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压境越来越猛 乌克兰前现任总统“叛国门”内斗的启示(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随着欧美国家与俄罗斯上周多番谈判进入“死胡同”,俄乌之间的军事形势也愈趋紧张。俄国驻基辅大使馆的人员逐步被撤回国;白罗斯将与俄国在乌克兰北方边境举行军演;俄国在俄乌边境增兵形势未减;乌克兰政府网站受黑客攻击,指是俄国所为;白宫警告俄方或将在乌东地区制造事端作入侵借口;连瑞典也向其波罗的海最大岛增兵,表明不能排除俄国入侵……此时此刻,在风高浪尖之上的乌克兰却陷入了现任总统企图以“叛国罪”拉倒前一任总统政治前途的内斗之中。
2021年1月17日,适逢俄国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尼(Alexei Navalny)被毒害后故以“慷慨就义”之态回国面对牢狱一周年,上月离开乌克兰后被控告叛国罪和支持恐怖主义罪的前总统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高调回国面对指控,在机场受到高呼“停止打压”的数千名支持者迎接。期间,波罗申科直批现任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当局让乌克兰“倒退十年”、企图分散对政府管治无方的注意力,呼吁群众与他一同走到法院。
硝烟下的内斗
波罗申科的这些控罪主要源自其任内向分离主义分子控制的东部地区采购煤炭的政策。他指出这些政策是避免经济崩溃的必要之为,并否认其个人曾在此获利。在庭上,自称身受当局过百宗调查的波罗申科,直批泽连斯基踩过“红线”,而控罪只是其一手组织的“闹剧”。法院经过一天聆讯后未能达至应否拘捕波罗申科的决定,将在19日重启聆讯。
不少外国观察者和欧洲驻乌外交官都对泽连斯基当局此刻针对波罗申科的司法行动感到忧虑,认为这将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破坏乌克兰的团结。波罗申科更暗示泽连斯基对一直抱持强硬对俄立场的他动刀,是前者向普京求和的部署:“我有对绝对的信心这是对普京的一份重要礼物,说不定(泽连斯基)想以此礼作为与普京启动谈判的前提。”(的确,泽连斯基正在寻找俄、乌、美的三方对话。)
虽然泽连斯基方面声明包括此前冻结波罗申科资产的司法行动是法院决定,与政治无关,但泽连斯基对波罗申科当有至少数十宗刑事调查,而他本人自2019年在总统选举中击败波罗申科之后,也一直以其对手面对刑事调查作政治攻击。
波罗申科回国面对刑事检控,在街头上受到大批支持者簇拥。(AP)
泽连斯基在2019年的次轮选举以高达73%的得票击败在任总统波罗申科,但自疫情以来其支持度已大幅下挫,根据民调只能在选举中稍胜目前已成为国会议员的波罗申科。这就不难理解何以在俄军压境的紧张时刻,泽连斯基依然会向波罗申科动手。乌克兰英语媒体“Ukraine World”的总编辑Volodymyr Yermolenko就猜测,泽连斯基可是认为正正是因为俄军压境的形势,乌克兰民众将不会在此刻对反对派领袖被捕作出太大反应。
这一场硝烟下的内斗,侧面反映出俄国果真入侵乌国的威胁其实不如西方政府和媒体所想般严重,也直接显示出这场危机某程度上是乌国国内政治的外溢效应。
普京的目标
从普京的角度而言,其去年以来两度大军陈兵乌克兰边境的行动,有至少两个目标。一是要保护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人——去年,乌克兰当局似乎有意用土耳其制无人机作攻势,讯速单方面夺回乌东亲俄分离分子占领地区。
而且,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境内独立身份认同愈演愈烈,2016年当局通过法律要求电台、电视六成节目以上要用乌克兰语,2017年的教育法则规定5年级以上学童必须以乌克兰语学习。类似的文化政策,除了受到俄方反对,也惹起匈牙利等在乌克兰有同族人口的国家不满。在去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普京就指这种“强制性同化”的后果无异于以“大杀伤力武器”攻击俄国。
