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年纪越大越要管住嘴,懂忌口:少吃3类,多吃2类,早知道早受益(组图)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60岁以上人群定义为老年人。随着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世界卫生组织重新提出人生阶段年龄划分,将60—74岁定义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以上才是真正的老年人。
虽说老年分界点推后,但不少人在步入老年的同时,身体各项指标并不理想。如果不想老了以后“病来如山倒”,中年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准备,不留下健康隐患。面对岁岁年年,我们如何与“又老一岁”的变化和谐共处?
一、年纪越大,面前的健康挑战越多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被一点点消耗,身体状况明显走向下坡路,人到中年,不得不面临着众多健康挑战。
女性40后,进入更年期阶段,雌激素的减少,可引起身体的系列变化;男性则多忙于应酬,容易摄入热量超标,再加上久坐少动,老了之后肥胖的可能增大,而肥胖是脂肪肝、冠心病、“三高”、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除了肥胖,肌肉力量也会在40岁后,每年以1—2%的速度减少,肌肉支撑力量不够,老年人就容易走路摔跤。而有些老年人害怕摔跤,更不敢大幅度运动,久而久之,也可能导致软骨退化,容易引起膝盖疼痛。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人到了一定年纪,逐渐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包括:睡不着、醒得早、睡眠浅...而睡眠质量差不仅让人精神不振,还会加速衰老,容易长胖,甚至增加老年痴呆以及癌症的风险。
中老年时期,血管堵塞风险增加,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40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40%,60以上几乎达100%。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往冠心病、脑缺血、卒中的方向恶化。
年龄也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有报告显示,40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因此年纪越大,越要留心照顾好自己,要懂得忌口。
二、老了,记得2多3少
虽说“吃是为了活着”,但“病从口入”,吃得“不对”,同样会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步入老年阶段,应该怎么吃才是科学合理的膳食管理呢?
多吃:优质蛋白
老年人往往会因怕胖以及食欲下降等原因,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但“偏食”容易导致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免疫力。
蛋白质是人体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因此摄入优质蛋白对人体增强免疫,提高抗损能力非常重要。
中老年人可适当补充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肉类以及蛋、奶类、大豆及其制品,这些食物都富含优质蛋白,适合食用。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不少老人只注重三餐吃饱,并没有在意蔬菜水果的比例。
老人用餐应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最好每天能达到一斤,水果至少半斤。
少吃:腌制类
不少中老年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如中式咸鱼、大头菜、泡菜、腊肉等,这些食物虽然保质期久,好下饭,但其含有的亚硝酸盐存在健康隐患,可在肠胃内生成亚硝胺物质,长年累月容易增加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少吃:重盐类
发表在《柳叶刀》的饮食与死亡率全球数据中,高盐饮食位居第一。高盐饮食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血管疾病、视力障碍、中风、认知能力下降、肾脏疾病、肿瘤等相关风险。
据统计,我国的钠摄入量超出膳食指南建议摄入量的两倍多,并且在35-75岁的中国人中,近一半患有高血压。
少吃:油炸类
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会更偏好油炸类味道香浓的食物,但油炸食物脂肪含量高,容易引起胃肠道消化不良。
油炸食物热量高,若老人久坐不动,也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造成肥胖,因此老年人不宜过多的摄入油炸类食物。
三、老了怎么养生,看看钟老的秘诀
提起钟南山院士,大家脑海中必定是精神矍铄的形象,不少人感叹,是什么让这位老人越活越年轻。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钟老的养身小“秘诀”:
钟老非常注重锻炼,他认为要把身体锻炼看做与吃饭、睡眠、工作一样,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即使再忙,我也会挤出时间运动,一个人一辈子还是要保持一些运动”,钟老最推荐的运动是快速步行、游泳和太极。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增强和改善心扉功能,预防骨质疏松,可以说对健康好处多多,但运动也要量力而行,运动量过大,同样容易对身体造成损耗。
三餐吃的好,健康不会跑。钟老强调了日常饮食要坚持“少盐、少糖、少油”,他说早餐一定要吃好,在他公布的早餐中,就包括两个橙子、一碗浸泡了纤维饼干的牛奶、鸡蛋和红豆粥。早上吃的多,才能保持好的精神。
钟老几乎天天要喝一杯牛奶,牛奶营养丰富,可以补充人体对蛋白质需求,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对牛奶都耐受,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以用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替代。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钟院士表示负面情绪会促进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想要活得久,学会抒发情绪,保持开心很重要。
中年人的健康应尽早干预,甚至30岁就要开始,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运动、调整心态,不仅有助于延缓衰老,更有助于晚年幸福,享有更多的健康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