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一藏族女孩患上虫癌,医生开刀一看,肝脏爬满整整2斤的虫子(组图)
2019年,一场长达14个小时的包虫切除手术在北京展开,接受此次手术的是一位来自西藏年仅二十岁的花季少女。手术的执刀医生切开少女的腹腔后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本只有两斤重的肝脏在包虫的侵蚀下竟然肿胀了两倍不止!
花样年华的少女为何会患上被称为“虫癌”的疾病?手术过程是怎样的?手术后的少女是否又恢复了健康呢?
(一)
来自西藏少数民族的女孩刘迪就是此次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刘迪为何会患上这种罕见的“虫癌”还要从她的生活环境里说起。
刘迪
由于西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藏区里的人们大多数都只能依靠养殖牛羊生存。
在西藏简陋的环境下,牧民们家中的牧羊犬等家犬和生活在高山地区的狐狸由于野外的细菌繁多很容易会感染包虫病。
原先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包虫多聚集在被感染动物的小肠处,但是会随着家犬的粪便一同被排出到体外。生活在草原和山川里的动物们并不会像家犬一样在家中固定的地点进行排泄,而是会选择跑到野外随意解决,携带有包虫的排泄物就这样污染了当地的土壤、水源和牧场。
人们在受到过污染的土地上种植粮食来获取食物,那这些食物便极有可能沾染上包虫的虫卵,人类一旦与包虫的虫卵相接触便极有可能通过误食等方式受到感染。
包虫虫卵的生活史
虽然滚烫的沸水是可以消灭细菌的,可是西藏海拔过高,氧气的缺少使得水在高原上受到限制无法沸腾,那么水中的虫卵也就无法被正常杀死。
刘迪从小就生活在当地的畜牧区,在淳朴的民风和粗犷的民族性情的影响下,刘迪与一众藏区人民一样会随手拿起未杀菌的生水就往嘴里灌。
在我们眼中这种行为十分不卫生,可在当地这却是一件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仅如此,刘迪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还会在学校放假时回到家帮助父母放养牛羊,长时间与牲畜的接触使得刘迪患上包虫病的几率提高了许多。
刘迪
刘迪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自己那些不注重卫生的生活习惯将她拉下了深渊,使她后来不得不面临死亡的风险。
在刘迪17岁这年,还在当地高中就读的她逐渐感到身体有些不适,腹部总是隐隐作痛,每当她将自己的状况告诉父母时,刘迪的父母都认为刘迪从小身子骨健康,可能是处在生长期身体有些不适应,应该没什么大碍。
即使腹部时常有疼痛感,可步入高三的刘迪面临着高考这座沉重的大山,在刘迪眼中现在没有什么能比高考来得更加重要,于是身体的不适就没有放在心上。
又过了一些时日,刘迪感到腹部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同时还发现自己的皮肤和眼睛泛黄十分严重,突然感觉到不对劲的刘迪赶紧告知了父母并在他们的陪同下去到了当地的一家小诊所就诊。
腹痛
听完刘迪的描述,又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刘迪她应该是患上了包虫病。得知自己患上了包虫病的刘迪首先感到了十分的诧异,年纪尚轻的自己怎么会感染到包虫呢?随即涌上心头的是说不出的委屈和担忧。
包虫病在藏区等地算得上是常发病,患上包虫病之后成熟的包虫会侵蚀人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最喜欢肝脏,在侵犯肝脏之后包虫也会侵犯肝脏内部的血管和胆管,造成患者皮肤和眼白发黄等症状。
因为一旦患上了这种病不是等死就是需要肝移植,所以包虫病在当地也被称为“虫癌”。西藏的医疗卫生条件显然无法根治这种疾病,当地的诊所医生建议刘迪去到大城市的医院做手术,进行进一步完整的治疗。
问诊
可是高考近在眼前,若此时去做手术那刘迪很可能会错过当年的高考,自己努力奋斗了三年,难道就要因为这个病错过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寒窗苦读吗?
