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文项目迁台:新“冷战”阴影下的文化脱钩?(图)
最近哈佛大学计划把设在北京的暑期中文项目搬到台湾的消息,让我想起曾经在曼哈顿街头目睹的一个场景: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白人青年回过头,对一个走在路上的黑人青年用中文普通话喊了一句:“今天怎么样?”后者对着前者远去的背影用普通话回了句:“马马虎虎。” 两个人说得都是字正腔圆。这样的对话发生在美国街头,听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在纽约大学校园附近目击这一幕时,完全没有违和感。
那是美国人学中文热情高涨的年代,中国经济的腾飞让美国普通人也意识到那里是“机会之地”。在美国中学外语课减少的大环境下,中文教学却出现激增。从1997年到2008年,开设中文课的美国中学从1%增长到4%。2006年,隶属于中国教育部的中国汉办开始与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合作,送美国教师到中国培训,也送中国教师来美国帮助教学。到了2007年,大学理事会首次推出了高中中文进阶科目考试(AP)。很多学生对学习更地道的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美国送学生到中国学中文的语言项目从2001–2002学年的100个左右,增长到了2008–2009学年的220个。
但随着哈佛项目搬离中国,那个中美民间保持热切交流的年代似乎也在转身离去。
哈佛项目迁台据称与中方合作单位态度不友善和疫情期间的种种限制有关,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教授、哈佛中国基金会主席柯伟林(William C. Kirby)对时报表示,这“首先是出于后勤考虑”。但即使如此,在当下的节骨眼上,哈佛此举也很难不令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担忧。
从数量创纪录的中国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北京再送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到美国决定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对抗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专设中国任务中心,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让中美是否已经进入一场新冷战再次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在中美的旷世角力中,台湾扮演着微妙的角色。一方面它正在取代香港成为新的亚洲自由言论堡垒,同时它也很可能成为中美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而在对外中文教学方面,台湾还曾发挥过标志性的历史作用。中美恢复邦交之前,它曾经是美国人学中文的首选之地,为美国培养出了一代“中国通”学者和外交使节。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大陆移民大批涌入美国,台湾移民在美国华人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前者取代。在美国的中文学校曾经几乎独霸江山的台湾繁体字和注音系统也逐渐让位给了中国大陆的简体字和拼音系统。前些年,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一度在美国遍地开花,北京在与台湾软实力的竞争中已经明显占到了上风,甚至大有在海外中文教育中“一统天下”之势。
但随着孔子学院美国中心在美国被列为“外国使团”,一些大学开始关闭设在校园的孔子学院。加上此次哈佛将中文学习项目搬去台湾的决定,更多有意学习中文的学生可能将更多地接触繁体字,“简体压倒繁体”的态势很可能将再次出现翻转。
圣经故事里,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合力建造巴别塔直通天庭,让他们开始说不同的语言,结果不出所料,人类就此分崩离析。而在现实中,通过学外语建立起桥梁一直也是人们拉近彼此距离的方法。当更多美国人去台湾而不是中国大陆学习中文,他们可能会因为转换了学习地点而失去加深对中国了解的机会,中美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局面是否也将更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