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深耕幼教者培训 — 记家庭日托服务40周年(图)
生活在澳洲的华人,如今可以选择各种贴合自己需要的托儿服务,但40多年前却并非如此,想要华人办的家庭日托更是不可能。
最近,笔者与友人见面时,听她谈起不久前参加华人服务社家庭日托服务40周年的庆祝活动。
她表示:“我们都是在服务社注册,开办自己的家庭托儿服务的幼教者,平时大家都很忙,难得能欢聚一堂。今年的庆祝主题是多元文化,于是众参与者无论大人小孩都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别具风情。”
(图: 华人服务社家庭日托服务40周年庆祝活动的大合影)
“活动在孩子们清脆的澳洲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并用短片展示了服务社家庭日托40年的发展历程,随后到场的嘉宾们分别发言,都对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褒奖和肯定。两位幼教者代表的发言传达了我们的心声,在服务社的协助和培训下,开设并经营家庭日托,让我们在澳洲找到了归属感和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非常感恩与感谢。我们一些服务超过五年和十年的幼教者,还荣获『长期服务奖』,接过证书的那一刻,真是喜上眉梢。”
“歌舞表演穿插于致辞和颁奖中,还有幸运抽奖和最佳着装奖,丰厚的礼品让大家惊喜不已。此外,一起切生日蛋糕并享用精致的午餐,让我度过了开心且难忘的庆祝时光。”
为多了解服务社家庭日托这40年的历程,笔者特访了前高级行政主管梁嫒媈,作为亲历者,她饱含感情地说:“我常听老友潘南弘回忆,在1983年3月政府开始资助服务社发展华裔家庭日托服务,临时借用侨青社的办公室,服务社聘请了两位半职的工作人员,她们是服务社最早的家庭日托服务协调员。那时服务社不是主流服务机构,家长们是拿不到托儿津贴的,尽管如此,申请服务的家长们仍络绎不绝。”
“1997年,在我刚入职不久,就遇上了政府要把我们培训的幼教者,转入市政府所办的家庭日托服务机构。她们反应强烈,直言『怎么能把我们从娘家赶走!』直至得到南弘的确认,知道以后还有机会再回来,大家才同意。『娘家』这个称呼让我特别感动,一家机构与合作者之间的联系和亲近,可见一斑。令人高兴的是,政府部门对转去主流的幼教者服务评价非常好,肯定服务社所作出的努力。”
“2007年迎来了家庭日托服务市场开放,服务社获政府批准,成为认可的『核准日托服务机构』,这意味着家长们使用在服务社注册的家庭日托服务,可以得到托儿津贴的补助。但这时只有早年留下来的两位幼教者,一切从零开始,而我们从未放弃,幼教者数量稳步增加,最好的时候有超过50位。”
40年弹指一挥间,幼教者们用逝去的青春托起了孩子们人生起步的未来。而服务社家庭日托服务经过千锤百炼,如今昂首阔步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