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坛泰斗”走了!2小时写出《难忘今宵》,传唱38年(图)
据央视新闻消息,著名词作家乔羽昨晚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或许许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算熟悉,但一提起他的代表作——《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句。
“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原名乔庆宝。“乔羽”是他参加革命前自己改的。
“中国古代的关羽、项羽人都不错,还有写《茶经》的陆羽,现在又有个乔羽。”
1946年春,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乔羽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此后几年,是他的大学时光,也是革命生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他和同学们在后方医院搞思想政治工作,自己写文章,还办了一份油印小报。
毕业后,乔羽便留校专职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1954年,27岁的他被分到作协儿童文学组,与冰心、叶圣陶等人在一起工作。
乔羽(资料图)
当时,电影《祖国的花朵》的导演严恭正找人创作主题歌。
一开始并没找乔羽,但因各种原因配的歌都不尽理想,才找到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至十天。
乔羽喜欢儿童题材,爽快答应,然而等他真正要写的时候却犯了难。这是儿歌,它不该求意义,求诗意,求深度,它应该最符合儿童心理。
那时,乔羽与他的夫人佟琦还在热恋期。四月中旬的一天,乔羽与佟琦约会,乔羽的创作组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佟琦偏偏要去北海,一场“舌战”下来,乔羽只好选择投降。
两人在北海租了条船,悠悠荡去。泛舟之际,有好些少年队员也在划桨来去,好水的乔羽兴致大起。玩着玩着,乔羽忽然脸色大变,“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上岸,上岸,快上岸!”
等靠了岸,乔羽立马拿出小本子开始写: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首歌能传唱多年不衰,他说:“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最为舒畅的时代。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一条大河波浪宽”
29岁那年,乔羽在赣东南、闽西一带原中央苏区体验生活、搜集素材时,接到任务:为电影《上甘岭》插曲写词。
那时,抗美援朝刚刚结束两年多,战争的硝烟尚未退尽,志愿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着这位词人。领命以后,乔羽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为了拍好《上甘岭》,制作团队费了很大的心力。我问导演沙蒙希望这首歌是什么样的,他的回答很痛快:希望将来这部片子没人看了,这首歌还有人唱。”
·电影《上甘岭》海报。
乔羽构想的是一首抒情歌曲。在他看来,影片已经讲述了战斗,歌曲如果还是这个风格,没有反差、对比,效果不会太好。
早年办报,他经常深入采访伤病员,明白战争一定是残酷的,但他想写一首不残酷的歌,希望这首歌能够表现出战士们在身处残酷的战争、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所表现出的镇定、乐观和从容,也希望美好的东西能够让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
然而时间紧、任务重,乔羽说,当时他突然感到自己不会写歌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
“我知道他们很急,我说你们别催我,我也急,我尽快给你写就是了。”
有一天,他散步时突然想到不久前见到的长江。“我是山东人,过去只看过黄河,小麦、高粱熟悉得不行,可从没见过水稻。头一次看到两岸一片片稻田,长江滚滚的气势,既令我惊叹不已,又让我为之震撼,感慨新中国的蒸蒸日上。”
创作灵感从他的心头奔涌而出: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导演沙蒙拿着稿子来找乔羽。“他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就是稿子里的‘一条大河’是不是长江?我回答说是,这就是我对长江的印象。他当即反问,既然是长江,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显得更大气、更有气势。”
乔羽回忆,“我也很慎重地考虑,好久没吭声。最后我说,长江虽长,但在全国范围内,没有见过长江的人很多,如果写万里长江,那么不在长江边上甚至没见过长江的人会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感受来说,无论你来自哪里,家的附近总会有一条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想起家,就会想起那条河。沙蒙思考了一会儿,又拍了下大腿,说‘就是它了’。”
乔羽(资料图)
乔羽后来说,我素来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就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就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说到底,写歌词要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没有真切体会是写不出好歌词的。
“难忘今宵”
乔羽生平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和朋友聊天。八十来岁时,他把烟给戒了,朋友年纪大了,也没法聚会聊天。三大爱好,只剩喝酒。
“唯量不大偏饮酒,识字无多要作诗。”这是他给自己写的打油诗。
有一回,他脑血栓住院,天天输银杏液。他跟护士说,换个液输吧。护士回,这是疏通血管的,您懂医呀,您说输什么液呀?他说,输五粮液吧。惹得病房一阵哄笑。
都说从事写作的人是痛苦的。即便是创作了千余首作品的“词坛泰斗”乔羽也不例外。
他说:“我就怕听到让写歌。我写歌很慢、很难。答应人家半年多了,还是写不出来。这其中也得罪了不少人。常常有许多人找我写歌,而且总说随便写两句就行。我却从来不敢随便写两句,既然写了,就得写好。”
“但《难忘今宵》那首歌真是一点劲都没费,喝着酒就哼哼出来了。”
乔羽(资料图)。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港台演员头一回被邀请到央视参加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想要一首和当年气氛契合的歌曲。
找到乔羽时,他正在为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排练。黄一鹤来了开口便要歌词:“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着,写好就拿走!”
乔羽凌晨3点开始写,早上5点交稿: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无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
……
但这似乎又不太令人意外。
乔羽曾说:“不管是名人,是普通人,咱们都是两只耳朵一双眼睛。是名人更应该多一些凡人心。名人也是从默默无闻中走出来的。我从来没感到过自己是什么名人,所以,我写东西的时候,首先把握两条:一是照顾大多数人的感情;二是让普通老百姓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喜欢。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我是不动笔的……”
·乔羽在家中题写“爱我中华”寄语(图片来源:人民艺术家杂志)。
有人问乔羽,如果你要为自己写一段墓志铭,会是什么。
“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今日送别乔老,
你想用哪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