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拜视频峰会引发国际关注,中国官媒高规格报道,德媒:老调重弹(视频/图)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华尔街日报、BBC中文网、法广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备受瞩目的拜习视频会议正式于北京时间周二下午结束,两人进行了近4小时的谈话。
此次会议引发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官媒更是罕见高规格报道,外媒对于此次会议也是众说纷纭。
开场气氛友好
两位领导人在开场白中对彼此释放友好信号。
据德国之声报道,作为开场白,拜登向习近平表示,美国的目标是确保双方竞争“不偏向冲突”,并希望就人权问题“坦率对话”。
路透社报道,两位领导人在屏幕上看到对方后就相互挥手。拜登对习近平说:“也许我应该更正式地开始,尽管你和我彼此之间从来没有那么正式过。”
习近平则告诉拜登,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他称拜登为“老朋友”,并表示:“总统先生,我随时准备与您合作,建立共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拜登说,他预计两人将花大量时间讨论存在分歧的领域,包括人权、经济和“确保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习近平则强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两人一见面就隔着屏幕向对方挥手致意(图为北京一家餐馆在大屏幕播出拜登和习近平举行视像会晤的新闻)。
中国官媒高规格报道
与以往与他国政要视讯不同的是,中国官媒主动披露中方选在人民大会堂与美方视讯,显见中方对这场视讯的重视。
据诗华日报报道,新华社及央视提供中方的视讯地点画面,位置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面积广大的东大厅,与会者的座位是中国常见的一字排开型横式会议桌。背后则是东大厅内正面悬挂的“幽燕金秋图”,图上还题有毛泽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诗句。
此外,央视随后也在网络上,录播了习近平及参与会谈的杨洁篪、丁薛祥、刘鹤、王毅、谢锋等党政官员进场的画面,以及习、拜两人带寒暄环节的短暂发言。
报导指,以往中国官媒在报导习近平与他国元首、政要视讯会谈时,几乎都会等到晚间的新闻联播才会播出,且基本不常播出习近平本人及对方的声音;但周二的“习拜会”,新华社及央视都在会谈开始不久就披露会场画面,还特地播出两人的声音,规格远不同于以往,显见中国对这场会晤的重视。
外媒:争议话题依旧各说各话
此次会谈引发国际各大媒体极大关注。
BBC中文网报道称,双方一开场就对彼此释放友好信息。报道称,本次视频会晤是拜登上台后首次与习近平见面,此前双方通过两次电话。目前美中关系在贸易、军事、人权、科技等多个领域存在分歧。领导人见面表示双方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双边关系,但外界对此次会晤达成实质性成果的期望并不高。
华尔街日报则报道称,拜登与习近平举行视频会晤,旨在缓和紧张关系并加强合作。报道称,自拜登1月份上任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充满火药味。此次两位领导人的会晤,反映出双方都在努力压制敌对情绪。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白宫认为拜登周一是在手握好牌的背景下参加此次会晤的;当天早些时候,他签署了一项近1万亿美元、获两党支持的基础设施法案。而据了解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称,习近平对美战略的重点是控制损害,而非重塑双边关系。这些人士表示,习近平首要考虑的是确保两国关系平稳发展,而且他愿意与拜登重启沟通渠道,以防止发生军事冲突。
法国世界报报道称,拜习虚拟对话预计不会立即有结果。但是,这场有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的对话旨在更清楚地奠定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础。
报道指出,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缺乏可靠途径,以便从内部来了解不透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因此,中美领导人之间直接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报道还称,从中美发表应对全球变暖的联合声明可以看出,北京也希望继续与北京对话,
德国之声则报道称此次对话依旧是老调重弹。
评论称,根据现有的信息,双方就争议话题依旧各说各话。美国维持“一中政策”不变,“强烈反对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单边做法”。新华社报道引用习近平说,目前台海局势紧张是因为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美方有人试图“以台制华”。中方除了重申立场,强调“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德国之声引述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 亚洲安全倡议高级研究员罗谷观点称,由于中国刚刚结束六中全会,习近平也正在准备明年的人大,而美国接下来也必须迎接期中选举,所以中美领导人目前都需要透过这个峰会来重启对话。
他提到,这次峰会后,中美双方较低级别的官员应该会开始安排双边会晤。而在中美贸易上,罗谷认为,中美两国可以缓解紧张局势,并在美国一直担心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上,取得渐进式进展。但从长远来看,他认为北京与华府在贸易问题上,恐怕有一些相当难以克服的障碍。
罗谷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在与世界的关系中一直默默地奉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我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更公开的执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美国确实推行了一些政策,似乎旨在摧毁一些中国视为经济与商业‘国家冠军’的企业,例如华为。”罗谷预测,中国会继续推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而美国也会继续阻碍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