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款口罩菌超标,长戴恐烂面伤身(组图)
七彩口罩方便配搭衣着,但需留意口罩质素。消委会最新一期《选择》月刊昨日公布30款一次性彩色口罩测试结果,虽然未发现有害染料,但6款口罩含菌量超出欧盟标準,最严重一款为「CASETiFY」,超标6.33倍。由于口罩动辄佩戴半天甚至全天,长期透过口罩接触细菌,容易引起面部皮肤过敏,对免疫力较弱人士的健康风险较大,上述口罩未达安全标準,涉违反《消费品安全条例》,已转交海关跟进;另外六成被抽查的口罩颗粒过滤效率差过产品声称。消委会促请特区政府加强规管外科口罩,并制订清晰的产品质素指引。海关则表示,若发现抵触法例会采取执法行动。
口罩已成为疫情下市民生活必需品。消委会继2017年及2020年后,再次检测市面口罩,集中研究彩色口罩的质量,今次抽查21款平面及9款立体口罩,平均每个售价1.5元至9.8元,发现全部没有致癌染料。
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谭凤仪解释,愈来愈多人选购色彩缤纷的口罩,在持久的「抗疫战」中增加一点色彩,今次特别测试染料安全性,全部样本均没有检出可致癌的偶氮染料。
CASETiFY含菌量最高
所有样本的保护效力大致理想,细菌过滤效率(BFE)及颗粒过滤效率(PFE)均达95%以上,符合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的一级标準;但当中6款口罩含菌量超标,皆为本地製造口罩,超标1.17倍至6.33倍不等。
谭凤仪指出,上述口罩超出欧盟标準所订的每克细菌菌落总数限量30,含量由65.1至最高超过219.9。含菌量最高的一款,是「CASETiFY」,较标準限量高出6倍,衞生情况令人关注。
若口罩本身衞生情况欠佳,或会引致面部皮肤问题。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嫺表示:「含菌量较高样本,免疫力较弱的人,例如长者、长期病患或孕妇等,要较为小心,除了皮肤问题,因为免疫能力较低加上菌较高,我们见到超出一倍或6倍(含菌量),这类人士需较为小心。」
逾六成颗粒过滤效率名不副实
虽然全部口罩样本的防疫效能达标,但部分的测试结果与产品声称不符。在颗粒过滤效率方面,逾六成(19 款)的效率低于声称,其中以「Facewear by Mask Factory」差异最多,平均值只有95.3%,低于标示的99%。另一款「Medox」平均值得96.06%,低于标示的99%,其个别样本得94.48%。
在细菌过滤效率方面,有一款「Maskology」声称平均值高于99%,但检测结果落在96.7%至97.3%。
黄凤嫺表示,生产商有责任确保产品资料属实,至于上述相关产品是否违反《商品说明条例》,她指已转交海关跟进,会视乎相差程度决定是否涉及刑责,不能一概而论。她又指,「有商户解释,高温及潮湿天气,都会影响(口罩)熔喷布静电流失,因此消费者亦应留意储存环境。」
两款防渗效能表现欠佳
另外,消委会又为口罩进行合成血穿透测试,模拟医护人员进行医护工序时,发生血液或体液飞溅的情况,结果显示两款防渗效能表现欠佳,「Masklab」和「Sunlight」在最低压力测试中,仍有多个样本被合成血穿透。另有4款型号有样本透气程度较为逊色;7款口罩则在耳带断裂拉力测试中,至少有一个样本耳带拉力低于下限要求。
消委会表示,今年首7个月接获253宗涉及口罩投诉,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5%,主要与网购有关,促请特区政府加强规管外科口罩,并制订清晰的产品质素指引。
「CASETiFY」回应指,已透过两间政府认可化验所检测,符合欧盟标準,与消委会结果存在差异,怀疑是极少数批次样本,在包装、运送及储存环境等受污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