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为了查尔斯“送蛋糕”真是不择手段(组图)
最近,激进环保组织“Just Stop Oil”名声大噪,欧洲分支机构们都在出圈的路上越走越远,让多国的名画藏馆瑟瑟发抖的他们,终于在10月27日,还是对约翰内斯·维米尔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下手了。
3名身穿标有“Just Stop Oil”字样的T恤的环保人士,来到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宫,试图通过泼番茄汤的方式破坏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可能是受到此前网友的严厉批评,这次的破坏行为中,一人先将头粘在被玻璃覆盖保护的画作上,另一个人再把一罐番茄汤倒在了他身上。
前段时间,英国战队的“Just Stop Oil”在10月24日,还搞了一个大单,瞄准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蜡“送蛋糕”,这一送着实让他们在全世界“一扔成名”,一语双关的“It’s a piece of cake”——讽刺当局政府,也开始在环保去流行。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自己的官网上每天用日记更新的方式告诉你——活动规模还会更大。仅仅在10月的日记更新,每天至少在英国一个地点活动,像23日模仿著名的艾比路十字路口,22日在伊斯灵顿道路上要求“停止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静坐,27日,伦敦大厦静坐,28日,为高端珠宝商喷涂橙色油漆,还有今年2月向鲍里斯发出“最后通牒”,3月两名学生在伦敦三所大学墙体外部喷漆的行为等。
但是这些行为好像并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实质的重视,在10月初前首相特拉斯和环保组织之间的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在特拉斯当时上任的时候首次党内演讲,被环保活动人士打断讲话,并举起印有“谁投票支持这个?”的标语横幅进行谴责。
之后虽然为应对能源紧张问题,特拉斯宣布取消北海油气的开采限制,新增100多个开采许可,扩大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是依然没有得到环保组织们的原谅。
环保组织“Just Stop Oil(停止开采石油)在24日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表示他们将继续采取行动抵制英国政府颁发100多个石油勘探许可证的计划,并且抗议英国政府未能履行帮助人们解决飙升的能源账单的承诺。
但是对于扔蛋糕的行为让很多之前支持环保的民众开始动摇,毕竟在英国民众的心中查尔斯是一直都支持环保的,对他们针对查尔斯蜡像“送蛋糕”的行为表示无法理解。当然,最后这些环保激进分子都被英国警察逮捕了。
吭名画,倒牛奶这届环保组织太硬核
继10月14日,英国的环保组织成员向梵高的《向日葵》送上番茄汤罐头之后,世界的名画圈都变得岌岌可危,10月23日,德国环保组织“最后一代”(Letzte Generation)成员进入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在莫奈的名画《干草堆》上泼了土豆泥,虽然由于这幅画是用玻璃密封的,土豆泥没有对画作本身造成任何损坏,但是还是让很多所谓的“环保人士”变得兴奋,同时,也让欧洲画廊变成环保人士热议的抗议地点。
其实对名画下手的事情,今年5月就在法国卢浮宫上演过,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画像遭到了一名男子的蛋糕“袭击”,6月30日,同样是“Just Stop Oil”环保组织,也是直接进入伦敦一家美术馆,用胶水把手粘在了梵高名画《桃花源》的画框上,但是当时还没有实质的对名画下手,但是之后的环保风暴革命,还是真正的着手在名画身上。
除了名画,欧洲的环保组织还会通过倒牛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10月15日,英国素食主义者组织“动物反抗(Animal Rebellion)”的抗议者们,开始在英国各地商店内的地面、柜台和商品上倒牛奶,还对购买牛奶的进行阻止,以此抗议乳制品行业对气候的影响。
“动物反抗(Animal Rebellion)”环保组织算是真的很喜欢白色的主题的组织之一了,在牛奶行动之前,9月7日,英国伦敦的议会大厦外墙就被他们泼白漆。9月11日,在伍斯特郡的穆勒怀斯曼乳业门口进行抗议,并翻越护栏破坏了厂区中运送乳制品卡车的轮胎。
欧洲环保组织为什么这么极端?