(二)
想到这里,刘迪不顾父母的劝阻,一咬牙便请求当地的医生给自己开具了相关的药品帮她缓解身体的疼痛,她选择再熬一熬,即使忍着病痛她也不能就这样错过高考。
刘迪在心里做好了打算,高考一结束她就跟着父母去北京治病,可刘迪没想到的是,正是她的一拖再拖使得寄生在自己体内的包虫更加地肆无忌惮,甚至侵占了她的大半个肝脏,让病情恶化得十分快速......
肝包虫病影像
刘迪在自己的精神支撑下熬过了高考,按照先前的约定,刘迪的父母在她结束考试后便立即动身带着刘迪直奔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治疗。
北京大医院数不胜数,为何刘迪一家选择了这家医院呢?其实是因为这家医院的院长董家鸿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董家鸿院士为了找到根治包虫病的方法,用十四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并在2009年时推出了完全根治包虫病的医疗方案,官方将董家鸿院士的这个方法在学科上称为了“体外肝切除术”。
相比于传统的肝移植手术,董院士研制的这个方法不仅能够极大降低包虫病患者的死亡率,还能够根治患者的病况,同时手术的费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减少。
医生
在他的这个治疗方案得到推行后每年感染包虫病的患者生存几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部分患者都不再因高昂的手术费放弃治疗,而是遵从医嘱进行手术并且延续了生命。
进入医院后刘迪按照医生的嘱咐首先进行了面诊,紧接着医生快速而又准确地指出刘迪先前患有的包虫病由于长期拖延未进行治疗已经恶化,需要进行CT扫描观测病变情况。
刚拿到刘迪的检测报告,主治医生的神情就变得更加严肃起来,从CT的片子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刘迪左半部分的肝脏已经被包虫侵占,变得异常地肿大。
CT影像
不仅如此,刘迪体内的包虫已经附着在血管中导致血管扩张堵塞,膨胀扩大的血管和附近的组织压迫到了刘迪肝脏内原本健康的胆管,使得刘迪的胆汁无法正常流通,已经影响到了刘迪的肝功能,如果不进行手术那刘迪就只剩下一年的生命。
医生给刘迪下了诊断书后要求刘迪以最快的速度住院并进行手术,在主治医师的催促下刘迪很快就进入了住院部,没曾想还没等刘迪安顿好在医院的事项,一张病危通知书就被送到刘迪父母的手中。
此时刘迪才真正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正在向自己招手,恐惧、害怕和不安都在同一时间涌上刘迪的心中,刘迪以为熬过了高考再把病治好自己就可以奔赴光明的未来,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的坚持竟会使得自己陷于囹圄之中。
感知到刘迪的恐慌后医生在第一时间赶到病房,看到无力地瘫坐在病床上默默流泪的刘迪,主治医师向刘迪说明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术过后刘迪就能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刘迪
听完医生的安抚后刘迪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并表示自己愿意相信医院,也愿意相信医生的能力。那么,刘迪的手术能够成功,迎来自己的新生吗?
