多心肌梗塞的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治。
专家认为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在去年中国发生疫情的初期是可行的。因为彼时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传染病事件,病毒扩散非常广,对疫情不了解,没有疫苗。但现在中国政府有定力,有能力和手段,相关政策必须做出调整,势必要做出选择和平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