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喝饮料会导致“假阳性”?病原学专家解答真相(组图)
近期,全国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4月以来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55万例。一轮轮做核酸成了不少人的日常。
在上海、吉林等地,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一则“可乐、橙汁、醋、泡菜会使抗原检测假阳性”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这是真的吗?
也有人直接把不同饮品滴在试剂盒上,结果可乐出现了弱阳性。
饮料真的会造成新冠检测“假阳性”吗?《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针对这一问题采访病原生物学专家,解读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醒你核酸检测过程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会出现“假阳性”?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副教授陈捷亮表示,喝口饮料就让新冠检测结果变“阳”的可能性很低,能让“抗原检测”出现假阳性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抗原检测有容错率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中规定,在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采样的前提下,允许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或假阴性概率。
比如某款试剂盒上标注特异性为98.8%,假阳性率应为1.2%,但实际在一些高流行区比例可仅为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抗原检测确实有可能“假阳”“假阴”,但概率极低。
2
没有正确使用缓冲剂
《国际传染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的确发现,甜饮料、能量饮料、酒精饮料等均可导致抗原检测出现“假阳性”,这其实与饮料酸碱度有关。如果与等量缓冲液混合后再测,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抗原自测试剂盒应用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即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质(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体相结合,在C区发生聚集,表现出“两道杠”。
由于结合过程会受酸碱度影响,所以必须让样本“过一道”缓冲液。因此,抗原检测的标准流程为:采样→将样本在含有缓冲液的提取管中混匀→滴入样本孔。
而网上的实验,都是直接将饮料、醋、老抽等物质滴入检测卡,跳过了缓冲液这一环,完全超出了试剂盒的承受范围。从根本上说,这属于不规范操作,并不是所谓的“假阳性”。如果不太信任某次抗原检测结果,不妨再测一次或换品牌检测。
3
标本被污染
如果说抗原检测是在查病毒的“衣服”,那核酸检测针对的则是“骨骼”——内部遗传物质。核酸检测结果最为准确,仍是新冠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核酸出现“假阳性”多是由实验室污染或操作不当造成,与饮食没有关联。
既然核酸检测更准确,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抗原检测呢?
虽然灵敏度不如核酸检测,但抗原检测的优势在于“快”,适合在大批量筛查、居家隔离人群、无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院应用,可以很好地帮核酸检测“打前仗”,大大减少了检测压力。
如果抗原检测“阳”了,再通过核酸检测复核,两个都显示“阳”则为确诊,核酸“阴”可认为是假阳性。
真人演示:核酸检测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在集中排队做核酸时,个人需要注意什么?怎么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结合陈捷亮的提醒,生命君用一个视频为大家示范。
核酸检测前
虽然饮食不影响阳性结果,但为避免假阴性,建议采样前半小时内不进食、不喝饮料、不吸烟、不喝酒、不吃口香糖,以免稀释口腔分泌物。
采样前不吃东西,也可以防止核酸采样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
核酸检测中
检测时自觉、有序排队,分批、分时检测。避免在电梯、楼道聚集。这个过程中有眼镜的人可戴上眼镜。
排队过程中始终保持1~2米间距(至少1米),尽量避免交谈、打电话,安静耐心地等候。
手、手机、身份证都不要接触采集工作台。
摘口罩时,不要将口罩拉到下巴,轻捏两侧挂绳,将口罩摘下,避免接触口罩表面。
摘下口罩采样时屏住呼吸,避免吸入气溶胶,采样完毕后迅速戴上口罩。
出现咽部、鼻部不适,不要对着周围的人打喷嚏,正确做法是不摘口罩并且用自己的胳膊肘遮挡;更不可随意吐痰。
做核酸时如果带了孩子,家长要看护好,避免孩子乱摸、乱跑。
核酸检测后
采样结束后尽快离开,不要在采样点交谈或逗留。
回家后将外套挂到通风处,并且及时洗手。
手机、身份证等随身物品可用酒精棉片消毒。
伪造检测结果后果很严重
本来,无视操作规范进行的抗原检测,得到的“阳性”结果并没有意义。
但是一个网名为@missleanne1的 Tik Tok网友,在2021年6月把这个方法通过视频分享到了网络上,引发了很多学生效仿并且以此为借口逃课。
那有没有办法判定检测结果是否造假呢?老师很快就找出了鉴别方法:用缓冲液清洗假阳性的试剂盒,检测结果会恢复阴性。
呈现伪造的阳性结果的新冠试剂盒
上为滴了可乐的试剂盒,下为被缓冲液冲洗过的同一品牌试剂盒
在国外用假阳性结果逃课只会让老师头疼,在国内的检测结果上弄虚作假则不利于排查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点、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不论是用可乐、橙汁、清水进行抗原检测,还是在上报抗原检测结果时“造假”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公安部门已明确,对于核酸检测应检未检、违反防疫规定、故意扰乱防疫秩序的,将秉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