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踹的,猛踹”!3岁男孩被亲妈猛踹下体至生殖器出血,急诊医生一句话,让她瞬间崩溃…(组图)
01
最近,席席老师看了一部新的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让我太生气了!!!在最近更新的第六集“这届家长真难带”里,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名下体严重受伤的三岁小男孩,被送到医院。
情况紧急,这位母亲的一脚造成了孩子下体的系带撕裂出血,而且不排除尿道损失的可能,需要立即手术。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术前,医生询问了男孩的母亲,他是怎样受伤的。母亲的回答让医生大跌眼镜:“我直接踹的,猛踹。”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本以为是母亲打算踢屁股,不小心踢到了裆部的。母亲居然回答:“没有,我本来也就是这个打算。”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看到这,席席老师和医生一样都震惊了。在后面的医生采访中,他是这么说的:“当她跟我讲是她自己踢的,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我还没碰到过家长对小孩下这么重手的。”“你是不是亲妈妈?”“她是不称职的...”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网友们看到这也憋不住了,纷纷吐槽!“这种情况能报警吗?”“这位妈妈是不是有焦虑症啊?”
踹孩子的原因,男孩的母亲是这样说的:“其实我是很反感因为各种问题,请假不去上课的,因为我不学的同时,别人都在学啊。”“我真的今天就想治一下他,我一下失去理智...”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三岁?学习不积极?猛踹?如果这个妈妈不是心里状态有问题,极度偏执,那就是缺乏基本常识。她一时的失去理智,直接踢到了孩子下体的系带上。系带是对小男孩很关键的部位,如果损伤后愈合不佳,极有可能造成阴经勃起弯曲或疼痛,而影响之后的性生活。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看到孩子这么严重,母亲马上就后悔了...开始着急的问一下各种问题:“会不会影响智力?”“会不会影响小便?”“手术会不会留疤?”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在孩子手术过程中,孩子的母亲慢慢的从刚刚的闹剧中走出焦虑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身为家长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哭泣的时候,是情绪最脆弱和无助之时。
很自然就想到了TA们最信任的妈妈,寻求内心的情感链接。而这位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想到是自己造成的这一切,怎么能不心痛呢?
02
3岁的孩子,要上5个课外班。这边手术进行到关键时候,那边妈妈终于透露了实话。一直以来,她给孩子报了太多课外班。早教班、英语班、美术课、平衡车、钢琴...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听着就有点窒息了...再加上平时逼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她也经常因此而大发雷霆。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席席老师想说,这位家长就是典型的鸡娃式教育。关于“鸡娃”,可能大家对这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存在着众多疑惑。事实上,鸡娃是指用打鸡血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学习拼搏。
而“鸡”作为动词,引用了“鸡血疗法”的典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疯狂程度。片中的这位家长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觉得别人家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这就是落后。虽然比起有的鸡娃家长这孩子的课外班算少了,但实质上也很直观的反应了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焦虑。
“鸡娃”的背后,就是来自现在家长的焦虑缩影。在双减政策颁布之前,通勤的路上无论公交车站还是电梯间,总能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儿童课程广告,AI课、编程课,从K12到学龄前应有尽有。
其野蛮生长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各大卫视循环播放的“神医包治百病”宣传片。只不过那时广告商割韭菜的对象是疾病缠身的老人,现在换成了有育儿焦虑的父母。童年被一堆作业课外班占据,就真的是“为你好”?亦或是家长担心自家孩子比不上他人会丢脸,就必须以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多点,最终就是为了家长自己的虚荣心?我们且不去讨论“鸡娃”教育的对与错,超前发展孩子的各项技能,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
就像本片的这位母亲,她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的表达方式错了,错误的理解为逼孩子是为了孩子好。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和许多家长一样,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集体内卷。“当隔壁邻居给孩子报钢琴课时,你带着孩子参加全国少儿比赛;当隔壁邻居让孩子学芭蕾时,你给孩子报了拉丁、小提琴、国标的课;当别人为孩子周旋找关系进更好学校时,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已经拿到保送。......”
在当今社会中,家长都害怕自家的孩子被时代甩得远远的,觉得必须得超过别人家的孩子才行,不去争取,就会显得和其他孩子格格不入。面对如此大的内卷压力,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和未来,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但席席老师想说,起跑线根本就是个伪概念。因为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所以设置起跑线也就毫无意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禁锢每一代中国家长的教育魔咒。
03
孩子为什么要上课外班?我认为,上课外班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体验。孩子从出生到幼龄,之前接触的无非就是家里的一些东西,多报一些课外班的真正含义是“了解各种课外项目”。通过了解这些项目来体验世界,乃至能够以了解为基点,更深层次的去认识世界。让孩子通过这些东西去体验世界,并明白更多的,超乎于生活之外的道理。
这个过程叫做“启智”。其次,观察。通过不同的项目客观发现孩子的天赋特长,这样家长才能更清醒客观的认识孩子优缺点在哪里。学学音乐,能看到孩子的艺术细胞有多少,乐感、声线、节奏能力,手指协调性有多好;下围棋,打一次谱,能看到孩子的分析记忆能力;打打篮球,能看到孩子对输赢的抗压能力是怎样的;......有了以上的过程之后,我们可以大概对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那么一系列问题就来了。孩子的哪些短板需要补充?哪些性格乃至人格的弱点需要我们去纠正及做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就变成一句话:我要如何培养这个孩子?
这才是课外班的正确打开方式。给孩子报班不要紧,但家长一定要记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是玩,就是体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知识,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知识的感受是好的,孩子才能在上学的时候不厌学,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在将来不是你逼着,而是以自发的方式去投入学习。
发现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有些天赋,某些课程上需要努把力的话,切记,一两项足矣,不要多,谨记贪多务得的道理。家长只有真正地意识到学习的真谛,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那么孩子的学习成长才更有意义。04这一组镜头的结尾,导演给出了这么一个旁白: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纪伯伦。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孩子可以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不是父母生活的替代和救赎。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真的做出来傲人成就,多半也是TA自主发展的结果。当然,这里不是在否定家长付出的过程,而是我们要察觉心理的未分化现象。如果家长的内在把孩子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就会无意识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置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要置之度外,此时的每一句“都是为你好”都可能是“你要满足我”。
功利教育的损失,是无形的。它保住的也许是肉眼可见的“外在资源”:奖杯、奖状、重点学校...但损失的,却是看不见的“内在的心理资源”:孩子日渐丢失的活泼好奇,取而代之的是对学习产生的厌恶感;孩子被消耗的自主性,自驱力,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孩子逐渐失去的对内在自我感受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外在的、机械的评判标准。
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框定在同一个标准里。而是家长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和生长规律,因材施教,适时调整,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孩子的挑战欲,获得成就感,但过多的压力,就会压垮孩子的人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知道,学习是终身的事,是长跑;最后剩下来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一直在跑的人,我们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和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能自主地跑下去。
希望家长们放下固有的执念,让我们的孩子,活出他生命本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