这还是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欧洲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加上人文普及率增加,从关注纯物质注意,到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转变,比较大的推动是政治的参与,当绿色政治成为更多党派之间的吹捧之后,一些欧洲国家政府开始进行绿色革命,让以绿色政治为目标追求的绿党在欧洲普遍对欧洲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应景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生态环境退化,导致一贯具有较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政治传统的欧洲,近年来又兴起新一波强劲的绿色浪潮,这股浪潮不仅仅在政治上开始扬帆,还直接刮到了民众的各行各业。
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环保领域先锋的欧洲,它是如何环保的?
这个还真的有点“生意经”的办法,2005年欧某建立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31个国家参与其中,把涵盖了欧盟高耗能高碳排放的45%产业和单位收录进来,包括化工厂和电厂,如果想排放二氧化碳,就要从碳交易市场中购买指标。这个的效果是推动企业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进行环保改革,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在操作中,环保、古迹、官僚等都成为很多环保项目推进的障碍。自欧盟2018年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以来,沾边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项目就变成投资热门,欧盟开启的环保生意,却带了很多让人不理解的操作。
因为《京都议定书》在内等国际气候条约中规定,木材燃料在某些条件下被视为“可再生能源”,理由是森林的可再生性。所以一些带着ESG光环的欧洲企业利用这个漏洞,用木材燃料替代过去的煤炭,以满足碳排放要求。加上碳排放交易还以碳信用额的形式发放补贴,鼓励当地企业转向燃烧木材,这看似在环保的行为,其实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开采森林资源。
一个冬天让欧洲多国主动放弃环保
一直用环保评价来作为批评资本的欧洲人,今年好像有点反常。当面对冬季的寒冷,俄乌冲突,北溪1号事件,不得不让很多欧洲人为了过冬而弯腰。首先官宣退场的是德国,今年7月,德国修改法律草案,取消其中涉及的"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获得下议院获得通过。这意味着为了工业不停摆,德国还是重启了煤炭政策。
之后其他欧洲国家也跟随脚步,8月底,丹麦政府宣布也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也正在寻找替代能源,并加大煤炭供应。今年6月份,奥地利政府就表示,将重启奥地利南部一座已经被关闭的燃煤发电厂。要知道奥地利是欧洲第二个完全淘汰煤炭发电的欧洲国家,但如今面对寒冷但冬天还是决定重启煤炭时代。
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法国宣布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因为和《巴黎协定》目标不符合,此前西班牙和荷兰也已经推出,但是过冬的能源问题还是没有能马上解决。
英国也在今年3月的时候,前首相鲍里斯还特意飞去访问阿联酋和沙特,试图说服两个国家增加其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量,争取结束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的同时确保英国民众可以过一个暖冬。
虽然英国自己的北海生产大量天然气,但因为环保组织的干预被叫停之后,依赖从挪威进口的天然气以及通过比利时和荷兰的互连线进口天然气成为英国的另外一个选择。但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英国冬天,这不是长远的办法。
环保闹剧如何收场?
看似他们做出举动是为了警醒世人,气候灾难已经来临。其实只能说是,说得多做得少的结果。有时间用这样的激进方式呼吁,破坏方式呼吁,还不如真真切切的去做点儿为环保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每个环保组织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的帮助,应该不会有任何的捐赠者希望自己的钱是用在购买这些泼向名画的油漆吧?
用艺术价值去警示人们环境保护的价值,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逻辑,甚至会让世人会开始恐慌环保可能会带来的结果是没有艺术。
泼出去的番茄汁其实也和石油隐形挂钩,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人类还不能100%的去石油化,环保人士只是一味的追捧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忽略了他们存在的弊端,更是忽略了目前还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欧洲的环保者更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离开的工业其实是搬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进行,是站着来呼吁简单?还是埋头实际解决简单?很多人会选择前者,这也是很多人可以轻松的站队,充人数。
其实没有人会拒绝真环保,但一定会选择不跟随伪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