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是颠覆美元霸权和SWIFT的杀手锏?(组图)
本文转载自酷玩实验室,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3年3月,人民币国际化发生了一个小事件。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所占份额首次达到了创纪录的48%。,而美元所占份额降至47%。
这是人民币首次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贸易第一大货币。
这也是一系列人民币出海事件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2021年,中国-伊朗、中国-阿联酋石油贸易就开始采用人民币、本币结算。从此,阿联酋迪拉姆成为人民币在中东国际贸易的重要中间货币。
由于俄乌战争,2022年10月,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交易货币。
2023年2月,伊拉克央行宣布放弃美元,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对华贸易。
3月,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月底,巴西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已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同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用人民币结算完成了5.6万吨的进口天然气采购交易。
东盟各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会议中表示要讨论减少东盟国家在金融交易中对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以及日元的依赖,尝试转向以本地货币为主的交易体系。
4月初,人民币成为了俄罗斯跨境交易中最主要的货币。4月10日,俄罗斯NBD银行宣布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
可以说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推进成果从量变转向质变节点。
而这时候,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一条相对不起眼的新闻可能正在改变我们和未来全球发展的方向。
3月28日,工信部就《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表示,到2023年,我国将明确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基本满足我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需求。
到2025年,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指导我国区块链产业建设,提升技术与应用服务水平。
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数字人民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数字货币,而人民币出海并挑战美元体系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数字人民币出海。
那么为什么数字人民币会拥有挑战美元的潜力?世界为什么需要人民币国际化呢?
这一切还是要从SWIFT这一条盘亘在人民币国际化面前的巨龙说起。图片
01
SWIFT,全名"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中文全称叫做“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它是一个总部位于比利时的“非盈利性”组织。虽说现在我们看SWIFT像是美元霸权手下的一条恶龙,但是它曾经就是屠龙勇士。
和农夫山泉一样,SWIFT不生产金融信息,它只是金融信息的搬运工。
在100多年前,随着19世纪全球第一波全球化成功让世界都被纳入了旧殖民体系,电报业务开始兴起,最早的基于电报的跨行转账业务出现了。
这种金融电报业务也是SWIFT金融电讯的老祖宗,也被简称为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
到1973年,趁着第二波全球化的东风,为了进一步便利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由6家国际银行牵头,来自15 个国家/地区的 239 家银行共同支持成立了SWIFT。
到今天,SWIFT 服务的范围涵盖了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 11000 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为什么是SWIFT而不是其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能成为巨龙呢?
那是因为它为金融机构间的通讯带来了“书同文”级别的革命。在SWIFT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国际金融交易工具是Telex。
Telex是West Union 公司在1958年开始推广的一种电汇服务。虽然它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运行良好,但是随着跨国贸易等的再度火热。Telex作为一种需要人工介入的汇款渠道,其对于不同银行系统的兼容性和低水平自动化就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在Telex系统中,发件人必须用句子描述每笔交易,然后由收件人解释和执行。这为不同国家银行职员翻译并操作转账过程创造人为失误的空间。毕竟那时没有chatgpt给银行职员来精确自动翻译外语,而当时除了投行、券商等大客户之外,国际银行个人客户转账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图片
这也意味着缺乏兼容性、自动化水平不足的Telex越来越难以应对当时的金融需求了。
1964年6月,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 在多方同意的背景下通过了一种用来技术标准,这也成为SWIFT发展的先声。
1970年代,美国和欧洲都各自加大了对于机器可读取通信标准的研究投入。美国方面主推花旗银行推出的Marti体系,而欧洲方面推出了SWIFT来试图打破美国标准对相关行业的垄断趋势。图片
SWIFT在成立之初建立了金融交易的通用标准。这使得即使不通过SWIFT网络,银行也能阅读SWIFT发出的标准化信息。
这意味着SWIFT可以通过标准化格式推进自动化交易。使用标准化的报文和参考数据可以确保机构间交换的信息准确无误且便于机器进行识别。
一个美国的银行家曾经回忆道:“[我们的银行]有自己的标准……然后我们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内部标准?如果您在外部使用一种标准,我们为什么不在内部使用相同的标准?...我们突然意识到这有利于与其他人打交道,从那时起在内部使用 SWIFT 标准。”
