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去航空枢纽地位,归咎中国"清零"政策(组图)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高层近来不断炮轰中国的“清零”防疫政策,拖累全球航空业复苏,也让为了与北京保持政策一致的香港,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资料图片:国泰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的飞机停在香港国际机场停机坪。
早前曾批评香港防疫政策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沃尔什(Willie Walsh),周三(9月21日)在多哈出席会议期间,再次批评中国的清零政策,重创香港航空业,使香港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根据外媒报道,沃尔什表示,在过去半年,特别是今年夏天,北半球国家已逐步恢复正常生活,旅客对航空服务的需求,比预期还快的速度增长。但按他的观察,中国今年内仍会坚持严格的疫情管控和社交距离政策,担心情况持续到明年,会拖累全球航空业的复苏。他还说,香港的地位已被其他交通枢纽取代,日后也难以失而复得。
2022年9月21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沃尔什(Willie Walsh),在多哈出席会议,再批评中国的清零政策。(路透社)
荣景不再 疫情加速香港机场凋零如废墟
香港的国际交通枢纽地位一落千丈,航空业感受最深刻。从事空服员超过10年的Phillp对本台表示,疫情后,来香港的航班和他的工作量都大幅减少。
Phillp:“机场里面的气氛,在以前当然是好热闹,每个闸口都很忙,我上班到Briefing Room(准备室)时, 根本不会有空的房间,那个时候我一个月只有不到8天在香港,但现在已经没什么空服员上班,我这个月也只有一班到北京的航班,真的是好悲哀。”
他表示,香港的入境检测要求,不停在改变而且非常混乱,也使抵港的空服员和旅客感到心很累,让人有种不想在香港停留的感觉。
经常需要出国工作的香港人金女士表示,在刚结束多国旅程回到香港,看到其他国家的机场已回到疫情前的热闹,反观香港机场,如同废墟冷清。
金女士:“这次是疫情后首次出国,去了几个不同的国家,新加坡机场的人多得不得了,在英国、德国和韩国的机场与香港的机场,实在相差太远。香港机场变成一个废墟一样,那些名店和商店还在,但全都是关门,什么都没了,真的很凋零,跟从前相差太远,为什么一个从前那么繁华的机场,现在会变成这样?”
根据香港机管局公布的数字,2018年香港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达到近43万,总旅客量高达7400万人次,创各项纪录的新高。但经历香港发生“反送中”运动和疫情爆发,2021年全年的总旅客量只有135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只有14万架次。香港机场今年第二季客运量只有近60万人次,比新加坡樟宜机场同期高达730万旅客人次,落后超过11倍,亚洲最繁忙机场的首位,已被新加坡取代。
根据香港机管局公布的数字,香港机场今年第二季客运量只有近60万人次,比新加坡樟宜机场同期高达730万旅客人次,落后超过11倍,亚洲最繁忙机场的首位,已被新加坡取代。(美联社资料图片)
香港机场飞机起降数一度比非洲刚果少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香港机场的旅客量,已下滑至与柬埔寨机场相若,他又说,今年4月时,飞机起降数量更比非洲刚果少。他认同沃尔什的说法,担心香港难以重建失去的航空枢纽优势和网络。
李兆波:“航空枢纽是提供点到点转机服务,但如果客流不足,成本会很高。香港在过去近3年,已失去了枢纽的网络,即使航空公司因为有航权会回来,但重建网络不是朝夕的事,航空公司要时间观察客流量足够,才会再安排航班回来。香港之前太轻敌,现在客流很多都转到新加坡,旅客习惯了到其他地方转机,对香港不是一件好事。”
李兆波表示,金融中心地位依靠人流、物流、资金和资讯流等因素维持,失去航空枢纽,对香港经济造成连锁式的影响,建议香港政府尽快取消所有入境限制,同时为愿意使用香港机场的航空公司,提供特别优惠,例如免停泊费等,才能快速吸收航班和客流回到香港,以挽回失去的枢纽地位。
防疫加《国安法》 外资撤离致香港航空需求大减
时事评论员桑普表示,香港的防疫政策,导致旅客和商务客人大幅减少,但他认为,商务旅客的流失,与香港政治环境变差也有关系。
桑普:“香港的自由在《国安法》实施后已没有,整体社会环境非常低迷,我想现在每一个来香港的外商,在离开香港时都有舒一口气的感觉,有点像我们以前到中国出差,离开时舒口气一样,现在轮到香港,我相信,客流量流失有部分是因为疫情因素,但我觉得,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政治因素。”
桑普相信,即使香港取消防疫政策,在《国安法》和严密的监控下,已撤离的金融精英和外资也不会回来,航空枢纽的地位和香港机场的繁华,难以复返。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