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孙子LS奶奶3分钟视频事件全解析(视频/组图)
本文转载自魔都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几天被很多网友私信到爆……天天要我们说这个事情。老粉自然知道我们的规矩,新粉可能并不清楚,我们简单说一下。
很多事情,可能其他号发了没事,我们的号发了就会出事,这点已经在历史上多次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马赛克全网第一,也不会具体到人物地址等,偏偏和谐的就是我们。、
我们发类似的社会事件有个规矩,二选一:
1、官方发通报。
2、官媒出报道。
没有二选一,很多事情再及时告知我们都不会发,因为极其容易中招,现在网上信息真实度是无法保证的。这个事情昨天官方有个辟谣+媒体报道,虽然不是针对整个过程,但是好歹也算是半个通报,再加上“各种后续”极多,我们曾经写文章感叹过,网络事件官方不第一时间出来把来龙去脉说清楚,结果肯定就是大批的流言蜚语出现,这次也是一样,我们一并说了。
老实讲,我们其实更想说的还是留守儿童问题。
我们看到过N多研究报道指出,留守儿童心理状态非常有问题,普遍自制能力较弱、对生活态度消极、性格偏激,行为易走极端,对留守儿童罪犯调查中发现,37.08%的孩子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关爱,还有32.58%的孩子认为自己缺乏交流。其成长阶段情感的缺失是颇为严重的问题。脆弱、逆反;自卑、孤独;争强好胜、嫉妒;报仇、反社会是留守儿童重要的心理特点,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普遍不佳,容易走极端。
这个事情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大致是一个什么事情……很难总结,网传是奶奶和孙子,我们不知道双方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孙子年纪很难估算,因为农村儿童状态起伏比较大,但是我们认为应该是在10岁以下,6岁以上,感觉6~8岁之间可能性毕竟大。
大家不用等视频,视频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传上来,100%挂。
这个事情起因如何不知道,不知道这个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老人打了好几下他的头,他顿时恼羞成怒,你很难想象那么小的孩子嘴里一直叫着“CNM”,可以想象这个平时生活的环境。
从一开始他的反应就能看出这个孩子:
1、脾气极端暴虐。
2、没有任何家教。
3、不懂得分寸。
从这个老人的动作也可能看出,老人本身不具备任何的教育水平,日常生活中殴打应该不少,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家庭悲剧。
不知道老人手里的棍子是用来打他的还是2人在抢夺这个棍子。
这个孩子一开始对准老人胸口就是几拳,这几拳基本凝结了他全身的力量,很重,这种半大小子的力量已经不可小觑,打到老人胸口砰砰的。
这已经明显呈现出极端的攻击性。
本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容易走极端,刚刚对世界有所接触,心智完全不成熟,极其容易被情绪和周边人引导,监护人倘若再不具备管教的能力,下场是很悲哀的。
而不同的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留守儿童中,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攻击和违纪行为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可能你看到这里,会问,拍视频的是谁?为何不在一开始就阻止?我们提前回答这个问题,通过对事情发生的时候一些拍摄者的手臂、手掌和声音分析判断,拍摄者也是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变声状态,应该比这个孩子大一些,但是依然明显体现出“完全不懂事”的状态,丝毫没有认为接下来的这个行为有多可怕。
什么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卡喉。在胸口被攻击一拳之后,老人想捡起拖鞋继续揍。我们注意,不知道是老人不会说话还是没有说话,全程没有任何的道理说服或者情感教育,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字“打”。
当他看到老人还想拿起拖鞋揍他的时候,他此时已经如同野兽一般,不具备人类的思考和理智,直接上去就是卡喉咙。
从他的用词和语气来听,基本上都是已经接近“拼尽全力”的感觉,呈现出极端愤怒下的失控状态,上去一把卡住了老人的喉咙。
或许这样大的孩子卡一个成年男性的喉咙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男性可以轻易摆脱,因为力量悬殊,但是对于力量已经明显不足的老年人来说就非常的危险了。很快,老人就被他拖到了地上,可以看出,老人连一个半大小子的体重都扛不住。硬生生被拖下来:
一开始,老人尚有余力,还在拿拖鞋打他几下,似乎在老人的想法里,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屈服。
孩子的这个动作其实就是类似摔跤、MMA里面的“锁喉”,因为孩子的力量不够强大到足以用拳头把老人击倒,因此用手臂夹住老人的脖子可以最大程度的发出他的力量。
不管是拍摄者还是孩子,都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有多危险。他在怒吼着使出全身的力气去对抗老人,仿佛老人就是他生平最大的敌人,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理智都已经全部丧失。而拍摄者也完全不知道他这个动作有多危险。
孩子的口中不断的怒骂,类似“叫你再打我,CNM”这样的话。但是老人从头到尾只有不断的打他这个动作。
锁喉大概30秒之后,老人忽然一下子不动了。此时孩子还在使劲怒吼“你们就XX打我”。
此时大孩子终于感觉到好像有点不对劲,老人不动了。于是上前劝阻。
孩子此时在怒吼些什么,我们完全听不懂,似乎是觉得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就要打自己,自己觉得很不爽,现在要报复。
此时距离老人不动已经过于半分钟了,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此时此刻绝对应该不顾一切的上去把孩子和老人分开,哪怕孩子不松手也要采取强制措施分开,然后对老人施救。
但是这位拍摄者双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也管不了你”。此时,全员都呈现出一种极端无知的状态,丝毫不知道此时对老人是极度危险的,显然,这个和教育环境极其有关系,但凡有个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过某些动作比较危险不能做,他们就不至于无知到这个地步。
拍摄者不仅没有上前直接分开,反而像看好戏一样还笑了一声,似乎觉得目前的场景很好玩?