SWIFT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创造了一系列通用的国际标准示例。
这写标准包括 ISO 9362 商业机构识别码(BIC — 通常被称为“ Swift ”编码,用于识别交易方)、ISO 10383 市场识别码(MIC,用于识别交易所、交易平台、监管和非监管市场以及交易报告设施)。
Swift 标准小组也促进了其他参考数据标准的形成和实施,特别是 ISO 17442 法律实体识别码 (LEI)。
此外SWIFT标准小组作为 ISO 的承包商,还维持着两个开放式报文传送标准:ISO 15022 (从SWIFT在1984年提出的ISO 7775标准演变而来,用于证券结算和资产服务)以及 ISO 20022 (其范围适用于所有金融业流程)。
以2000年代推出的ISO 20022标准为例,它一方面创设金融报文传送标准的方法;另一方面,它也确定了包括通用行业术语定义,以及其他不断扩大的商业领域(包括支付、现金管理、财资、银行卡和证券)的报文传输定义。
标准的设立不但简化和规范了交易,也为SWIFT创造了一条条护城河。
在21世纪初,SWIFT在保留上述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升级了传输安全性、速度并扩展了服务。现在的SWIFTNet除了是一个转账支付渠道外,它还实现让金融机构通过 SWIFT 网络传输文件、撮合交易、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认证服务等功能。
这种革命性变化为自动化时代的跨境金融服务奠定了决定性基础。毫无疑问的,SWIFT就是现代跨国金融体系的秦小篆或者隶书。
而且相比于之前的Telex和其他同期其他竞争对手SWIFT的效率和成本也极具优势。根据我们找到的90年代的相关论文,SWIFT相比于之前的跨境结算,速度是后者的48-192倍,而收费只是邮寄的七分之一,电传的十分之一。
即使到了今天,SWIFT也在很多场景下是最便宜的跨国结算工具。
纵使SWIFT有这种便利性,SWIFT在90年代初期才拥有了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共3000余家银行会员,完成对Telex的全面超越。
可以说,现在的SWIFT和上一波全球化的巨头一样,其最大的商业优势或者说护城河是抓住历史机遇形成的技术先发优势和基于长期惯性形成的渠道优势。
但是随着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发展,SWIFT的发展也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早期的SWIFT在设计之初是为了防止美国花旗银行的MARTI成为专有国际支付消息标准,而且欧洲在经历二战那一代人的领导下还能够认识到战略自主的可贵,所以和美国还能保持基础的政治中立。
但是随着911的爆发,美国启动恐怖分子财务追踪计划,授权财政部可以追踪恐怖分子的资金流动,中立被打破。
从2001年10月起,财政部就能从SWIFT获得了它所需要的与疑似恐怖主义有关账户的数据请求。
2009年,SWIFT引入了新的分布式架构,来自欧洲SWIFT成员的数据不将存储在荷兰和瑞士,而跨大西洋区域消息存储在美国和瑞士。
根据新规,欧洲以外的国家被默认分配到跨大西洋区域,虽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将消息存储在欧洲区域,但是你懂的,如果需要,美国还是能知道。
在拿到数据之后,顺理成章地,SWIFT成为了一种美国手里的武器。
2012年2月,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批准了对SWIFT的制裁,旨在迫使比利时金融电信网络终止与黑名单中伊朗银行的联系。3月,SWIFT取消了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伊朗金融机构的会员资格,并终止对30家伊朗银行跨境支付服务项目。
当然除了被武器化之外,成型于1973年的SWIFT在新时代的冲击中表现出了一些其他的商业弱点。
首先SWIFT老了,处理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金融对于时效性的需求.
跨国贸易的朋友对SWIFT的速度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它周末不干事,平时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清算,运气好可能快点,但是和我们现在普遍期待的秒到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其实和SWIFT依旧需要银行内部清算有关。
SWIFT只是信息的搬运工,每一次信息的传达都需要每个银行对相关账目进行核对、清算和认证。如果涉及几个银行之间中转到账,那每个银行就都需要时间对账目进行核对清算,自然耗时。
其次SWIFT的手续费并不便宜,每一次调用相关接口它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我们出国留学走SWIFT转账,一次如果钱转地少,每次转出和转入银行分别会收你几十到200左右的手续费。如果你转账金额高的话,那就要按照千分之几的标准收手续费了。
算上你换汇时候的汇率小损失,人还没出去就没了几百块,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是没办法,银行需要核对信息,你自然需要为此付费。
我们国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也深刻认识到了相关的问题。毕竟作为世界上对外服务贸易产值的人类历史总冠军,我们对SWIFT在商业上的具体问题是一清二楚。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即使没有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对SWIFT的影响力,我们也有动力创建新的体系来提升效率,便捷贸易。
何况我们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夙愿还没实现呢。
继续依赖SWIFT,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实现夙愿的代价就可能是全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供国内市场和国际友好市场使用,且在原材料上还没法进行快速购买和结算。
无论这次俄乌战争,俄国堡垒化经济对于SWIFT制裁的抵抗效果有多好,我们在做出必要选择时,SWIFT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再开出一条备用新路。
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但不得不说,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在上个十年,我们推出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即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
但是这套系统本身并没有对SWIFT构成挑战,因为它并不负责国际间金融交易的报文服务。
换句话说,CIPS只是让中国的跨境清算有了一个统一的集成接口,用来对接SWIFT等,但是中间这套交换机多数情况下还是交给SWIFT的。
这好吗?好也不好!
