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封城阴影难消,上海市民仍抢购囤货:又多买两天分量(组图)
上海经过2个月封城,昨日(1日)正式解封,3月底无预警封城仍让上海人心有余悸。昨日上午不少超市出现大量采购物资人潮,店员则忙着补货。
台湾媒体《中央社》报道,经历物资紧张、买不到菜,甚至需要以物易物的2个月生活后,上海人终可自由前往商场、超市或便利店购买物资。关于「吃的问题」似乎也随着解封而解。
然而,不少消费者仍倾向采购较多物资,显示3月底闪电封城确实影响上海人,不安情绪并未随解封而消,「不怕太多,只怕不够」成了一些民众昨日外出采购的准则。
报道提到,昨日上午,有超市不论是蔬菜、肉类、零食饼干都较日前短暂解封时完整、丰富。然而开店后没多久就涌入大量购买人潮。由于补货不及时,仍造成部分商品如泡面被扫空。不过货架被清空后不久,店员随即补货。
上海,2022年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市民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一家超市结账。(新华社)
封城期间,电商平台上最抢手的各式蔬菜与肉类,现在也能在超市依自己所需购买。据《中央社》记者走访多间超市,这类物资尚算充足,只不过仍有民众在选购时,会特意多买一些。
报道指,有台湾民众表示,昨天上午也外出采购,原本只打算买一两天的分量,但是看到现场物资充足,加上曾有买不到菜的痛苦,因此又多买了两天分量。
然而,她也提到,虽然会多买一些,但还是会有节制,毕竟蔬菜不适合久放,「封城期间就曾因为一次买太多,结果菜放到烂掉,只好全部丢掉」。
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顾客在闵行区一家发型屋理发。(新华社)
超市外,发型屋也出现排队人潮,不少人在封城2个月间无法打理头发,趁着解封便立即找理发师好好地处理。除了让自己更清爽整齐外,也为重返职场准备。
车站现离沪潮沪人:上海依然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城市
此外,许多上海居民或打工族涌向车站,凖备离开上海或返回老家。
据内地媒体《澎湃新闻》报道,上海虹桥车站有许多人露宿车站,特别是急欲返回老家、身无分文的农民工,许多义工到那边协助防疫并发放食物给这些因为封城丢了工作,成为一无所有的打工人士。住在上海多年的中产阶级,也开始有人借着留学或工作为理由离开当地。
上海虹桥火车站外惊见滞留人潮,只能在雨棚下休息。(微博@寻寻妈)
据英国媒体《BBC中文》报道,在上海居住多年的连小姐(化名)在当地成家立业,几年前儿子出生。因为工作考量,她与家人在疫情前就已经凖备搬离,因为封城打乱行程表,但又加深了他们离开的决心。
她说,「住过国内外很多城市,上海对我来说是最能平衡生活的舒适和职业前景的选择。但这次封控政策和种种乱象,令我感到失望和绝望……意识到它在特殊的事件中依然是不能独善其身的一座中国城市」
「暂时的逃离是个不得已的选择,但也因此意识到对上海的感情,祝愿上海被疗愈,被善待。我们还会回来的。」她说。
经济如何复苏?台商:大家荷包都扁了
上海市长龚正在解封前夕坦言,过去三个月是上海极不容易的日子,要以「超常规」力度和措施,推动经济重振,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官媒新华社报道,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31日在记者会上说,振兴经济方案主要包括助企业纾困、复工复产复市、稳外资外贸和促消费投资、强化支撑保障。他认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没变,将「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与广大企业努力恢复,重振上海经济」。
6月1日,上海,市场档主从货车上卸下鲜虾。(美联社)
在上海的台商对台湾媒体表示,封控两个月,许多厂商的营运都受重挫。上海台商协会副会长蔡世明告诉台媒《经济日报》说,「停摆两个月后大家『荷包都扁了』,短期内难出现报复式复苏,企业订单也需要时间回流,整体经济社会运转,预计要三到四个月才可恢复到封控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