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苗是好疫苗,但不能拯救中国疫情(图)
在中国疫情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美国近来多次表态愿意向中国提供疫苗,这背后的政治斗争叙事过于宏大,普通中国民众最为关心的是美国疫苗到底能不能拯救中国疫情。
从大批内地游客近来专程到澳门接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看,不少人相信美国疫苗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但这仅仅是个人选择。中国有14亿人,中国政府迟迟不批准美国疫苗,除了政治方面的考虑,还有着无法短时间内克服的现实难题。
成本问题
从成本来讲,美国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所要求的储存条件非常苛刻。辉瑞疫苗在2摄氏度到8摄氏度只可以存储5天,零下80度到零下60度可以存储6个月。莫德纳疫苗在2摄氏度到8摄氏度可以存储30天,在零下80度到零下60度可以存储6个月。
中国的国土纵深、人口数量都决定了如果大规模使用美国疫苗,需要临时构建庞大的施打疫苗的冷冻设施,这并不现实。中国目前产的康希诺疫苗、国药疫苗、科兴疫苗,存储条件均为常态下的2摄氏度到8摄氏度,和已有的狂犬疫苗、甲肝疫苗的储存条件一样,使用这些疫苗本质上并不会大幅度增加成本。
中国自身也进行了mRNA疫苗的研发,今年9月已经在印尼紧急投入使用的中国产mRNA疫苗,可以在2-8摄氏度下储存,可以在常规冷链条件下储运,临用前无需解冻。从性价比来看,中国与其花费更大成本使用美国疫苗,当然希望条件成熟时使用无需增加更多成本的中国产的mRNA疫苗。对于医疗卫生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的发展中大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疫苗可获得性
美国疫苗已经被广泛使用,被不少医学界人士认为更加先进,保护率更高,似乎中国政府很不应该舍弃如此优越的好东西。事实上用与不用,并不简单取决于好不好,更重要的是适合不适合。
如果有空间选择更好的疫苗,没有哪个国家会退而求其次选择防护效果低的疫苗。过去三年,各国抢购疫苗的现象层出不求,不管何种疫苗能够抢到手都相当不容易。中国疫苗之所以在广大的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获得使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性价比。这是一种市场选择行为。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可以选择的疫苗,这是基本的逻辑。质问中国为什么不用美国疫苗,更像是何不食肉糜一样的傻瓜问题。
在疫情蔓延形势以日计算的当下,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疫苗保护屏障,能够做的是沿着既有铺垫好的渠道快速推进疫苗普及率,而不是另起炉灶为了打美国疫苗大费周章。
社会稳定是红线
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大国,在其长期历史时期一条非常重要的治理经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被认为更为有效的美国疫苗走进中国市场,是否会引发争相抢打的社会乱象,也是未知数。从这一点看,很难说不引进美国疫苗就是不负责任。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是否引入美国疫苗,要看时机是否成熟,后果是否可控。
中国产的mRNA疫苗2022年9月已经在印尼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技术上已经成熟,但是何时在中国国内投入使用,同样需要经过更加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不是中国不批美国的mRNA疫苗,而是整个中国社会并没有开始投入使用任何mRNA疫苗。
中国不会单纯出于政治目的不批准美国疫苗。待中国mRNA疫苗可以大规模量产,市场平衡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可以兼顾时,是否批准美国疫苗就不会是问题了。
美国愿意提供疫苗,相信中国愿意将此视为支援的善意,但也要考虑这种善意中国能不能消化,有没有条件接住。中国人口是14.1亿,美国人口是3.3亿。假如中国要用美国疫苗,美国能供应14亿人使用美国疫苗?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疫苗,那么少量疫苗不过是引发社会不安的炸药包而已。
不能仅从美国的善意没有落地,就推断中国有对抗美国的恶意,美国也有可能只是为了打舆论战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