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至少26人二次确诊新冠!研究:康复后35天可再感染...她,长达一年没痊愈(组图)
疫情发生近2年,关于新冠病毒,我们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比如新冠疫苗、特效药已经出现,可以防重症但难以防感染,而病毒每个月都在变异,现在的德尔塔有56种变体。
但事实上,我们不知道也很多。
来源:todayonline
比如有人竟然可以感染新冠长达近1年。
再比如病毒真的无法消灭,我们把新冠当流感以后,是不是也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咱们一一来看。
美国女子感染新冠长达335天
免疫力低的人可以“感染很久”
感染新冠病毒长达近1年是个什么滋味?
近期,一个47岁的美国女子重新引起了大家注意。她在2020年5月感染上新冠以后,一直到今年4月才痊愈。
从确诊到痊愈花了335天,成为美国新冠患者中感染期最长的人。经过是这样的:
去年5月,47岁的艾米(化名)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疑似流感症状:发烧、咳嗽、头痛、鼻塞。
过了一周,症状没有减轻。到了第10天,她去当地的医院看病,诊断结果是她感染了新冠。
来源:todayonline
但是她的情况很特殊。
医生发现,艾米3年前得过癌,学术名称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还有糖尿病史。
艾米的淋巴瘤三年前做手术已经清除。但那次的手术从根本上影响到她身体的B细胞发育。
B细胞(B cell),是白血球中的一种淋巴细胞的亚型,属于人体后天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可以分泌抗体。
所以相当于艾米经过手术以后,B细胞发育功能受创,免疫力比一般人要低很多。
在刚开始,这一点并没有引起注意。
艾米入院,通过恢复期血浆跟免疫球蛋白治疗新冠,一个月后她就经医生许可出院了。
但这时的她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痊愈。
她时不时有低烧、咳嗽,还需要辅助吸氧,定期接受新冠检测。
她的检测结果在弱阳性跟阴性之间来回不定,再加上她的表现是轻症,所以当时医生认为,艾米的检测结果是因为体内有残留的病毒碎片导致。
很多人在感染新冠痊愈后的几个月内,可能身体内都有病毒碎片。但这些碎片不是活病毒,不会太过影响身体。
基于这种判断,医生没有让艾米回来就医。
而艾米自己,症状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反反复复,就跟流感一样。
一直到2021年3月,艾米的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同时她体内的病毒载量也明显增加。
于是她再次回到医院。
这次医生给她用的是瑞德西韦(remdesivir),一种美国在去年10月批准的首款治疗抗病毒药物,原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
艾米吃了10天,据说很快症状就减轻,病情好转。
但她的情况引起了医生跟专家们的注意。
艾米二次住院,到底是因为病毒长期留存体内,还是因为她是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去年12月,英国就有出现过一个患者,他跟艾米的情况类似。
45岁,免疫力低下。感染新冠以后,病毒竟然在他体内留存长达5个月,最后导致了他的死亡。
而艾米明显比他更幸运,至少最后还活着。
而专家们在对艾米的情况进行基因测序以后,发现艾米两次感染,体内的毒株是同一种,相当于长达335天,她长期处于感染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她的症状断断续续。
研究艾米的报告
在她第一次感染新冠的时候,尽管有辅助治疗,但由于自身的免疫力系统太弱,没法同时杀死新冠病毒。
即便她出院,较低载量的新冠病毒也一直留在她体内,潜伏长达10个月,时不时出来作妖。一直到今年,厚积薄发,艾米二次入院。
艾米的经历属于个例,但医学专家们关注的是什么呢?
