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中国指控《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从事间谍活动(组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一名经常撰写自由主义倾向评论文章的中共党报高级编辑预计将在北京以间谍罪受审,此前,他在与一名日本外交官共进午餐时被捕。
编辑董郁玉是《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和专栏作家,该报是中共党报之一。几十年来,勤于笔耕的董郁玉与包括外交官和记者在内的外国人士保持着频繁的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写作需要。但据董郁玉的家人说,现在当局正在将这些往来视为证据,认为他可能是日本或美国的间谍。
自上台后的十年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一直在鼓励、有时甚至公然宣扬对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怀疑,他认为这些国家一心要破坏中国。与此同时,他几乎抹杀了像董郁玉这样的自由主义观点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些观点称之为外国干涉的又一表现。
除了为自己的单位写稿外,董郁玉还给相对自由的中文出版物撰稿,现在它们都已遭封杀。中国记者已被禁止为海外出版物撰稿;此前,董郁玉曾多次为纽约时报中文网供稿。
据他的家人说,目前尚不清楚61岁的董郁玉之所以成为目标,是因为他的自由主义观点还是他与外国人的接触,或两者兼而有之。由于害怕遭到报复,他们要求匿名。他们说,迄今为止提供的唯一证据是他与外国外交官的联系,以及他获得的海外学术奖学金。
2006年,董郁玉获得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奖学金。
“他的外国关系没有疑点,不过是他正常工作的一部分,是世界多数地区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他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里所传达的信息似乎是,与外国接触是禁忌。”
去年2月21日,董郁玉在北京市中心一家酒店的餐厅跟一名日本外交官碰面时被捕。这名外交官也被拘留——事件引发了日本政府的抗议,指责中国违反了外交豁免权的国际准则。中国在未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表示,这名外交官从事了与他的工作“不符”的活动。
去年2月21日,董郁玉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餐厅与一名日本外交官碰面时被捕。
几小时后,这名外交官获释。然而,董郁玉被不明不白地秘密关押了六个月,然后被正式逮捕。上个月,他遭到了起诉。
目前尚不清楚他何时受审。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指控是保密的,审判闭门进行。从事间谍活动可判处10年或以上徒刑。
董郁玉从著名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于1987年开始在《光明日报》工作。
他的家人说,他长期以来一直对促进法治和司法独立感兴趣——对于这些话题,政府在前几十年是允许公开讨论的。
他写了一篇促进政府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贷款的文章,获得中国记协颁发的一个奖项。2012年,在给时报写的一篇文章中,他担心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了污染和其他问题。
2013年,在为哈佛大学学者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的文革史撰写书评时,董郁玉批评中共将毛泽东领导下的十年动乱和血腥推到几个坏人身上。
“不论依据什么样的党内标准划分出政党内部的’好人’与’坏人’,这些人都代表整个政党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他在一本自由主义的历史杂志上写道。“因此,这个党也必须为这些政策的后果。”
董郁玉于2006年获得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奖学金。他还于2010年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于2014年在北海道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但当时相对开放的环境随着习近平的上台而结束。董郁玉的家人说,2017年,中共当局对《光明日报》的调查将那篇2013年的书评贴上了“反社会主义”的标签,他受到降级威胁。董郁玉也并非党员,这使他在该报属于少数派。
董郁玉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大学法学院,从1987年开始在《光明日报》工作。
尽管如此,他笔耕不辍。2018年,他以笔名写了一篇批评江西省地方官员在推广火葬时销毁棺材的文章,被广为流传。中国的撰稿人往往用笔名发表评论。
他的读者不仅来自国内,还有一群外国学者、记者和外交官,他们渴望深入了解中国往往不透明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在周一发布的一封支持董郁玉的公开信中,其中一些人称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大使”,对于接触从来不遮遮掩掩,在公共场所安排会面。
尼曼奖学金的负责人安·玛丽·利平斯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任何关于他的新闻奖学金提供了间谍活动证据的猜测,都是没有根据的。”
近年来,董郁玉作为中国“解读者”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了——但也更具风险,美国对话基金会的创始人康原(John Kamm)说。该基金会致力于释放中国的政治犯。“这对中国与外界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一个损失,”他说。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