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欧商考虑撤资!北京重申坚持清零,专家担忧拖累中国经济(组图)
本文综编自美国之音、德国之声中文网、自由亚洲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扩散至中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加强防疫措施,中国高层重申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毫不动摇。
中国的严格防疫策略已导致负面效应日趋明显。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活动皆跌至2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几乎逼近武汉疫情爆发之时。
中国清零代价有多大?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6日,经济专家发出警告指出,中国严格的抗疫措施会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就在前一天(5月5日),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新冠疫情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这场会议并发表讲话称,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中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根据中国国家局4月3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中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活动皆跌至2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几乎逼近武汉疫情爆发之时。
中国下周一(5月9号)将公布4月份的贸易数据。国际主要的分析机构预计,中国的疫情防控全面趋紧,会对这个月的贸易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进口数据会继续下降,拖累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
路透社对18名经济分析师进行的调查发现,分析师们预测的中位数显示,中国4月份的出口增幅仅为3.2%,比3月份增长14.7%的数据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这将是2020年6月中国初步控制首轮疫情以来最小的增幅。
路透社的调查结果显示,进口数据在这个月预期下降3%,与3月份的下降0.1%相比,情况在迅速恶化。这是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专家们估计,4月贸易顺差为506.5亿美元,超过了3月份的473.8亿美元。导致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进口量的减少。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分析师周五表示,4月份,大流疫防控限制措施打乱了中国的供应链,冲击了中国的港口业务。韩国等贸易伙伴报告说,它们与中国的贸易活动继续呈现疲软走势。
近四分之一欧商考虑撤资
中国疫情的严厉封控措施已导致负面效应日趋明显。各地封城已造成欧洲九成在华商业企业受害,近四分之一则考虑自中国撤资,这一比例为十年新高。
据自由亚洲台报道,中国欧盟商会4月下旬针对370多个会员企业调查有关中国防疫政策和俄乌战争对欧洲在华企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包括最大城市上海在内的数十个中国城市的严格防疫措施,已造成“极大规模的混乱”。四分之三受访欧盟商会成员表示整体营运受到严重影响,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指员工人力有所减少;近六成受访者下调今年营收预期;更有92%受访者表示,蒙受港口关闭、道路货运减少和海运成本上升等负面影响,防疫封控措施打乱了供应链。
23%受访欧盟商会成员透露,目前正考虑把当前或计划中的投资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市场,以寻求可预测性更高的营商环境。这项统计相较两个月前增加超过一倍,创十年的新高。中国欧盟商会在中国拥有1700多个企业会员。
动态清零政策遭质疑
美国传染病研究所负责人福奇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病毒封锁不太可能成功。
在中国国内也有一些人开始质疑,4月份中国经济活动急剧萎缩,为了遏制病毒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由此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的做法是否合理。
不过中国卫健委表示,病毒和疫情才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原因。
上海大约有2500万居民,他们已经接受了多轮核酸筛查,而北京也连续进行了多轮区域核酸筛查。
野村证券分析指出,要求一半居民每三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约为GDP的0.9%,如果90%的居民每两天做一次核酸的成本约为GDP的2.3%。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传播能力很强的奥密克戎可能会引发更多城市采取封锁措施,若是将限制措施扩大到中国各地,可能会受益“有限”,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