好处在于,我们统一了人民币跨境清算的接口,理顺了国内的跨境清算体系,还能节约时间和降低结算成本。
不好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解决SWIFT可能给我们的直接冲击,那就是如果SWIFT不提供服务,我国外贸结算系统会出现短时间的无法支付和清算的问题。一旦没有替代系统,可能我国会被迫长期寻求比SWIFT相比效率更低的系统进行清算,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世界已经可以接受的,而且结算速度又快的支付体系技术路径,让我们利用利用呢?
有!那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
02
数字货币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比特币。但是数字人民币却和比特币有本质不同。
我们这种关注数字货币的普通人很少知道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路线不是一条或者两条而是三条。
哪三条呢?公有区块链、私有区块链和联盟区块链。
公有区块链顾名思义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私有链则反过来是指其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的区块链,这些软件被中心化机构控制。
而数字人民币选择了一条中庸路线用的是联盟链。
为什么数字人民币用的是联盟链,而比特币用的是公有链呢?
在解答问题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加密方法:比特币在加密过程中会利用SHA-256哈希运算,得到一个256位的二进制数。这个二进制数跟这个文件是一一对应的,但没法用它来反推这个文件本身,即便你只改了其中的一个字节,生成的这个二进制数就会完全不一样。
比特币系统会对前一个区块的数据做一次哈希运算,把哈希值记录在下一个区块的头部,这样就确保了前一个区块的数据没法被篡改,因为有任何一点改动都会导致这个哈希值对不上。
那么怎么保证用你的账户给我转账的人,的的确确是你呢?比特币利用了一种非对称密码体系进行了去中心化过程。
比如我们随机生成一条曲线,就能计算出两个数,称它们为K和Q,用K和Q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法反推出这个曲线,更没法计算出对应的的King或者Queen。
接着我们再设计一道算术题,对于任意一个数,经过两步运算之后,会得到它自己,第一步用到的参数是K,第二步用到的参数是Q,当然这两步也都被设计成不可逆的。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比如我手头有一个文件,用K和Q当中的任意一个数对文件进行加密之后,能且只能用另一个数解密,这就形成了所谓非对称加密。
到了需要转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K留着作为私钥,把Q广播出去作为公钥。当我需要把一个比特币转给张三的时候,我会对这句话用我的私钥进行加密,然后把我的公钥连同这句话,一起广播出去,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用我的公钥解密这个哈希值,再跟原来按条转账信息比对就能确定,确实是我给张三转了这笔钱。
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是使用公有链?
由于公有链货币在发行后,理论上其就不受到中心化机构包括创始程序员的影响,甚至比特币这种货币最终数量是有无法人为改变的上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最大的卖点除了所谓非对称加密导致的安全性之外,就是其稀有性。或者说这类数字货币想成为新时代的黄金替代物。
这对于私有数字货币是必须的,因为他们需要用技术取代国家信用来保证其货币价值。
但是这并不符合国家级数字货币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黄金作为货币被淘汰的原因类似:黄金的开采速度,不能和人类工业社会工业产值增加速度相提并论,使用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基准会造成严重的通缩。
同样的,由于公有链发行货币并不与现实情况直接挂钩,如果用它做国家级货币,很大概率会出现通缩。
公有链还有一些其他问题:由于需要所有节点对交易信息进行验证,这种操作可能会导致一些商业秘密信息泄露;同时所有节点一起验证的分布式记账模式导致比特币只能每秒成交7笔交易,严重影响交易效率。另外如果在交易操作中出现错误,公有链并不是很方便撤销。
所以我们的数字人民币并不是基于公有区块链。
不同于公有区块链,私有区块链的最高权限在私有组织或个人手上。拥有最高权限的组织或个人可以随意控制私有区块链货币的流通和数量。这样的数字货币认可度很低,所以数字人民币需要一种中庸的区块链,那就是类联盟区块链技术。