在波罗申科回国的同一天,泽连斯基接见到访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AP)
二是要阻止北约通过乌克兰进一步东扩。虽然曾在2008年表示会让乌克兰加入的北约,此刻大概已无意在短期内让乌克兰加入,但2014年以来,美国和北约的确大大加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配合该国朝野大部份人的反俄情绪,乌克兰倒向北约之势更愈来愈像以往的前华沙公约国一般。
波罗申科在2019年就签下了宪法修正案,要求乌克兰在2023年以前成功加入北约。普京早前也发言警告过美国在乌克兰部署超音速导弹的可能,而克里姆林宫上月公布的对北约谈判要求,亦明确点明北约应明文承诺不会接收乌克兰为成员,且需把驻军撤出1997年后才加入的东欧国家。
然而,要达成此两个目标,普京无可避免要透过谈判解决,军事部署只能是促成谈判的手段,而非目的。
入侵乌克兰不合策略性考量
目前,外界对于普京可能作出的军事行动多有分析。不少人认为,普京要入侵乌克兰的话,必须利用未来数周乌克兰草原冰冻起来的时机,否则该地将重新变成烂泥处处,难以行军。
至于入侵的手段,首先,人们认为,普京可采取局部入侵手法,例如加大对乌东分离份子的支持,使他们能进占更多土地,或者直接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uhansk People's Republic)作为独立国家。同时,俄方也可以趁机建成其与克里米亚的陆上桥梁,进一步加强对该区以及亚速海(Sea of Azov)的控制。
一名乌克兰士兵在乌东前线战壕驻守。(AP)
然而,这些小规模的行动明显难以让乌克兰当局屈服,取消其文化政策或停止其加入西方阵营的走向。相反,正如克里米亚事件的结果一般,这只会将乌克兰进一步推向西方,并使乌克兰人对俄国的反对情绪更加高涨。
要以军事力量直接让乌克兰屈服,普京大可以联同白罗斯从北方进军基辅,扶植亲俄政权,又或者大军进侵乌国,将其军备和关键基建摧毁或占领,并进占大片乌国领土,进而迫使乌克兰民众在美国和北约无意派军支援的背景下不得不向俄妥协。
可是,美国、北约早表明会支持反俄游击,乌国政府亦一直有训练地方民兵组织,加之不少普通乌克兰人也不排斥为抗俄而战,这种大型入侵除了是最终胜负不明之外,更将耗费莫斯科极多的资源,将会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甚至将诸如芬兰、瑞典等国推向北约,为北约加强在其门户上的军事部署提供理由。
因此,即便普京一直维持着入侵的可能存在,其真正有效入侵的可能性其实从来都不大。这就解释了为何泽连斯基会愿意在这个看似是国家存亡关键的时刻,借俄军压境的形势作挡箭牌,去攻击其政敌。
去年12月,有民调显示高达72%乌克兰受访者认为俄罗斯是敌意国家。(AP)
谨守中立方能破局
泽连斯基上任以来的反贪和反寡头富商政策,至今若非无效,就是被视为不公。于是,正如其前任一般,反俄牌就成为了其最大的政治手牌。即便普京入侵乌克兰在策略考量上的可能性不高,泽连斯基也要将之包装成瞬间即至的存亡危机,并将自己打造成唯一能应对俄国并解除其威胁的领袖。事实上,这个威胁的持续存在本身已变成泽连斯基的一大政治利好因素。
配合着欧美国家安全和情报机构对俄国威胁往往倾向作最坏打算——《纽约时报》就指出美方估算显示俄国增兵规模远远不及其国防局此前的预测——乌克兰国内的反俄政治就外溢到欧美政坛,造成重大回响。普京也利用了这一点,向西方施压使之愿意为北约和俄国关系启动谈判。
然而,碍于政治公关的问题,即使北约再无计划东扩,它也不可能明确推翻其欢迎任何欧洲国家加入的“门户开放”原则,因此,除非双方找到一个下台阶,目前的局势长远而言也不会好转。
这个下台阶的最佳出处,正正在于乌克兰。如果乌克兰当局能谨守其宪法订明的“中立国家”立场,声明不寻求加入北约,甚至拒绝包括北约在内的任何外部军事支援,并以实质政策承认该国多语文化的事实。这,在此刻的现实政治中,似乎是最符合欧美国家和俄罗斯双边利益的出路。
问题是,如今乌克兰反俄情绪高涨,这条出路却不符合其政客的政治利益。此情不改,俄乌一线的不稳陆续有来。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