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不再 港媒称健康码等监控工具应退场(图)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公布形同放弃“动态清零”的优化防疫新10条后,港媒分析,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场所码等各种疫情期间用来监控民众出行的大数据管理工具也应退场,并应由国家层面制定退场机制。
据中央社今天引述港媒称,中国不再清零,健康码等监控工具应退场。优化防疫新10条中规定,除进入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外,其他地方不需再查验健康码。
据港媒香港01消息,健康码等各种防控码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大数据管理工具,在内地各个省市有不同名称,如在北京叫“健康码”,在重庆叫“渝康码”、在上海叫“随申码”等等,虽然未经法定程序便推行,但本质上仍然是民众对国家的权利让渡,在法律上属于临时性授权,允许国家在危机状态下透过收集、分析公民讯息进行疫情防控,其使用应严格遵循特定程序与防疫目的需要。
分析指出,虽然这些大数据工具确实有防疫效果,不过也曾被滥用,透过违法赋码或滥用弹窗等限制民众流动,变成维稳工具和电子镣铐,严重损害政府威信及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这些大数据管理工具变相授权各地防疫部门及商业机构在全国范围采集民众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出行轨迹、到访场合等讯息,“这是当下最完整、最精准的个人讯息数据,涉及到14亿人的隐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些数据一旦流入黑市、被骇客窃取,或被违法商业交易,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对公民个人财产安全、讯息安全及更广泛的国家安全等,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如今年7月河南多间村镇银行爆雷,几十万存户近400亿元人民币存款被骗取,河南当局将存户的健康码变成“红码”,限制他们上访,引发舆论譁然。
据该报道引述分析认为,随着“动态清零”结束,健康码等的历史价值已经基本完成,继续使用这些工具收集公民讯息的合法条件已经消失。国家层面应该尽快推出有关大数据工具的退场机制,明确要求各地方及所有商业机构在限期内停用,并从储存工具中删除之前收集的相关讯息。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