联盟区块链的代表超级账本Hyperledger是2015年由Linux基金会首次推出,目标是“搭建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账本框架,构建强大的行业特定应用、平台和硬件系统,以支持商业级交易”。
这种技术是基于私有区块链发展而来,且技术上特别中庸地介于私有链和公有链之间的区域。
联盟链与公有链最大的区别是联盟链参与者都拥有明确的现实身份,且具有一定的准入条件。以Hyperledger为例,它验证身份不仅需要公钥,还需要本组织内部的节点证书和用户证书。如果要实现其他比如开发功能,还需要其他证书,所有参与方身份都是实名管理。
为了加强交易效率,联盟链与公有链百万级别的节点数量不同,参与交易的节点数量通常有限,从几十到几百个不等。理论上只要通过有公信力的节点进行验证,就可以实现转账、记账等一系列功能。这使得央行数字货币运算能力远远大于“公链”私人数字货币甚至银行系统,每秒能处理3万笔交易。
我们可以类比,作为联盟链技术指导下的主权货币,它本身就是一个和超级账本Hyperledger一样具有分布式记账功能。在交易过程中保证了数字货币所共有的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中介机构。
同时它作为一种需要执行货币政策的央行数字货币,其发行环节必须是中心化的。央行甚至能够直接利用数字人民币直接穿透式把工钱打到我们的农民工兄弟的银行账户里面去。
那么央行数字货币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推动作用呢?
03
这就要先看各国选择人民币的动机是什么了。那么我们今天就可以把进行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分个类。看看他们选择人民币结算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这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三类:受到制裁的国家,缺少美元并受到通胀威胁的国家和担心美国制裁导致自己经济利益受损的国家。
第一类国家非常典型,就是被排除在了SWIFT系统之外但是有大量和中国贸易需求的国家。典型的就比如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等国。这些国家没有SWIFT接口,而且一般有比较好的资源禀赋,可以满足我国在一些方面的需求。
第二类国家则与第一类国家很不同,这种国家并没有被美国制裁,但是现在受制于美元加息的影响。
如果没有美元,可能会导致国内资产相对美元贬值乃至被迫破产,成为美元潮汐中被收割的对象。这种国家典型的就是巴西和阿根廷,他们本身由于经济不如发达国家稳定,所以利率相对更高,用来吸引外资。
此前受到美元加息影响,为了减少负面影响被迫提高利率。同时由于这轮全球供应链因为疫情和战争问题不稳定,以及由于美联储加息导致低利率美元消失。本币对美元汇率下降。这就导致该国本币在国内市场上本币通货膨胀。
而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外部债务负担大且多是美元债务,急需美元来从事类似还债等一系列金融活动。所以进一步可能导致国内优质资产价格低估进而最终被国际资本低价收购。
所以这一类的国家,需要和中国实现货币互换。毕竟通货膨胀的核心还是资金没有物资对应。而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国,可以满足各国购买工业制成品需求以平抑物价。
尤其是在2022年,世界主要西方国家都出现大通胀背景下,中国以及人类历史上被制裁最多的国家俄罗斯都没有出现大通胀。这给了很多国家以确定性,几乎证明了和中国关系好,现在很难出现恶性通胀。
那么选择能够解决通胀问题并且拥有世界第二大美元储备的中国来减少通胀和美元债务到期的冲击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第三类国家代表就是东盟国家,东盟和中国各自是对方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我们有一个夙愿,美国人认为可能在2027年完成。
去年美国人在俄乌战争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制裁强度。结果是虽然俄罗斯没有被怎么样,但是欧洲工业经济快没进气了。
东盟也是一样,东盟经济结构高度与中国市场绑定。我们一旦去完成夙愿,美国肯定会让类似的制裁走一波。中国可能还没太多问题,但是东盟肯定受不了。
为了避免那种情况在短期的未来发生,东盟必须找一条后路。所以开始了对本币结算的讨论。
这些国家的选择代表了现阶段人民币结算的最初始需求:我们需要一个美元的替代者,通过找寻替代者来减少未来的经济风险。
借用“战争之王”里的一句话,如何让剩下的十一人也拥有枪。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剩下的国家也选择人民币?