是新冠病毒对于那些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的影响。且也暂时得出结论:免疫力功能较差的人,可以感染新冠很久。
感染期会有多长?这具体要看个人的免疫力的强弱。
免疫力好的,感染新冠可能最快一周就好了。按照新加坡现在在家康复的规定,最快7天,一般10天。
这还是在疫苗加持过后才能有这么短的感染期。
但是对于那些免疫力差的,2周,一个月,70天,甚至好几个月都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痊愈者坦言病感觉像是好了,又像是没有。这很大可能是因为体内还有病毒残留碎片,偶尔作妖。
病毒碎片残留,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现在的主流论调都是将新冠流感化,咱这边不说能不能当流感。
就说流感化以后,我们是不是也会像流感一样,在初次感染新冠以后,也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二次感染现象可能会更常见
患者1到2年内“再中招”
这一波疫情,新加坡的确诊病例基本都是打完疫苗的。
推出的一系列策略,比如在家隔离,在家康复计划等,都是基于疫苗给的保护基础上展开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
打完疫苗的人是不是也会碰上二次感染的事情?
很遗憾,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目前美疾控中心给的说法是,很少见,但有可能发生。
来源:CDC | 美疾控中心
如果没记错的话,一开始大家都说疫苗能防感染,但新加坡以自己的亲历证实了存在突破性感染。
当初给这种情况下的定义也是存在,但少见。
所以打完疫苗二次感染的情况到底是少见,还是会普遍,这就不好说了。
从原因上分析,医学专家们认为有2种可能。
1)疫苗保护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芝加哥大学医学部感染控制和预防执行医学主任 Emily Landon 博士,给出了一个区间:
第一次感染新冠痊愈以后,约90天到180天内,比较没可能被二次感染。
但是这个安全期以后,就不确定了。
2)病毒变异,毒株不同
比如现在德尔塔又56种变体,如果接下来病毒继续变异,出现了一种可以逃逸免疫系统,感染以后还能阻止人体产生长期免疫的变异病毒。
那么重新感染也是可能的。
但这就意味着,我们当前使用的疫苗对新变异毒株作用不大。
除了原因,现在也有医学专家做模型演算得出这一结论:
按照现在病毒进化的情况,如果我们没有采取措施,比如戴口罩或者打疫苗,那么第一次感染以后,
4个月,再感染风险有5%。
17个月后,再感染风险达到了50%。
也就是说,1到2年内重新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并不低。
来源:海峡时报
从人群分析,没有打过疫苗的比打完疫苗的人更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间隔时间更短。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表示:患者初次感染以后,可能三个月内甚至更短时间内会发生反复感染。
且不管是打完疫苗,或者没打完疫苗的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再感染风险几率:
① 免疫系统水平高低;②不同年龄群体;③ 不同身体健康条件,如基础病史;④ 暴露在感染风险中的程度等。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这样,为了预防二次感染:
对于新冠,大家可以依赖疫苗,但是不能100%依赖,还要辅助安全措施。
来源:todayonline
打完疫苗,免疫力比较差的,疫苗打得早的需要追加剂。没有打疫苗,有条件的应该打,没有条件的要么群体免疫,要么遵守安全距离、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不过,就跟当初打疫苗想着防感染,结果搞出了一个突破性感染一样。
一些医学专家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报刊平台柳叶刀微生物上发表看法:“随着新冠大流行的持续,反复感染病毒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常见。而为了防止新冠传播及死亡加剧,防疫措施跟疫苗接种计划还是要继续进行,包括那些已经感染过新冠的人也要遵守。”
按医学大佬们这么说,新冠真的还就没完没了了。
如果后期发展到二次感染新冠也很正常,那么反复感染新冠后,症状还一样吗?
对人体会不会有什么其他伤害?
对于这类问题,目前研究结论还不是很多,但初步断定是有的。
新加坡研究:最快35天再感染
二次感染以后不会重症?
