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扩散57国,世卫示警,韩国叫停“与新冠共存”,西媒齐赞中国“清零政策”(组图)
本文综编自BBC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第一财经、英伦投资客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就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迈向“与病毒共存”之际,Omicron变异株来势汹汹,世卫组织称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Omicron,预计将继续扩散,对全球疫情产生显著影响。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封国”、“封城”、实施旅行限制、强制戴口罩、考虑或已经强制执行疫苗接种......
相比之下,中国一切依旧,从容应对Omicron。一众曾经批评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西方媒体开始纷纷刊文,肯定中国“清零政策”的成效。
韩国:叫停“与新冠共存”模式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8日的数据显示,此前的24小时,韩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175例,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
9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24小新增病例为7102例,虽较8日减少73例,但已连续2天单日确诊超过7000例。目前,韩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为49.65万例。
韩国此波疫情的来势汹汹,与此前调整防疫政策不无关系。
据“第一财经”报道,11月1日起,韩国政府防控防疫政策,开启“与新冠共存”的防疫模式。在第一阶段期间,民众的活跃度的确增加,但疫情也在逐渐攀升,单日确诊人数不断刷新高。
在11月29日的单日确诊数较此前已翻一番之际,韩国总统文在寅暂停恢复防疫放宽计划,“韩国将暂缓进入‘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的第二阶段,并且在今后的四周,实行特别防疫措施。”
在原本就已开始跳涨的单日确诊数上,11月底新型变异毒株Omicron的出现,又使得韩国疫情雪上加霜。
12月8日,人们在韩国首尔江南区一处新冠检测点排队等待核酸采样。(新华社图)
截至8日,韩国已累计确诊Omicron感染病例38例。由于确诊病例中有3例分别就读于韩国首尔的三所高校,韩媒认为,这一结果无疑加大了Omicron在韩国高校中传播的风险。目前,所涉及的高校据已采取线上教学模式。
鉴于疫情的严峻,韩国政府将在年底前集中一切防疫力量,应对Omicron毒株。
英国:强制口罩令+居家办公+疫苗通行证
除了韩国,Omicron变异毒株也给英国带来防疫压力,12月8日晚间,英国首相鲍里斯宣布:正式在英格兰地区启动“防疫B计划”(Plan B)。
B计划具体包括:
从本周五(12月10日)开始,包括剧院和电影院在内的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强制要求戴口罩;
从下周一(12月13日)开始,对于可以在家工作的人,重新引入居家办公指导;
从下周开始,进入夜店、室内500人以上参与、室外4000人以上参与的场所都要出示疫苗通行证(接种满两剂即可,暂时没要求加强剂);
疫苗通行证可以用48小时内的病毒阴性检测证明代替;
对于新冠密接人士,用每天的病毒检测代替自我隔离。
鲍里斯在发布会上说,虽然我们仍不了解Omicron变种全部细节,但很清楚的是,它正在迅速蔓延。“Omicron在英国的真实感染数量远远高于已知”,鲍里斯说。
英国卫生安全局发布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在2-4周时间内,Omicron将占感染病例的50%。
据此,首相鲍里斯也在发布会上称,居家办公能让人们减少在工作场所的接触和传播,从而给加强剂的接种争取时间。鲍里斯坚称,B计划并非封锁,一旦新的数据显示情况有所改善,不排除下个月就会再次放宽。
数据显示,英国现在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是去年12月同期的三倍;但与2020年12月初相比,目前的住院和死亡人数明显更少。
目前,英格兰每天大约有680人因感染住院,在去年高峰期时,这一数字是每天3811人。不过,BBC得到的政府科学顾问记录显示,在不实施额外限制的情况下,到今年年底,英国每天因Omicron变种而入院的人数可能会达到1000人。
世卫:Omicron将显著影响全球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Omicron将显著影响全球疫情。
据联合早报报道,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Omicron,预计将继续扩散,对全球疫情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难以预估具体情况,南非感染Omicron的病例,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谭德塞呼吁各国加强监测和病毒基因排序,了解Omicron是否能超越Delta成为新的主要新冠变种病毒。
世卫今年11月26日宣布最早在非洲南部发现的奥密克是“高关注变异株”,成为第五个被列为“高关注变异株”的SARS-CoV-2病毒株。
世卫说,截至12月5日的一周内,南非通报确诊数倍增至6万2000多起。同时,斯威士兰、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纳米比亚与莱索托的确诊数“大幅剧增”。
世卫组织说:“初步分析显示,奥密克戎呈现的变异可能降低抗体的中和活性,导致自然免疫的保护降低。”
西媒肯定中国清零政策
在Omicron的“突袭”之下,海外舆论出现了不少肯定中国防疫的声音。
BBC中文网刊发题为《新冠疫情:什么样的政策能带我们走出困境》的报道。
文章以曾经的抗疫优等生新加坡和以色列为例,称“提高(疫苗)接种率后,这两个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与病毒共存”的策略,然而“与病毒共存并非没有代价,两国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病例上升”。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继续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报道称,中国能这么做是因为“中国足够大,其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继BBC之后,《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研究称中国若放弃“清零”,每日新增病例或超63万》的文章。
文章承认中国的“清零”政策取得了成效,称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中国通报的累计死亡病例不到5000例,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成功地将疫情的零星暴发迅速控制住。
报道最后还引用了张文宏医生在其微博发布的研判:“我们可以应对德尔塔,也能应对Omicron。”
紧随其后的是彭博社。
据彭博社12月1日报道,在科学家研究得知Omicron变异株的传染性和强度之前,英国、以色列、日本等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宁枉勿纵”的态度,进一步实施防御措施和旅行限制,以期把Omicron挡在外面。不过,这是一道中国不需要考虑的“计算题”。
报道指出,中国一直看重病例清零,确保人民健康是首要任务,而且会产生经济效益。
但文章还是承认,“这种含有大量突变的病毒(Omicron)出的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新冠清零’策略是正确的。”
彭博社的文章得到了不少西方媒体的转发,《时代》周刊网站转发时直接将标题改为:全球抓紧控制Omicron,是不是证明中国新冠清零的方法更好?
文章的第一句就是:“Omicron变种出现后,各国本周都在争先恐后地实施边境和旅行限制。而在中国,一切照旧。”
中国的淡定反应也引起了CNN的注意,CNN在谈到中国的对Omicron的应对时,措辞是这样的:“中国的回应,或者说是没有回应,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出台包括对获准入境人员实施多项严格隔离措施,以及一系列社区防控措施等防疫策略。虽然这没能杜绝散发疫情,但中国的感染人数仍远低于其他国家。
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称,Omicron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中国目前采取的“零容忍”政策是正确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能应对德尔塔、Omicron等多种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
本文综编自BBC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第一财经、英伦投资客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