而地上的孩子依然紧紧的卡着老人的脖子在怒骂,说什么你们不讲理之类的话。从他发出的低声嘶吼中可以知道他依然在不断的加力。
这个时候进来了另外一个孩子,好像在劝他,其中话里有提到一句“别把你奶给压死”。
这个时候拍摄者叫着孩子的名字,孩子似乎叫什么“yu哥”?不知道怎么写,而拍摄者所谓的劝阻就是拍拍孩子拉拉孩子。
劝阻的时候说别压她了,不打你了快松手啊,但是小男孩丝毫不松手。
从画面上看,至少旁边还有2个孩子围观,也就是连同拍摄者在内起码有3个人看,没有一个人觉察出孩子的动作有多危险。
但是他们都察觉出老人不对劲了,对孩子说快起来,你把你奶压死喽。
此时,孩子松了手,老人一下子就倒地,可以明显看到老人已经失去知觉,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女性老人进来。
更加荒唐的一幕出现了,这位老人身上还背着一个孩子,进来之后完全没有查看地上老人的情况,或者及时进行施救,而是拿着一根树枝不断的去抽打这个孩子。
一边抽打一边还在说你奶都死了。
我们看到这里心里不知道什么感觉,愤怒?无奈?孩子们完全无知,老人也是极端无知,嘴里说着你奶都死了还不施救还在抽打孩子。
围观的孩子们都退了出去,小男孩被抽哭了。
这个老人足足打了半分钟,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对地下躺着的老人进行任何的施救,似乎此时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孩子惩罚孩子。
这是无知愚昧到什么地步才会有的场面?
现在是2022年,不是1922年。
足足打了半分钟不施救,一直把孩子打趴在地,哭叫着“姥姥我错啦,快起来吧”。
在我们上海,并没有姥姥这种称谓,上海一般把奶奶和外婆分的很清楚,我们询问了一些其他地区的网友,似乎在北方,姥姥就是外婆的意思?还是奶奶?
结合前面其他孩子说的“你奶”,后续来的老人嘴里的“你奶”,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被孩子卡脖子的老人应该就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外婆。
此时,全剧终,谁都不知道后续结局。
很多网友看完都感觉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事发地一直传是某地,但是该地区后续发布声明辟谣了。
媒体报道:
这是我们对事情的初步总结。
接下来回答几个问题,一个是网传的所谓“不良少年”教唆孩子LS奶奶,逼迫拍视频。
而且这几个孩子已经被抓起来了:
大家感觉如何?
没错,这显然是假的,当中的孩子无论是发型颜色还是年纪都与前面说的那个事情完全不符,这是另外一起青少年霸凌打架的案件,因此,这个说法是100%的谣言。
还有这几个人被押解的画面我们就不贴了,浪费时间。
因此衍生的各种说法都是假的。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所谓的孩子父亲道歉。
然后所谓的大伯一锤子把孩子父亲锤了。
大家觉得如何?
很明显,两个事情的身上的季节和衣服都不对,前者明显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而后者这个明显是冬季。因此,这个说法也是假的。
当然,后续还有类似说法很多,我们看到的有:1、摆灵堂,也是假的。
2、贵州荒野。基本上所有的后续我们看到都假!
这个事情目前严格来说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后续,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情况做一个推测。
1、当地通报中的措辞是孙子打奶奶。
看到没有?这是“多部门调查核实”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奶奶真的后续去世了,那么这个说法肯定不一样,而且我们相信发声明的单位应该已经查到了这个事情的发生地。
2、倘若奶奶最后没有生命危险,那么自然就不存在案件通报了,这点大家应该可以想的通。这个年龄的孩子,法律基本上没啥大作用。
3、我们从后续网友提供的一些说法中也验证了上述的观点:
具体的发生地点疑似是SY的mjz,当然这也是传言,具体如何只能等官宣,至于是否有官方通告,我们不得而知。
最后,我们只能说,如果老人能活着是最好的事情。
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已经成为埋伏在全社会的一个“不定时炸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还未成年时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负面因素,他们的童年时代无法拥有正常孩子的家庭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在大量农民工涌入各个地区打工赚钱时,却把孩子的教育抛之脑后,日后长大成人,会有多少犯罪行为产生?这才是真正令人害怕的。
如果简单放任农民工进城打工而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那么祸害的会是更多人,这个问题必须重视起来。
本文转载自魔都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