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生吃牡蛎了!两人死亡,专家警告:生吃贝类海鲜可致食物中毒(组图)
牡蛎,又称“蚵仔”、“生蚝”,营养丰富,有“海中牛奶”之美称,是西餐厅常见的桌上佳肴。
许多人喜欢挤上柠檬汁,直接从贝壳中啜饮牡蛎,但使用未煮熟的生蚝,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牡蛎生活在沿海水域,在觅食时会直接吸收海水中的细菌。随着夏季海水变暖,更多病毒和细菌在海水中滋长,污染了牡蛎,再被人类食用,病毒和病原体会直接进入人体。牡蛎中包含的细菌包括弧菌、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等。
如果感染弧菌(Vibrio),轻者会感到胃部不适,重者会直接死于感染。感染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会造成细菌入侵并感染血液、皮肤起泡,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保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每年大约有8万人食用生海鲜后中毒,更有高达100人会死于细菌感染。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又有一名男子因吃了一只牡蛎而感染上细菌后,不幸身亡。这是佛州本月因生食牡蛎而死亡的第二人。
事发餐厅的经理加里‧奥莱尔(Gary Oreal)表示,这名男子在其餐馆吃饭的那天,他们提供给顾客的牡蛎多达1200只。奥莱尔说:“他中了十亿分之一的概率,很糟糕。”“我觉得很可怕。”
“牡蛎是危险的食物。我吃了一辈子,并会继续吃下去。但是当你这样做时,你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奥莱尔补充道。
“在过去60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供应了数十亿只牡蛎,我们从来没有遇过像他这样生病的人。”奥莱尔说。
佛罗里达州卫生部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26人感染了弧菌,其中6人在食用了生的贝类、包括牡蛎后死亡。2021年,34人患病中有10人死亡。2020年,36名患病者中有7人死亡。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在网站上警告说,虽然大多数弧菌病例发生在较热的天气中,但全年都有病例报告。CDC说:“含有害细菌的牡蛎在外观、气味甚至味道上,与其它牡蛎没什么不同。”
今年3月份,温哥华海域牡蛎就爆发诺如病毒,一周内有50多人因为吃了生牡蛎后患上了“急性胃肠道疾病”。
感染诺如病毒,一般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呕吐、低烧、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维持12至60小时后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会延续2星期左右。如腹泻厉害,容易发生脱水、休克等症状。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先前就有向公众发出警示,说食用全生或未煮熟贝类有安全风险,建议公众用足够时间烹饪贝类食品。
疾病控制中心说,牡蛎、蛤、蚌和扇贝等贝类可能会在其体内积累肠炎弧菌等细菌,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等病毒,麻痹性贝毒和痢疾性贝毒等毒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中心建议公众食用煮熟的贝类,因为充足的烹煮时间可杀死贝类携带的病毒和细菌,从而降低发生肠胃疾病的风险。
另外,中心还建议公众食用从可靠渠道获得的贝类,分开处理生熟海鲜,并注意刀具、砧板和手的卫生,防止交叉污染。如食用贝类后有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