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孤立的文化之都 黄雅君力撑大湾区优势(图)
本文转载自亚洲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表示香港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之都,大湾区以至整个亚洲也是香港交流联系的重要纽带,需要彼此支持。
黄雅君(Adeline Ooi)197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Central Saint Martins),主修艺术。
她自2015年担任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至今已操盘七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5月29日是展会最后一天,《亚洲周刊》记者与黄雅君在展会现场进行了专访。
从“回头客”看成败
问:今年既是巴塞尔艺术展落户香港的第10年,也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疫情时代的第二届展会,参展画廊数与观展人数均未恢复到疫前程度,你认为今年仍然是一届成功的展会吗?
答: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参展商脸上的微笑已是最好回答。在筹备阶段,因疫情反覆,我们其实并不确定是否能够顺利举办今届展会,最终展会得以顺利举办,我们非常感恩,而展会的销售状况也很好地符合了我们的期待,各画廊对销售情况均十分满意。
另一方面,我们试图在展会进一步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可以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对于很多画廊而言,他们来到这里希望可以结交新的买家。如果你每天都来展会,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天来,很多画廊都一直在更换展品,这证明了他们销售很好。
我们对于(展会是否)成功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是去看参展商中的“回头客”比率。举个例子,去年我们有104家画廊参展,今年达到了130家,有近90%的画廊是去年也参加的“回头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优先考虑线下展出
问:疫情第一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停办,之后两年推出混合模式,很想知道你彼时的内心感受?如何吸纳这种“混合模式”带来的经验?
答:这次是疫情爆发以来第二年举办展会,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过去50年,巴塞尔艺术展的工作都差不多,但疫情的到来激发了许多新想法新尝试,让我们十分激动。
我们会优先考虑线下展出,热情地接待来自全世界的访客,总结在疫情期间获取的宝贵经验。
至于混合模式是否继续存在,以及它将如何发展,其实很难下一个论断,但我非常清楚的是,因为疫情的持续,我们必须跟受众保持联系,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也发现了线上观展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讲述和沟通方面。世界各地很多人可能已经不愿意或者希望尽量避免长途旅行了,但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线上模式这些新发明。
即使在疫情之前,人们也已经开始利用多种线上方式和平台进行交流和展示。因此我认为我们要采取的对策,依然取决于疫情的发展。
大湾区是文化纽带
问:第六任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要把香港打造成为“文化之都”,您怎样看待这一愿景?
答:当然可以啦(中文)!关于香港“文化之都”的概念,我认为这种愿景既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我觉得香港会继续享有优势。今年已经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第十个年头,如果你回顾过去十年间(展会)的发展,我认为无论聚焦于画廊或博物馆,无论考虑经济效益或公益色彩,香港确实就是一个文化之都。
但我并不认为香港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之都。在我看来,大湾区以至整个亚洲也是我们彼此交流联系的重要纽带。并且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非常容易就可往返深圳,紧靠深圳是香港的一大优势所在。
2020年之前,我们经常往返深圳参观展览、甚至只是吃一顿午饭。而现在,这种便利的连结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但就目前而言,我依然坚信香港作为一个文化之都的地位,并且真诚地希望我们可以携手走向更加光明和坚定的未来。
乐见更多城市办展
问:斐列兹艺博会今年9月将在首尔举办,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对这些来自同一地区的新竞争抱持何种看法?
答:亚洲地区如果仅仅只有香港一个城市举办艺术展,那才是大问题。我确实认为有更多的城市参与到艺术和文化事业中,才是更好的发展方向。我们身处的亚洲是一个全新的区域(市场),而我们才刚刚开始萌芽。
相比之下,西方的体量比亚洲要小得多,如果它们可以同时在伦敦、巴黎、纽约、日内瓦开发(市场),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香港、上海、首尔、新加坡建立同样的体系?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将其他城市看做竞争对手?我们都是亚洲人,需要彼此支持。
对于我来说,我很乐于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参与艺术市场的亚洲城市越多越好。
本文转载自亚洲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