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一个744分考上清华的学霸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01
最近,一个外号叫“刘清华”的学霸火了。
“刘清华”,原名刘振傲,来自江苏沭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655分、自强计划加分30分,总分685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预录取。
谈起这个外号时,刘振傲告诉记者:是因为初高中的同学都知道,自己的姐姐是清华大学的。于是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就叫“刘清华”。
“大家都叫我‘刘清华’,不考上不好意思!”
农民之家,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就很不容易了。可刘振傲的父母,居然一下子养出了三个:
2013年,大姐考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所知名的“双一流”名校;
2014年,二姐考入清华大学;
如今,小弟刘振傲也被清华录取了。
网友纷纷感叹:
“真的太优秀了!”、“好厉害的一家人。”
然而,当媒体找到刘振傲的父母,询问他们的育儿经时,却得知:两人都只是小学文化,父亲常年在外面打工,母亲独自一人照顾三个孩子。
平日里,母亲没办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什么指导,所以一直以来,都只是告诉他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偷、抢、骂人都是不行的”。
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个答案远远不够。
因为它实在过于简单、平淡。
但我却从短短一分多钟的采访视频里,发现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细节:每当刘振傲和母亲同框时,他总是在默默帮母亲干活。
在他看来,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供养姐弟仨上学已经非常辛苦。所以,每当母亲问他需不需要买什么东西时,他都会坚定地拒绝:
“别人有的我没有,那就低头学习。”
虽然家境清寒,但刘振傲的身上,却有着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东西:少年的志气和那颗时刻体谅父母不易的感恩之心。尤其是后者。
我发现,在每一个寒门贵子的故事里,它其实都曾出现过。
02
还记得清华男孩庞众望吗?
2017年,庞众望以684分,和“农村专项计划” 60分的加分,总计744分的成绩斩获了沧州市的理科状元。
当时,清华大学为求人才,校长不惜亲自上门接人。然而,当校长推开庞众望的家门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破旧的房子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墙壁上糊着泛黄的纸张。家门口的角落里,还堆着一堆分拣好的垃圾。
后来,经过媒体报道,众人才得知了:这个优秀的男孩,不仅家境贫寒,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和下肢瘫痪的母亲。
然而,每次谈及自己的家人时,庞众望都没有丝毫的窘迫,反而是满脸的幸福。
他说:“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是拿不出手的。
我的妈妈那么好,我的姥姥姥爷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并不觉得他们给我丢脸,也不觉得他们有哪一点是不能拿出去讨论的。
相反,我觉得别人应该羡慕我才对。”
短短几句话,听得人热泪盈眶。
要知道,庞众望的家,即便在农村,也算得上穷上加穷的人家:父母患病,全家只能靠着年迈的姥姥、姥爷捡废品的那一点微薄收入来维持温饱。
但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却从未吝啬过金钱。在庞众望6岁那一年,被检查出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立即做手术。
可4万元的手术费,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而言,无异于是天文数字。当时,不少人劝庞众望的父母放弃,母亲却坚持坐着轮椅,领着儿子挨家挨户地借钱,硬是凑足了手术的费用。
后来,为了还钱,全家人更是一起努力:父亲跟着亲戚一起外出打工,母亲没日没夜地做手工活,连姥姥姥爷都更加卖力地去捡废品。
这一切,都被小小的庞众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而他,也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地回报父母。
在家里,他扫地、烧水、收拾房间、照顾母亲……甚至清洗便盆;在学校里,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勤奋,一点点用自己的奖状和证书,装饰了破旧的小屋。
庞众望的父母,不过是中国底层最平凡的父母:没什么文化,身体还都不好,没有余钱给孩子报辅导班,更不可能在人生规划上给孩子出谋划策。
但他们却用最朴实无华的爱,托举着孩子一路向前,滋养出了感恩和上进的孩子。
最终,跟孩子一起,在爱的双向奔赴中,打破了命运的桎枯。
03
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2019年,那个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还在工地上搬砖攒学费的林万东。
他的求学路,是靠着妈妈在工地上搬砖运沙,一点点铺出来的。
所以,他比谁都珍惜学习的机会。并靠着“死磕”的精神,一遍遍背诵、演算,最终考上清华。比如,那个背着“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
他吃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才终于靠着读书走出大山。
可学成后,他却选择回到大山,为那些跟自己一样贫穷的孩子带去爱和希望。再比如,今年高考中,那个取得了652分好成绩的湖南考生钟朋辰。
出分后的第一天,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邀请亲朋好友、办升学宴,而是陪着做清洁工的妈妈一起打扫卫生。他说:
“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帮着妈妈好好干活了。”
看了这些寒门贵子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作家三毛曾说过的一句话:
“人活着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
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仔细想想,那些来自中国底层,没什么文化,也没多少积蓄的父母。他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正是做到了以下两点:心怀感恩,用最深情浓厚的爱,为孩子遮风挡雨;同时,身体力行地教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而那些失败的家庭教育,却往往都忽略了后者。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却独独忘记了培育他们的感恩之心。
到最后,养出了一匹匹不思进取,只想着如何将父母敲骨吸髓的白眼狼。就像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姐姐的自述:
弟弟今年高考,考试前,她鼓励一向成绩不佳的弟弟,只要考上本科,就奖励他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可结果,弟弟只考了301分,距离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还差了一大截。
但姐姐没说什么,还是给他买了手机。
没想到,正当全家人一起帮弟弟研究能上什么学校时,弟弟却只关心电脑的型号。
还理直气壮地要求姐姐给自己买一款6000元的电脑。
姐姐气不打一出来,拒绝了他。
甚至还有一个孩子,因为任性不想上学,任由母亲直直地跪在自己面前。
整整两个多小时,他始终翘着脚,悠然自得地玩手机。
丝毫没有考虑妈妈的感受,还将妈妈的样子拍照发到了朋友圈,配文写着:
“开心每一天。”
一如辽宁省盘锦市前教育局局长魏书生在演讲中说的:
“某个人说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看不见摸不着。
他如果不爱自己父母的话,你说他爱祖国爱人民,100%是骗人的,用不着论证。
人一定要学会,用行动去心疼父母。能承担的家庭责任,从小承担。
一个孩子从小知道心疼你了,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
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心疼父母,那么他怎么可能有自驱力?
在他看来,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提供的,他不愿意为了父母学习,更不愿意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崛起而奋斗。
这样的孩子,只能成为混子,注定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04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
“中国的孩子被给予得太多了,被给予得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所以,作为父母,特别是普通人家的父母,我们始终要铭记这一点: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别忘了教他体谅和关心父母。
一个拥有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忘根、不忘本的孩子,即便暂时落后,终有一天,也能凭借着志气和毅力一飞冲天。
相反,那些只知道索取的孩子,一旦没了父母的羽翼,最终只能自我放弃,并被社会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