(三)
刘迪的手术如约而至,为了使手术万无一失,董家鸿院士亲自担任本次手术主刀医生,做好术前检查后的刘迪躺在了病床上被护士推进了手术间,一场与死神的搏斗即将要展开。
董家鸿院士等一干医生此时已进入了手术室中,他们都身着规整的手术服,戴着手术手套和手术帽站在手术台旁等待手术的开始。
手术中的辅助医生对刘迪进行了全身麻醉后,刘迪很快便怀抱着对生存的渴望进入了梦乡,刘迪只希望等到自己再次苏醒时包虫已被割除,自己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未来。
开始手术
董家鸿院士确认麻醉效果已经完全生效后与身旁的医生传递了一个眼神交流便拿起了手术刀。
董家鸿院士身旁的辅助医生使用工具夹起消毒棉球对刘迪腹腔处的皮肤做了彻底的消毒,随后董家鸿院士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手术经验划开了刘迪的腹部。等到董家鸿院士切开刘迪的腹腔,将刘迪的发生病变的肝脏完全暴露在手术灯下后,众人都惊呆了。
虽然原先已经知晓刘迪的肝脏受到包虫的寄生后过分肿大,可实打实地看到肝脏的受感染情况后还是会被震惊。
一般情况下人体重的肝脏在两斤左右,可刘迪的肝脏竟然重达四斤多,也就是说除了原先肝脏的重量外其余的两斤都是包虫,手术难度之大令众人不禁后背发凉。
手术进行中
依据董家鸿院士研究出的“体外肝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需要先将刘迪病变的肝脏完整地切下,随即将切下的肝脏放到专门布置好的低温操作台上不断地灌注肝脏保养液。
除了这复杂的程序之外,由于人类的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包虫,参与手术的医生们均佩戴了特制的眼镜,与此同时包虫的剥除还无法用机器操作,所以医生们需要逐一地手动剥离寄生虫。
包虫在刘迪的体内筑了巢穴,此时刘迪的肝脏就是一个巨大的病灶,刘迪庞大的病变组织为这次的手术增添了很多难度。
内部影像
董家鸿一手拿着手术钳小心翼翼地翻动刘迪肝脏的一个切面,一边仔细寻找着藏匿在血管中的包虫,发现包虫的踪迹后迅速地将其剥离。
可刘迪的肝脏被侵蚀得实在是太严重了,错综复杂的血管里躲藏着数不清的包虫,本着要完全将寄生虫摘干净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的想法,手术室里的医生们一直在暗中忍耐着疲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守在手术台旁的医生们仿佛感觉不到疲惫一般持续地与死神赛跑,用尽浑身解数拯救刘迪年轻的生命。
终于,在医生们不懈的努力下刘迪肝脏内的包虫全部都被摘除了,医生们完全切除了刘迪体内的病灶,可此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多小时,而手术只是进行了一半。
剥离包虫就用了四个多小时
本场手术的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将刘迪的肝脏移植回她的体内,再接着把被包虫破坏掉的腔静脉重新搭建起来。
从董家鸿院士下刀那一刻起直到他走出手术室,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四个小时,手术期间医生们都在手术室内不吃不喝艰苦奋斗,只是为了能够多救治一个患者。
董家鸿院士走出刘迪的手术室后并没有直接离开医院回到家中休息,而是脱下先前的手术服,进行了一系列杀菌消毒程序后迈入了下一个手术室。
董家鸿院士
对于刘迪来说这场手术结束就是真正地结束了,可对于像董家鸿这样的医护人员来说,刘迪的手术顺利完成只是意味着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
无论是医者的专业知识还是他们对待患者负责的态度,以及对于这份职业的坚持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戴的,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免于各种疾病的折磨,也正是因为他们,患者才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经历过十几个小时的手术过后,尚且处在昏迷中的刘迪被推回到了病房中,刘迪的父母看着刘迪逐渐红润的面孔终于放下了心中悬着的大石头。
麻药劲儿过后刘迪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望着熟悉的病房和床边父母关心的面孔,她知道自己的手术成功了,自己能够奔赴那个一直幻想着的光明未来了。
手术过后的三个小时,刘迪就可以下床行走了,在父母的协助下刘迪恢复地很快,很快就到了刘迪出院的日子。
刘迪和父母都明白,如果没有董家鸿院士和一众医生的照料,刘迪是无法痊愈的,所以在正是出院之前他们想要对医生们表达谢意。
秉持着崇高的敬意,刘迪跟在父母身后进入了董家鸿院士的办公室,并向办公室里的医生们一一献上了在藏区人民心目中象征着最高敬意的白色哈达,随后对各位医师深深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