上述的分析主要来自英美国家。
咱们接下来看本地的联合研究。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感染新冠以后产生的免疫力保护,视个人身体条件而定,能持续35天到41年。”
意思也就是再说,二次感染的情况,可能发生在痊愈后的35天到41年内。↓
这个结论,是在针对本地164个新冠患者进行痊愈后的至少6个月跟进得出的。
医学专家们发现,感染新冠发展到重症的人,他们体内的抗体水平持续得最久。
而感染后仅轻症的人,中和抗体水平下降得很快。
他们据此做出一个抗体持续时间的预测区间,就是35天到41年。
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年人群展开的,年龄中位数为44岁。意味着对于老人跟儿童来说,情况可能不同。
教授假设,疫苗提供的免疫力保护如果跟感染新冠以后取得的自然免疫一样,会随着时间推移减弱。
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每年打新冠疫苗来应对。
今年5月,当时的卫生部长颜金勇就有公开表示过:新加坡至少出现了26个再感染病例。↓
但是原因不明。不确定是因为免疫水平下降,还是因为新的变异病毒出现。
那会新加坡最大的就是陈笃生医院感染群,主要的流行毒株后来确定是德尔塔。
只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公布更多细节。
事实上,不仅仅是新加坡,在中国香港、比利时、荷兰、美国等也有出现过二次感染病例。
比如香港的,一个33岁的男子,首次感染的四个半月后,二次感染上新冠。
他首次感染在3月26日,有喉咙痛、咳嗽、发烧等症状,4月14日出院。
但是4个月后,他重新感染病毒,并且没有什么症状。
他的情况也属于个例。不过有医生据此推测,二次感染可能只是浅层感染,不会出现严重病情。
医生的根据是,首次感染以后的免疫保护其实还在,因为有这些保护,即便新冠病毒重新进入人体,但没有深入,所以症状不明显。
而二次感染以后,该男子的身体似乎适应得更好。虽然在鼻腔内检测到高浓度病毒,但入院5天就出现了抗体。
只是,男子的情况也只能称作个例。
最终二次感染的人会如何,最根本的决定性条件可能还是一个人的免疫力系统强弱。
新加坡现在的日增病例,徘徊在3000多例上下。
前两几天,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Alex Cook)副教授表示:
这一波疫情的巅峰大概会在新加坡15%的人口被感染的时候达到。
峰值多少现在谁也不知道,但坚守在本地的小伙伴也已经有了迟早会中的觉悟。
就是不知道迟早会中几次,二次感染会不会普遍出现。到时吃药就行,还是必须连续打疫苗。
这些都是现在难以得出结论的。
新加坡本地疫情状况
目前,本地的新冠传播率为1.18,相比8月底刚爆发那会已经算是减缓很多。
来源:MOH
不过问题就在于,这个新冠传播率是根据每日公布的新冠病例跟前一周相比得出的。
也就是说,那些社区隐形感染者仍然没有被统计在内。
此外,昨天新增3174例,社区有2843起,客工宿舍有322起,输入病例有9起。
其中,社区病例有457人年龄在60岁以上。
目前,本地因新冠住院的有1779人,比前天多了41人。
其中重症有432人,其中261人需要吸氧,107人情况不稳定、64人病情严重都在ICU。
来源:MOH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还可用的ICU床位越来越少,366张可用的ICU床位中,新冠患者用171张,其他患者用135张。
剩下60张空床位,整体已经用了83.6%。
另外有14起死亡病例,但没有再公布这些死者的性别、国籍跟疫苗接种情况。仅仅说了年龄介于60到93岁,都有潜在病史。
如果按照前边那个专家说的,至少15%人口感染才能迎来疫情拐点,就是至少86万人。
那么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医疗卫生系统还撑得住?
大规模感染,还要有多少人因并发症去世?
感染后轻症=真的没事?
一次感染没事,两次呢?
新冠病毒的出现,让人有一种动物世界的既视感。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身体强壮,免疫力优秀的人,打完疫苗感染病毒没什么痛感不适,0隔阂适应病毒共存,可以去旅游,可以派对活动。
但是体弱多病,免疫力差的人,特别还没打过疫苗的人,在病毒共存下被边缘化,不能进商场、参加活动、出国旅游。
想要跟接种者一个待遇也行,事先花钱做检测。多花钱是一方面,感染后的病情又是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