我们可以先总结一下国际货币价值来源:
第一就是你要拿这个货币能买卖东西,而这方面也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现在最大的需求:拿人民币真能赚钱。甚至你和中国走的越近,你可能越难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而如果没有美元这个中间商,用本币和人民币结算,开放人民币投资。可能这些国家就能在买到更多东西的同时也可能打开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市场。经济循环那就活了。
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就干了这个活,它是世界当时最大的工业国和最大单一市场。这也是当年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底气所在。
第二就是你能给服务商品贸易提供便利,这也是长期以来以美元霸权和SWIFT能在世界成功的最重要一环。美元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长期作为国际服贸的一般等价物,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币值也是实施盯住美元政策。美元事实上就是多数国家发行本币的锚。
同时SWIFT作为世界上渠道最广泛,交易最稳定的国际结算系统,为世界金融贸易结算确立了交易成本最低的渠道。
而这种商业壁垒也是之前人民币出海最大的阻碍,毕竟美元的货币信用和结算便利性是美元霸权最大的商业护城河。
第三个就是可以得到的货币溢价。比如由于我们用美元可以买到不论是本地武装的还是来自美军提供的安全或者以前我们可以用美元买到芯片、光刻机等,这种公共产品属性可以让美元的价格高于本身的公允价值。简单来说,就是钱更紧俏更值钱了。
但总的来说,国际货币的地位是以其为国际服贸所能提供的价值而确定的,所以这为我们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
我们国家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总冠军,但是我们发展太快,别人还不信任我们的钱和银行,并不相信我们的货币稳定性和使用人民币的渠道便利程度会优于美元。那我们要怎么提高货币的信用和渠道便利度来获得溢价呢?
那就让人民币数字化!
采用联盟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不完全去中心化的主权货币,首先就可以利用国家主权的信用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实现对于美元信用单一主权信用的反超。
解决了信用问题,怎么解决便利度问题呢?那就只有通过解决SWIFT的痛点来进行破坏性创新。
还记得SWIFT一直被吐槽的问题吗?手续费高,交易速度慢等。
数字人民币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数字货币采用点对点支付技术,通过“本币→境内数字货币钱包→境外收款人数字货币钱包→外币”的形式,完全没有传统支付中对多银行转账清算复杂程序,所以跨境支付收取的费率几乎为 0,这可以极大地为跨境业务往来规模较大的企业节省支出。
同时由于采用了联盟链数字货币模式,转账只需要对少数节点进行验证,且交易参与者都通过了实名和资质验证。所以转账速度可以达到近乎实时转账。
这一点已经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连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在2021年2月24日联合发起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中得到了验证。
根据2021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称,多边桥项目跨境支付操作可以在10s内完成,由于跨境收取费用费率近乎为0,跨境转账整体可以节约50%的跨境费用。整体效费比极其诱人。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试点实验。这里面有个技术突破,那就是我们可以在不绑定银行卡的情况下,实时将外币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减少了时间成本。再加上之前数字人民币本身就可以实现不用绑定银行卡,不联网情况完成支付工作。
巨大的手续费优势和3天对十秒的速度优势足以让我们相信,未来的完整版数字人民币的交易便利性和高效费比绝对是秒杀SWIFT的存在。
那剩下的就是利用现有的优势来用打动世界上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并使用数字人民币了,毕竟SWIFT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也花了四五十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数字人民币也不是。
尾声
整体来说,现在的美国正在为人民币尤其是数字人民币出海一个大忙。而我们也在学习美元取代英镑的逻辑。
美国近些年不断利用美元的公共产品属性公器私用,利用SWIFT制裁别国。这虽然看着威风凛凛,但是实则自己在挖自己的墙角。
当一个公共产品成为了部分小集团利益的工具,那世界上其他国家为什么一定要明知是个坑非要上赶着往里跳,然后把把柄交给那些小团体呢?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同时美西方国家这一轮通胀又恰恰证明,由于之前的无限量化宽松,欧美的钱已经不再是一个稳定的货币锚点。毕竟欧美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在减少,而且SWIFT还那么贵。
所以为什么要用美元或者欧元去买东西顺便给欧美贡献铸币税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很幸运,我们中国也正在抓住这个时机。我们正在利用我们人类历史工业产值第一的优势和世界最大市场的优势,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的同时用数字人民币补足人民币在交易和获得便利性上的不足。
这一套美国人曾经试过,只不过他们失败了。最后他们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选择采用了欧洲人建立的SWIFT。
我们也在走这条路,就像当年SWIFT革命了电汇规则,树立了新时代的跨境结算细则一样。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服务的推进正在试图改变传统货币的跨境服务逻辑,为数字货币时代的主权货币跨境结算树立新的规则。
这个尝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尝试正标志着货币新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国人为了我们自己的劳动获取应得货币价格而努力。
相信随着数字人民币出海加速,一个更公平的世界是可能的。
本文转载自酷玩实验室,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