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为何痛风越来越多?权威发布:4种食物尽量别吃,尽早撤下餐桌(组图)
痛风痛起来有多痛?痛风,俗称"白虎历节",意思是就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
@CSOnline:大学毕业后有半年空档期,自己住也不做饭,没喝过白开水,各种含糖饮料,顿顿外卖吃肉,半年下来痛风了,痛风真的生不如死。
@Zhengyan_Ye:家族痛风,我外公的痛风结石长满了手足关节,最后大拇指截肢,全部是白色的痛风结石。后期结石会长到内脏器官,我外公后来肾衰竭走的。
@鱼蛋与毛肚:想起了之前收治的一个病人,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痛风石,有些已经破溃流出白色的液体,那真的是工作以来颠覆了我对痛风的认知。
一、痛风越来越多,主要有4个帮凶
痛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中指出,我国高尿酸血症病患人数高达1.77亿人,痛风患者达到1466万人,现高尿酸血症也成为了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很多人错认为痛风只是饮食不当导致的,但实际上,痛风的源头是尿酸。尿酸可以自身代谢或者从食物中分解,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就容易升高血尿酸水平。
一方面,若体内嘌呤代谢酶缺陷,就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加,而高嘌呤饮食也会增加尿酸值,此时痛风风险就大。
另一方面,若长期应用利尿药等药物,可影响肾脏并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继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内容,诱导痛风急性发作的原因可能是这些:
首先男性第二大(22.9%),女性第一大(27%)痛风诱因是高嘌呤饮食。
男性痛风患者里最主要的诱因(25.5%)是喝酒,尤其是啤酒更容易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关节部位受凉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并导致尿酸在关节处沉积,这在女性痛风患者中更为明显,属于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大诱因。
无论男性或女性痛风患者,剧烈运动,经常劳累都是诱发痛风的第三大诱因。除了这三大诱因之外,痛风发作还与情绪过度起伏、外伤和感染、服用升高尿酸的药物等等有关。
二、不想痛风,4种食物还是少吃的好
对于痛风患者,除了药物控制以外,优化生活管理方式也很重要,来自奥地利风湿病和康复学会的研究人员,更新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营养和生活方式推荐》,提出这4种食物应该避免或者限制摄入。
1,红肉、内脏和香肠制品
红肉、内脏与香肠都会带来更高的痛风风险,所以建议减少这几类食物的食用频率,一般每周两次且少量食用。
2,海鲜
特别是贻贝以及甲壳类海鲜,容易升高尿酸而增加痛风风险,生活中最好少吃,不过大多数鱼类除外,每周吃1-2次鱼类还是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
3,饮酒
酒精的摄入不断增加,痛风的风险也随之变高,其中啤酒与痛风的关联最密切,其次就是烈酒,风险最小的是葡萄酒。不仅如此,饮酒对身体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柳叶刀》已经明确指出,最佳的饮酒量就是0。
4,含糖软饮料、果汁和高果糖食品
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含糖食品和饮料,但这些饮料如果添加了果糖,则最好不再饮用。果糖会增加血尿酸值,增加痛风的发生率,因此最好少吃富含果糖的食品。
三、尿酸高有什么表现?尿酸控制在这个数,减少痛风发作
尿酸高,不一定有不适的症状出现,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手指、脚趾关节红肿痛,深色尿液且浑浊,下肢出现水肿以及频繁口干的症状。
尿酸长期维持高水平,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那尿酸最好控制在多少呢?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风湿病学》杂志中的研究,实验对象为71名新西兰人和517名英国诺丁汉人,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随机降尿酸实验,将第6、9和12个月时尿酸浓度低于360μmol/L的患者列为血清尿酸应答者。
结果发现,在343例血清尿酸应答者中,有91例有痛风发作,占比27%。而在245例血清尿酸无应答者,有156例痛风发作,占比64%。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如果可以将血清尿酸值持续控制在360μmol/L以下,那么有效降低后续一年时间里痛风发作的风险,也可以减少发作的次数。因此建议大众,无论有无痛风的症状,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降尿酸,试试3个办法
我国《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推荐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调节饮食、加强锻炼以及控制体重等。
1、调节饮食
除了需要避开上面提到的的高嘌呤食物外,也鼓励多多摄入这些有利于控制尿酸的食物,比如乳制品、蛋、新鲜果蔬、咖啡,以及水。
2、规律锻炼
鼓励坚持进行有氧运动,每周运动最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注意量力而行,不要剧烈运动。运动时的心率在(220-年龄)×(50%~70%)范围内。还可以配合肌肉抗阻训练,“管住嘴,迈开腿”更有利于长期管理尿酸水平。
3、控制体重
肥胖不仅影响外在,也会增加痛风风险,建议肥胖群体要积极减肥,尽量将BMI控制在18.5至23.9kg/m2这个正常范围内。
痛风发作起来真是难以言喻的痛,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生活,不给痛风找上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