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供应链“去中国化”有哪些后果?(组图)
美国通过法案,纯电动汽车(EV)如果符合在北美组装、电池零部件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等条件,则最多可获7500美元税收抵免,为此各大车企都在调整供应链。但调查显示如果换成美国的供应链,28项指标中有16项将恶化……
受中美对立影响,将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中排除的趋势在加强。虽然日美正在加紧构建仅在其友好国家间完成原料和零部件采购的新供应链,但调查发现除了成本外,由于有限的资源被抢占,环境和人权方面的风险也将提高。
4月在美国通过的新法案,有可能彻底改变世界汽车制造行业。
纯电动汽车(EV)如果符合在北美组装、电池零部件的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等条件,则每辆车最多可获得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的税收抵免。该举措意图是将中国排除在行业之外。到2029年同条件中的比例将上升到100%。减少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保护本国的EV产业,这是象征了脱钩的新法案。
“能否灵活调整供应链以适应新法案?这将决定汽车制造商的生死”,日产汽车的高管们这样认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与日本九州大学联手,就美国EV的供应链,针对有关环境和人权的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使用了源自九州大学的初创企业aiESG(福冈市)的人工智能系统。由于美国的新法案的措施,相当于6成的16项指标2030年将比2022年恶化。
虽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4%,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二氧化硫将增加17%,可吸入颗粒物PM10也将增加2%。人权相关方面,低工资劳动和童工等10个风险指标中,有7个出现恶化。
根据调查,美国新法案实施后,2022年接近5成的来自中国的电池相关采购到2030年将降为零,来自墨西哥等国的采购比例将增加。为了获得补贴,用于电池生产的锂等矿物也只能从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国和日本进口。风险增加的原因隐藏在供应链的上游。
南美环保投资滞后
智利在精炼锂的出口方面排在世界首位。其份额在2021年占42%,超过居第二位的中国(37%)。智利与美国签有自贸协定,作为EV车的主要原料供应地,掌握着去中国化的关键。预计智利对北美的出口将激增,但部分环保相关措施落后于中国。
美国耶鲁大学的调查显示,对比智利与中国的环境指标,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智利排名世界第153位,远低于中国的第91位。用于EV车用电机等的铜产量位于世界第2的秘鲁排名第135位。日本九州大学特任助教关大吉指出,“中国一直在加强环境相关设备的投资。而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较多的南美国家,在设备更新方面的投资滞后”。
美国罗德岛大学的调查显示,在处理童工等部分人权相关问题上,墨西哥和秘鲁等中南美国家逊于中国。特别是在墨西哥,工伤致死等问题尤为严重。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数据显示,墨西哥的工伤风险排名世界第五。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在作为EV车核心的电池方面,中国企业占有全球市场6成份额。大型车企为了确保中国以外地区的电池和零部件供应,加速供应链的调整。丰田将投资约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51亿元),在美国设立电池工厂。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显示,由于世界分裂导致的供应链不畅,将导致相当于全球产值5%的近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7万亿元)的损失。
原材料采购可视化
负担不仅仅来自于成本。环境和人权与利润和品质等一起成为最重要的经营指标,企业出台相应对策互相竞争,但由于区块化,这一趋势有可能被逆转。英国壳牌石油公司指出,供应链断裂将导致创新停滞,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2.2摄氏度,气候变暖问题将比主要国家制定的目标更加严重。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各国重新认识到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在友邦之间构筑供应链似乎难以避免,但经济安保以外的课题还很多。有必要把握供应链到末端,确认人权和环境风险。
本田和日产等全球约120家企业正在推进记录电池制造过程信息的数据库建立。此举旨在将原料的产地和保护人权的情况等信息可视化。普利司通也开始监督用于轮胎原料的橡胶的种植园。
包括确保原材料供应在内,掌握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的全貌并非易事,企业需要做好准备,不应对区块化的扭曲视而不见。
调查摘要
调查使用了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的创业公司aiESG开发的供应链分析系统。aiESG利用人工智能针对各产品,推算环境和人权相关的影响度。调查使用了来自主要国家、国际机构和人权相关非政府组织(NGO)等约200种统计数据。
调查就环境和人权方面重要的28个项目,就2022年和2030年进行比较。电池相关的采购比例是由德勤财务咨询的林力一的估算得出。在环境方面,分析了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工业用水的使用量。在人权方面,将存在童工、强制劳动和工伤等风险的工作时间以“风险小时”作为单位量化后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