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她们造黄谣、挑拨离间,只为让父母离婚(组图)
在大部分人眼中,一旦父母离婚,孩子就如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各种心理疾病火速附体。
可现实却与之大相径庭,一群00后认为,只有父母离婚,自己才能脱离苦海。
还有人为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只为挑拨父母的关系。
01
求求你们快点离婚吧
父母离婚,已经成为一部分00后最殷切的心愿。
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未必知道,但搜索引擎却诚实地记录下了一切。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框输入「希望爸妈……」,会发现排名第三的就是「离婚」。
而排名前二的「平安健康」「身体健康」,主要为了是找现成句子发说说。
在各大网络问答平台中,挑拨父母的婚姻关系也早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一些离异夫妻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婚姻关系的终结,全是自家孩子在幕后操盘。
仅在百度知道上,就有超过6800多万条与「离间父母」有关的问题。
采纳率、点赞率最高的答案,当属在父母双方面前,捏造对方的桃色绯闻。
《重庆晨报》曾报道一起魔幻新闻事件。
谢女士最近总是收到一些匿名信,里面写满了丈夫与其它女子有染的内容。
信件当中描述的时间地点,完全符合丈夫每天的行踪,连抽烟的动作都与他平时的习惯一致。
可当她去质问丈夫时,却被对方怒骂一派胡言。
直到她偶然翻看了上高二的女儿的日记,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女儿在暗中密谋。
丈夫出轨的情节是女儿用网络小说改编的,她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父母离婚。
但面对揭穿自己的父母,女儿却只解释了一句「我想活得轻松点。」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江西卫视推出过一档叫《金牌调解》的对话节目,经常会收到一些离异男性的求助。
他们认为自己和妻子离异,都是因为自家的不孝女在从中作梗:
「她给她妈发短信,说我配不上她,催她跟我分开。」
「她妈本来不愿意跟我离,她在中间搬弄是非,说尽坏话,丧尽天良。」
现在,他们选择站在台上揭穿女儿的罪行,只为与前妻化解恩怨,重修旧好。
可每当调解员接通他们女儿的电话,故事却与父亲们口述的大不相同。
他们家暴、出轨、酗酒、对家庭不负责,长期用冷漠回应妻子和女儿的哭诉。
在经历一次次绝望后,女儿们发现只有离婚才是终结痛苦的唯一手段。
这,才是女儿们规劝妈妈离婚的主要原因。
在这些父亲们眼中,身为孩子劝父母离婚,无疑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可却没有几人问过自己,自己在这段婚姻关系中,为家庭成员营造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环境。
以至于女儿要亲自上阵劝导母亲,来终结父母这段不堪的婚姻关系。
而相比之下,这些能成功劝离父母的,还是极少数的「幸运儿」。
现实生活中,多得是深受家庭关系的折磨,却无力逃离的孩子。
02
“我不离婚,都是为你好”
豆瓣有一个名叫「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的讨论小组。
两千多个成员自称「垃圾堆里捡来的」,他们每年的心愿都是父母离婚。
每当有人发帖称,父母终于如自己所愿离婚了,就会有一群人俏皮地跟帖:沾沾喜气。
除此之外,几乎每一篇帖子都充斥着绝望与恐惧……
甚至还有人表示,曾经产生过多次想要一刀剁了出轨父亲的想法。
不这样做的唯一理由是,觉得长大后慢慢折磨他,看他痛苦死去,更解恨。
有一篇高回复帖子「写下你爸妈最无厘头的吵架原因」,记录着小组成员们不堪的家庭生活:
「我爸因为我妈捣蒜没捣好,现在正站在外面骂街呢。」
「我爸每天找鸡,我妈还不跟他离婚。」
「早上起来,我爸看见我妈忘了把菜放冰箱,他把家砸了。」
每一条留言背后,都有一个心碎的孩子在恶劣的家庭关系中苟延残喘。
他们的父母,选择维持这种恶劣关系也不愿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可他们却从未反思过,他们所维护这种完整,究竟是完整的幸福,还是完整的酷刑。
一位姐妹发帖说,自己现在才知道妈妈所谓的「无私」有多「自私」。
当年爸爸不断出轨,年幼的她主动劝妈妈离婚。
可妈妈却告诉她,自己不离婚,都是为了她好,为了不让她将来被丈夫家看不起。
多年来,她一直对妈妈带着莫名的内疚。
直到自己的婚姻也延续了妈妈婚姻的悲剧,她向妈妈吐露离婚的想法,得到的回应却是「为了孩子,再忍忍」。
从那时起,她才开始明白,妈妈所谓的「无私」,是一种对苦难的执着。
在一代代的痛苦循环中,获得一种耶稣受难式的自我感动。
可这种执着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心理问题。
所谓的「为了孩子不离婚」,其实是父母之间懦弱的体现。
担心父母离异,孩子容易在社会上受到歧视,本质上也是自身受这种歧视裹挟的结果。
因为把离婚看作家丑,看作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所以将自身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
尤其是女性,在社会对单亲妈妈、离异女性的污名化之下,她们更加没有勇气结束自己一地鸡毛的婚姻。
索性把自己驱逐进一个名为「伟大母爱」的空壳,用隐忍为自己的后半生镀上一层光环。
03
别再用「为你好」,绑架他们
除了硬着头皮不离婚,还有人选择缓期离婚。
著名脱口秀女演员思文,就曾经调侃过一个社会现象——每年高考后,民政局门口排着离婚长队。
一些父母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互相约定在高考结束之后才能离婚。
在离婚之前,哪怕上一秒还刀锋相见,下一秒孩子回家就要立刻开始扮演恩爱夫妻。
把两人的全部幸福都压在孩子的高考成绩上。
「那要是孩子考不好复读了怎么办?俩人再复婚?」
于是,家庭中就会出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状况——
父母督促孩子学习,告诉他一切都为了他的未来。
心里却琢磨着,爸爸和李阿姨,妈妈和陈叔叔的幸福,可全指望你了。
英国《卫报》曾转引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82%的年龄在14岁到22岁经历过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宁愿父母离婚,而不是复合。
父母常常会高估自己的婚姻状况对孩子的影响,低估孩子对变动的承受能力。
但父母离婚,并不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恶劣的家庭关系才是。
长期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才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更容易恐婚。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研究,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检测率为32%,离婚家庭为30%。和平的家庭是19%。
大部分对婚姻产生恐惧感的人们,都曾身处在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
可他们的真实生活,与「幸福」毫不相干。
父母关系恶劣,却看不见尽头。
每天的生活都在向他们强调,婚姻是一场无法逃离的恐怖片。
反倒是父母离异的孩子,还能尚存些许对婚姻的憧憬,能够接受婚姻存在失败的可能。
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段不美好的关系,是可以通过离婚来与之告别的。
「原生家庭」这个社会学名词,如今常常被无数年轻人所引用。
因为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个看似和睦,实则战火连天的家庭。
明明生活在丧偶式家庭中,却又没资格称得上「单亲」。
明明生活在家暴的恐惧下,却要被家人告诫「家丑不可外扬」。
明明生活在一座冰窖般的家中,却常常被人夸赞「家庭美满」。
他们经历着千奇百怪的痛苦,却只能共用一个「原生家庭」为自己的人生打上封条。
而这一切的苦难,原本可以通过一张离婚证来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