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囤菜:“冰箱是前天满的,人是今天傻的”(组图)
这个4月,全北京都在担心会变上海。
有人闷声囤冰柜,走在囤货鄙视链最前面;
有人不声不响,在出租屋窗台上放了两兜子大白菜土豆;
直到23号朝阳区出现病例,消息一出群聊炸了。
所有的囤菜计划,不再暗渡陈仓。
线上大面积缺货、超市肉类速冻全空、路上的人手里大包小包鼓鼓囊囊……
这场囤菜狂欢持续到现在,还没完全结束。
盘一盘这几天的抢菜经历,北京地区的朋友都有话要说:
1.
时间往回倒,不少人还在囤菜的边缘观望。
家住朝阳区望京西的 @刘女士 在反复犹豫:囤,还是不囤?
囤吧,感觉没必要,才十几个病例。
不囤吧,大马路上的人一兜子一兜子往回拎,看得人心慌。
囤?不囤?要不还是囤一囤?
不到两小时,刘女士的天猫超市订单就超过了800块。
那句话真是直击北京人民的灵魂:“感觉囤货的像个傻子,不囤货也像个傻子。”
2.
刘女士不是一个人。
朝阳区某确诊周边的人们早开始大面积囤货。
他们抢空了小区的菜摊,临街的京客隆,并向着物美和仓储超市进发。
家住九龙山的小王收到了居家短信,紧接着健康宝出现弹窗。
再打开群聊全是:
“北工大宿舍封了。”
“通知下楼做核酸了。”
“超市绿叶菜都无了。”
气氛明显紧张,等后知后觉的小王打开盒马时,app已显示运力不足。
3.
24日夜晚,是一场盛宴。
@小马 原本觉得不用囤的,可遛弯路过超市门口看了一眼,连冷冻区都抢的渣也不剩了。
里面实在是挤不进 去,小马决定先拿四根 黄瓜回去再作打算。
4.
虽然没被弹窗, @冯女士 也取消了周日活动,直奔家附近的Fudi超市。
前面排队的人买了30斤土豆,她理性地只带走了90个鸡蛋。
老公发微信,让她买点低脂饮品,冯女士冷漠打下一行字:
“已结账排队一小时,没法买。”
5.
@Ayoyo 看到消息后迅速抵达朝阳某菜市场。
一番抢菜过后,发现现场只剩下了竹笋,芦笋,秋葵...
“这些玩意,北方人还真是不咋吃。”
(图源@Ayoyo)
6.
丰台区的 @琳琳 先后进货两次。
据她观察,菜场里的大爷大妈玩命抢猪肉,年轻人都在买牛肉和鸡肉。
鸡蛋区是重灾区,后来的压根挤不进去。
她打开百度搜索鸡蛋的保质期为40天到60天,按照一天一个的量,家里目前的囤货还算够。
(图源@琳琅)
7.
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惠新西街的某头部主播深夜下播再去超市,柜台只剩老坛酸菜面和胡萝卜。
最后,她决定带走六包老坛酸菜,只吃老坛面,不放酸菜。
8.
朋友圈某好友,抢菜慌乱中错把二锅头当农夫山泉扛了回来。
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
9.
阳台堆满的 @小刘 ,隔天还在查漏补缺,被群友善意提醒,性生活物资最好也备上一些。
小刘试探性喊话男友: “家里的安全套...还够吗? 不行的话...也买点吧。 ”
男友语气中带有一丝犹豫:“额..这倒也不用着急买吧。”
10.
鉴于当天抢菜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 物美超市干脆发出紧急通知:
全北京门店延长营业时间。
正准备躺下睡觉的 @super 看到新闻头皮瞬间发紧,催着男友第二天起来再去补货。
隔天收到了男友的图片消息:四个萝卜,八根黄瓜,一兜子土豆和一小把绿葱。
“老婆,我实在拎不动了。”
super头皮更紧了。
11.
