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GDP三次互超,武汉和杭州谁才是下一座GDP两万亿之城(组图)
本文转载自九派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月28日,2022年全国GDP总量出炉,我国GDP总量突破121万亿。遍历中国各城,GDP2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已有7座,而武汉和杭州2022年的GDP总量均超过1.87亿,成为未来最有希望晋升2万亿俱乐部的新城市(14.350,0.03,0.21%)。
武汉和杭州谁能率先撞线,现在犹未可知。九派新闻记者试图从两地的经济发展数据中,找到两地经济发展的“牌型”。
1 两地十年三次GDP互超 武汉增速快杭州底子好
别看现在武汉和杭州一直咬得紧,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武汉和杭州在经济总量上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武汉GDP总量为1662亿,排在全国十名开外。杭州则GDP总量已超2000亿关卡,居全国总量第十。
随后的八年时间里,武汉GDP都一直落后于杭州,处于“逆差”位。当2007年杭州的GDP突破4000亿大关时,杭州和武汉GDP差距也来到了最大值——双方GDP总量差了958亿。
第一次转折发生2012年。武汉在这一年首次GDP突破了8000亿大关,超过了杭州,一跃成为全国GDP总量第九。
饶有趣味的是,武汉和杭州,之后在GDP的顺位上和之前的八年颠倒了过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2019年期间,武汉GDP总量一直领先于杭州。尤其在2018年,武汉GDP达到1.48万亿,和杭州GDP的“顺差”一度扩大到近十年最高的1338亿。
随着新冠疫情的来临,武汉的经济首当其冲地遭遇了冲击。2020年武汉GDP总量同比下降3.7%。武汉再次被杭州超越。
两年之后,武汉GDP总量达1.88万亿,并以113亿“微弱”顺差再次领先于杭州,重回全国GDP第八名。
2 武汉工业产值最高是杭州近1.4倍 杭州服务业产值从未被武汉超越
武汉和杭州十年里GDP的增长究竟来自哪里?从两地的三大产业结构变化上便可以发现端倪。
回首千禧年之初,武汉杭州两地的三大产业结构和现在截然不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杭州第二产业占比50.2%,居本地三大产业之首,武汉则是服务业占比过半,居三大产业之首。
等到2012年武汉GDP首次超过杭州时,双方的三大产业比重也已经实现了相互“颠倒”:杭州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9%,取代工业成为GDP的支柱性产业;武汉的工业占比则是首次超过第三产业达48.3%,成为武汉三大产业之首。
2018年,当武汉和杭州GDP的顺差来到1338亿的历史最高水位时,武汉的工业总产值高达6377亿,是同期杭州的1.39倍。
杭州在第三产业上则是强于武汉。尽管过去二十年武汉和杭州GDP总量互有超越,但杭州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却一直都比武汉高。
国家发改委指出,2010年-2019年期间,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动力转换较为明显,产业动力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主动力和新引擎。
因此,尽管武汉和杭州的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大相同,但相同的是,两地都在优化自身优化产业结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武汉第三产业比重61.9%,杭州第三产业比重则是来到了68.2%。
3 以“人”为本 杭虽逊鄂学子数 鄂却输杭科企量
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它们的发展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与科技的比拼。
根据杭州和武汉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武汉常住人口达1364万,杭州则有1220万。
在这两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武汉的教育人才的先天资源是明显优于杭州的。根据教育部2022年高等院校名单,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3所,居全国第二,杭州则排在全国前十之外。
因此,武汉的莘莘学子数量也远超杭州。两地2022年统计年鉴显示,武汉去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高达110万,是杭州的1.9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杭州在科研力量上就“棋差一招”。相反从科研企业的规模上看,杭州则强于武汉。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有研究与实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共计2902家,是武汉的2.9倍;相关科研人员达10.8万,是武汉的1.9倍。
对于科研能力的自身短板,武汉和杭州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武汉在2020年至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还不充分”与“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杭州则是2023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和“科创‘重器’偏少”。
回头来看我们便可发现,杭州和武汉进入GDP两万亿俱乐部,其实都只是时间问题。摆在两地面前的,是如何以经济更加高质量发展的姿态、更优化的产业结构实现撞线
本文转载自九派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