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乞丐们纷纷在网上直播乞讨,为扮可怜故意滚泥巴还往头上扣水盆(组图)
话说,由于互联网的冲击,各行各业纷纷转型数字化,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但没想到的是,如今连乞丐都转型在线乞讨了。
据外媒报道称,印尼的乞丐如今已经不上街乞讨了,而是纷纷转换阵地,在Tiktok上直播乞讨求打赏,然后把别人的打赏变现。
目前印尼使用Tiktok的用户高达9910万名,是全球第二大的用户群,仅次于美国。
要知道印尼的总人口才2.7亿,使用tiktok的用户就逼近1亿了,这意味着每三个印尼人中就有一个玩tiktok的。
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印尼各城市的街上几乎都没有行人,以往偶尔还能碰上一些慷慨施舍的游客,但疫情之后印尼乞丐们的日子就变得异常艰难了。
走投无路之下,这群人突然发现,只要在Tiktok上拥有超过1000名粉丝,就能开通打赏功能,接受粉丝们的虚拟礼物,而这些虚拟礼物都是可以变换成现金的。
于是这些乞丐们决定不上街乞讨了,纷纷转换阵地,到Tiktok上直播求打赏。他们发现这样乞讨更轻松了,因为他们不必上街忍受日晒雨淋,只需要录制一段自己很可怜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就可以吸引网友们的注意。
目前的线上乞丐都是以年长的女性为主。为了引发网友的同情心,他们还会故意往自己身上泼泥巴脏水,把全身弄湿,然后向观众拜拜求打赏。
有时候她们还会把水盆倒扣在头上,显得自己很可怜。
比如在一段视频中,一名乞丐整个人倒在泥巴里,全身上下都涂满了泥巴,冷得瑟瑟发抖,结果真的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打赏。
这种情况下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越是显得可怜,打赏就会越多。
如今印尼线上乞讨已经生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甚至还能直接套用公式:乡下背景,泥巴地,泼泥水...
乞丐没有场地没有手机也没关系,因为有人可以出租这些给他们使用,租金就往打赏里面扣。
比如这两段视频的背景一看就是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换了个人来直播而已。
在网上一些视频里还能看到镜头外有一些人在旁边围观,于是有网友提出质疑:这些老奶奶到底是自愿的?还是被家人利用被迫的?
于是当地媒体访问了一位经营着类似账号的一个叫苏丹·阿克亚尔 (Sultan Akhyar)的“乞丐”博主。
她表示,自己也是在今年年初才接触到这样的赚钱方式。在1月19日,她第一次和朋友一起拍了个泥浴乞讨视频。
而她的邻居看到她在网上靠着这样轻松的方式赚到了一些钱后,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因为她们很穷,而且都是负债累累。”
意料之中的,这样的视频在印尼遭到非常多的争议和批判。
印尼的穆斯林团体对这种线上乞讨的现象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有损人类的尊严,是宗教和文化不允许的。他们还呼吁民众停止这种乞讨的行为。
连政府都看不下去这种风气了,开始介入管制并加强审查力度。根据印尼通信和信息部的要求,很多类似的账号已经被封了。
但封的只是账号,封不住的还是印尼老大难的街头乞讨问题。
在城市里,每当车辆在红绿灯前面停下来,街头乞丐就会走到汽车旁边乞讨,在车流之间穿梭,危险自然不用多说。
为了生计,在印尼成千上万的街头乞丐每天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上街乞讨。
街头乞讨的现象只是印尼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展现出来的一面。在印尼占人口1%的家庭掌握了印尼财富的50.3%,贫富差距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街头乞丐还有很大部分是由小孩组成的,他们在明明该上学的年纪却被迫到街头乞讨。
而且有时候他们还会被要求完成一定的任务,比如每天要乞讨到一定的金额,要是没完成,等待他们的要么是饿肚子或是拳打脚踢的体罚。
因此有网友也担心,如果在线乞讨现象成为一种新趋势,那么更多像老人或小孩这样的弱势群体将可能会成为剥削的对象,被迫在网上乞讨。
不过要整治这种现象,靠封号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要还被贫穷困扰着,即便不在网上乞讨,他们也会换个方式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