跟囤菜气氛组不同,望京的 @小姜 选择不跟风,毕竟上一次囤的还在阳台放着。
酒仙桥疫情封控那把,她激情下单了十棵大白菜。
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经历了大白菜的多种吃法后。
有的烂了,有的还没吃完。
12.
有人在抢菜过程中走神,被朝阳大妈种草了买菜小推车。
“大爷大妈是真能买啊,一车车往家推。”
“二环里的老人完全不用担心!抢菜速度比年轻人快多了!”
13.
这次,上海的朋友明显比北京人更关心北京的疫情。
逢北京好友抓到必问:买了吗?囤了吗?万一呢?万一呢!
没囤的贴着耳朵碎碎念让赶紧去买菜。
囤了的,那把 图片发出来看看 。
不行,不够,建议您出门接着买。
14.
有给北京吐血整理囤货大全的。
食材储备思路,下饭烹饪手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上海人复盘不到。
15.
有上海人写千字小作文手把手教你进行蔬菜水培。
在4月初经历过吃菜难的上海人,已经足够预判北京人的全部预判。
“买点家庭种植用土和种子吧,毕竟菜都是短时消耗品。”
16.
甚至还有上海人把物资给你贴心分门别类。
按优先级划分为储备性硬货、流通性尖儿货和精神需求上瘾货。
数量齐全,种类到位,建议北京这边拿过来直接抄。
常规必囤是米面粮油和调料,无糖可乐和烟酒卷纸作为交换物资可流通。
还有不走常规思路的让你准备个大喇叭。
万一北京真的上海了,咱站在窗口缺啥喊啥。
17.
当然,也有部分上海人负责提供精神补给。
带你一起看甄嬛传,带你一起刘耕宏,
最后再加加油打打气:
18.
回顾近两天的囤菜历程。
有人连夜逃离“毒区”。
出差回京的小刘还没到站,就得知隔壁小区里出了个阳性。
她到家屁股都没粘椅子,就左手15斤的猫,右手三袋猫砂一袋猫粮,一口气冲到了男友家。
“别的都还好,就是第二天发现腰闪了。”
19.
有人是最勇”逆行者“。
24日夜晚,太阳宫的 @Anna 在打包行李,准备搬去的小区刚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她一边收拾一边工作一边跟自如管家同步小区情况,小哥欲言又止:
我们这现在只进不出,妹妹你现在是图啥啊?
能因为啥?
疫情越来越严重,她和男友待一块越来越窒息。
“居家隔离可以,跟不爱的人一起不行。”
20.
北京的冰柜销量一直悄咪咪暴涨。
看到每天的新增病例数,家住通州的小杜有点急。
前天下单的小型冰柜还没发货,原本想在家搞成小卖部的透明推拉的冰柜,彻底实现冷冻货自由。
现在只能每隔五分钟看看物流信息,再看看窗外,试图缓解焦虑。
21.
但北京还是那个北京。
松榆里小区居民在封控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投放蔬菜包。
有人截图发进了抢菜大群,群里的上海人和北京人看了心情都有点复杂。
(图源@小王小王幸运之王)
上海人:你们好快啊!
北京人:这咋感觉问题也不大啊,是不是白囤了?
22.
26日上午, @甜甜圈 发现家附近的超市又满了。
想起抢菜那一夜,尽管人很多,但也还算井然有序的。
没事了?可能没事了。
23.
我是这篇纪实文学的作者奇妙。
就在推送发之前,我还在京东下单了两大箱猫粮和猫砂。
人吃的东西能对付,宠物的还是怕不好买。
编辑部其他人的买菜热情也逐渐冷静。
牛小玲这几天决定不点外卖了,下班就回家做饭,先把冰箱里囤的菜赶紧吃完。
左拉看着订单里二十斤东北大米,犹豫不知道要不要退货。
囤菜抢菜的背后,藏着的是后疫情时代的时代症结:
间歇性坚强,持续性焦虑。
有人说,北京人囤菜囤了个寂寞。
我们也真心希望,
最后真就囤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