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2年人口总量减少,为60年代初以来首次(图)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最新的数据再度引发疑问:中国是否已失去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并让位于印度?
北京方面已经承认中国面临的人口挑战,但此前曾预计人口增长将持续到2030年。
在经历多年的出生人口下降后,中国总人口数开始减少,由此形成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对长期稳居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的现实。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2022年人口数从2021年的14.13亿下降至14.12亿。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大跃进”运动后中国遭遇大饥荒以来首次人口下降。
周二数据显示,去年出生人口从2021年的1,062万降至956万。2022年人口出生率(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降至6.77,2021年为7.52。
这些数据再度引发疑问:中国是否已失去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并让位于印度?印度目前约有14亿人口,并且仍在增长。
联合国的预测凸显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状况差异。据联合国预计,中国2023年出生人口将略超过1,000万,而印度将有大约2,300万婴儿出生。这一去年7月份发布的预测显示,印度将在今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减少的根源在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在废除了长达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出生人口曾在2016年短暂上升,但此后逐年减少,并在新冠疫情期间进一步下降。
中国政府在去年大部分时间实施的新冠防疫措施影响了国内经济,让年轻人对结婚生子愈发踌躇。
近年来与出生人口不相上下的死亡人口数字从2021年的1,014万增加至2022年的1,041万。去年年底,在中国政府放弃动态清零政策后,中国新冠感染病例激增。
中国政府越来越难以说服年轻人多生孩子。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上周末通报,自去年12月初政府取消大部分动态清零防疫措施以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已接近六万例。在公布这一数字前,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内的公共卫生专家纷纷指责中国未公布准确的疫情死亡数字。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承认在人口问题上面临挑战,但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蓝图中,中国预测其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但一个更悲观的现实却逐步显现出来。去年,中国政府官员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或更早开始下降。2022年下半年,许多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当年人口将减少。
中国更为严峻的人口形势(特别是与印度相比)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
印度智库Takshashila Institution的印太研究项目负责人Manoj Kewalramani说,印度拥有更年轻的劳动力和人口结构,便于其吸引投资并建立更强大的消费市场。他说:“不会有太多老年人购买新车、新装备和新房子。”但他指出,拥有大量年轻人口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压力一直较大。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科学家易富贤说,在中国政府试图从控制疫情转向恢复经济之际,人口萎缩意味着房地产需求减弱,而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他说,有人期待中国经济能在“动态清零”政策结束后强劲复苏,这种预期可能过于乐观了。
中国政府越来越难以劝说年轻人多生孩子,以支撑迅速老龄化的人口。目前每五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年龄在60岁或以上。
自2021年中国允许生三胎以来,地方政府尝试了各种方法鼓励生育,包括现金奖励和延长产假。为促进成婚,地方政府组织相亲活动,并试图遏制高嫁妆或彩礼。
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大都市深圳为了鼓励生育也在上周出台新政策,拟向当地居民发放最高人民币1万元(约合1,484美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和每年最高人民币3,000元的育儿补贴,直到子女满三周岁。
去年中国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
但这些措施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结婚登记数量继在2021年大幅下降后,在2022年前九个月继续走低。
而育龄妇女人口减少等基本因素以及疫情防控的影响也加速了人口减少。
近年来,随着出生人口和结婚率下滑,中国政府开始强调妇女在养育子女和照顾老人方面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有更多年轻女性拒绝接受中国政府和老辈人宣扬的传统家庭价值观。
这位西安人说:“只要我们的社会仍对女性这么不公,我就不结婚,不生育。”
去年11月底,中国爆发了针对动态清零政策的全国性抗议活动,她也参与其中。她说,在中国许多地方发生一连串引人注目的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后,她和她的朋友们开始发声。这些事件中包括一名被拐卖的妇女被铁链锁在破屋里的视频,在去年年初引发了全国公愤。
中国最近修订了一部妇女权益保障法,引入了针对女性遭受性骚扰和职场歧视的保障措施,但也提出一系列女性应当遵守的道德标准,包括“尊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