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突然从清零转向开放? 覆盘过去一个多月的变化(组图)
过去一个多月,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转变,超出许多人的想象。从最初严格坚持「动态清零」,各地竞相采取严防死守的防疫策略,到突然放开,各地竞相放松管控,感染人数急剧增加,有可能在一个月内达到第一波峰值,变化之快,让人感叹。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因素造成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突然转变?
在11月初,那会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刚结束没多久,整个内地社会的防疫政策还十分严格,具有官方背景的媒体和专家还反覆重申坚持「动态清零」。但纵使如此,早在二十大召开前,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曾预测过二十大结束后中国会迎来调整防疫政策的关键节点和契机。
2022年4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处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准备。(视觉中国)
比如,9月初笔者在《从成都静默说起:二十大会是优化防疫政策的时间窗口吗》一文中写过,「新的情势下,中国内地已经到了防疫政策需要进行更大力度优化和调整的时候,相应准备工作,尤其是疫苗普及(重点是老年人疫苗接种)、药物研发和储备、分级诊疗、病床数量、居家隔离流程等,需要珍惜目前的宝贵时间窗口,加速准备」,「从时间窗口来说,希望早则中共二十大结束,迟则明年『两会』前后,内地能及时优化防疫政策」。
9月下旬,笔者又在《春江水暖鸭先知香港澳门最新防疫变化预示什么?》一文中认为,「中国内地经过三年的严格防疫在保护绝大多数国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将病毒熬到毒性明显减弱、疫苗逐渐普及的当下,具备条件适时调整防疫政策」,「春江水暖鸭先知,香港和澳门的最新变化或许说明北京对于疫情形势的研判出现变化」,「这可能意味着在适当时候,比如二十大结束后,北京将调整防疫政策」。
2022年4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联勤村村民陆续从隔离点回家。在村口,工作人员逐一为返回的村民登记并发放居家监测须知。(新华社)
在二十大召开前后,许多人都有与笔者类似的观点,哪怕当时内地不少地方都盛行过度防疫。究其根源,是因为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权衡利弊得失,而非陷入某种执念或者意识形态。
三年前中国内地之所以作出武汉封城的决定,采取清零政策,是因为那时候病毒毒性较重但传播力相对不强,故可以通过长痛不如短痛的方式来清零,继而恢复经济发展。但随着三年后病毒毒性明显减弱但传播力比较强,疫苗已经普及,清零政策的成本越来越大(妨碍非新冠病人及时就医、影响民众正常生活、严重冲击经济发展)时,防疫政策便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
研究显示,武汉封城减少了80%的国际传播。(AP)
果不其然,11月11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后,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二十条防疫措施,大幅强化科学精准防疫,减少隔离时间和封控人员,促进人员往来和国际交流。二十条防疫措施可以说是过去三年中国内地防疫的一次重要调整和转折点,为人们带来走出疫情的希望。
二十条防疫措施公布后,起初包括石家庄在内的多个城市表态会落实下去。当时据《中国新闻周刊》在《优化防控二十条发布,专家预测管控的人员「至少会减少一半」》一文中的报道,「受访的数据专家大概做了个估算,这次调整之后,总体而言,疫情管控的人员规模『至少会减少一半』」。但让许多人未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本被不少人认为打响第一枪的石家庄又转而大幅收紧防控措施,许多地方都出现公然违反二十条防疫措施和早前国务院卫健委「九不准」的一刀切、层层加码现象,防疫风向突然急转直下,一时之间,让相当数量的民众感到困惑。
2021年6月3日,广州,越秀区青年志愿者队伍支援荔湾区广船鹤园小区防疫和物质派送工作。(人民视觉)
在此形势下,11月24日,乌鲁木齐一住宅楼火灾事故,更是点燃了许多民众积压许久的对防疫层层加码、一刀切的不满情绪。尽管乌鲁木齐当地官方否认火灾事故与过度防疫有关,但当时包括乌鲁木齐在内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塔西佗陷阱。
紧接着,从11月26日有地方开始悼念乌鲁木齐火灾遇难者开始,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对层层加码、一刀切的示威和抗议,不少小区居民都通过引用国务院的二十条防疫措施和「九不准」成功解封小区。这场示威和抗议说明相当比例的民众对于过度防疫的忍耐已经接近临界点,转变防疫策略已经迫在眉睫。同样是在那几天,除了有许多公开的自媒体呼吁调整防疫政策之外,依据中国政治社会的既有经验,应该有不少专家、学者、智库、内参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决策层建言。
关于这件事,最近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与法国外交记者协会交流实录可以提供一种注解。
12月7日,卢沙野大使回答关于11月下旬那场示威的问题时表示:「中国政府于11月11日出台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来放宽『动态清零』政策。遗憾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并未完全理解中央政府的意图,地方政府在看到新冠感染数字迅速攀升后感到手足无措,又回到依靠老办法来控制疫情的老路上来,这就让老百姓感到不满。各地的老百姓质问,中央政府是要放松疫情管控,为什么你们还要加码?这是导致街头游行的真正原因。」外界对于这个回答有不同解读,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那场游行示威可能是促使中国加速放开的导火索。
11月27日,北京,一名示威者举起标语,悼念乌鲁木齐火灾的遇难者。(美联社)
11月30日,在本轮疫情中感染者数量较多的广州市率先根据国务院的二十条防疫措施,宣布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围挡陆续被拆除,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分别在不同场合提及奥密克戎变异株致命性减弱。进入12月后,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上海、武汉等大城市陆续放松管控措施,比如不再「一人阳性,全楼封控」,进入部分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防疫措施,进一步大幅放开。自此之后,阳性人员可以居家,不再开展落地检,除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覆盘过去一个多月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变化,可以发现病毒毒性明显减弱但传播力太强、疫苗普及和经济民生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促使中国内地放开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会在二十大之前预测二十大后中国防疫会放开。但之所以过去两周中国放开的速度突然加快,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或许与那场示威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