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躺平中找人生方向:见过港青躺成“三和大神”(组图)
伴随内地青年失业率暂停发布,青年失业问题再度受到关注。出生于1998年的广州人Carol(化名)学士毕业后,经历了996式的内卷工作,选择辞职到香港读研究生。在经历疫情、恋爱、gap year、毕业后,她近日从一名自由职业者转为全职工作者,但她认为自由职业仍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最终方向。
Carol认为,躺平是一种积累能量的过程,自由职业是她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图片)
Carol出生在广州一个艺术背景的家庭,家人在当地开办工作室教画班和工艺品课程,包括陶瓷和较为小众的漆器,主要由父亲和姐姐负责打理,她亦会参与打打下手。Carol来香港读书期间,父亲和姐姐因创业理念不合,姐姐前往景德镇另辟天地。
在本科大四时期,Carol和身边的同龄人一样,也在积极投简历,积攒实习经历,最终顺利进入一家agency公司实习,获得转正机会和不错的薪酬待遇。但她坦言,公司996式的工作、频繁的加班让她感觉压力非常大,生活和工作完全无法平衡,几乎到了「继续下去感觉会死」的状态。Carol说,有一次她照常在家用公司电脑加班到凌晨2点,她妈妈看到觉得很心疼,就对她说,相比工作挣钱,更希望她可以健康快乐,并且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我的家庭氛围算是非常开明自由,家人也不会逼迫我去工作」。
之后,Carol放弃了那份看起来体面的白领工作,和老板提了辞职,来到香港读研究生。她表示,在香港游历的过程正是自己的gap year。虽然遇到疫情等各种因素,但在香港的生活依然给了她很多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的空间,她也很喜欢香港这个城市,「香港对我来说在文化上会更亲切,很多那种现在广州找不到的人情味,在香港被很好地保留了,那种人情味我很喜欢。」
Carol表示,香港保留了很多广州已经消失的人情味。(视觉中国)
自疫情爆发以来,Carol自述,在去年3月至9月左右一直处于闭关在家的状态,虽然有零散接一些工作,但大体上与失业的状态无异。这次她有意避开和同龄人保持相同的节奏步调,也没有参与秋招、春招等招聘,而是完全让自己慢下来休息,「我觉得人生很长,不想那么快工作,想先玩一下,就在家打游戏谈恋爱。」
去年10月左右,香港疫情稍有放宽,Carol也觉得不能再「躺」下去,便开始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刚好看到一家专门做漆器的艺廊,「当时觉得这么小众,刚好我有所了解的东西,竟然在香港有一个专门的艺廊,要不过去看一看吧?」结果刚好在艺廊碰到主理人,一番聊天后,Carol收获了在香港稍为正式的首份part-time工作,帮艺廊打理展览。
这份工作大约持续到圣诞节,Carol说,也正是这次工作经历,帮自己找到了下一家公司的工作。之后,她短暂回到内地放松游历,在云南待了两个月,又在2月时前往景德镇,在姐姐的工作室帮忙寻找灵感,觉得冥冥之中那份事业可能会跟自己有关。在这期间,她一直在新公司做part-time工作,「能在内地wfh,还能领香港薪水,蛮爽的」。
在景德镇期间,Carol和姐姐领养了一只小狗,叫momo。4月时,Carol回到香港,继续帮新公司做part-time,发现之前积累的许多资源都用上了,同时也在做一些自由职业的散活,比如帮别人改改文书,「香港的生活成本还是蛮高的」。8月时,Carol的part-time工作转正,她也正式成为一名全职工作者。
谈青年失业:要看如何定义失业 青年眼界应更开阔
谈到近来颇受关注的青年失业问题,Carol表示,她认为应该要看如何去定义「失业」这个概念。「其实现在大家都蛮多选择的,考公、考研、出国啊甚至gap year,那这些算失业吗?我觉得非要算的话,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无业状态。」
Carol认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将金钱看作评判一份工作成不成功的唯一标准,青年人追求的价值也更加多元,「我觉得现在的时代和以前八九十年代大家一起往前奋斗冲冲冲、凭借努力获得金钱成功的价值观状态不同了」。
国家统计局表示,8月起暂停发布青年失业率,并称主要因劳动力调查统计需进一步健全优化。(视觉中国)
她举例说,身边有朋友做社工,薪水不高,但觉得自己在做一份帮助别人的工作,做得很快乐,这样算低薪吗?也有从英国读戏剧回来的朋友,做工作坊导师收入不稳定,还需要接其他活,不知道够不够缴税,那这样算失业吗?
「我想大家通常所谓的失业,可能像是年轻人毕业进了大厂,不到半年被裁掉,这种可能才算硬性失业。」Carol分析表示,她其实希望内地像她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可以多一些想法,眼界可以再打开一些,「人生除了进大厂还是有很多选择和出路。很多时候大家说失业啊、找不到工作啊,其实是特指进不了大厂、进不了大家都想进的公司」。
也曾懦夫到不敢投简历 在自由职业中找到方向
Carol坦言,她也有过比较懦夫的心态,「比如在春招、秋招的时候,我恐惧到连改CV都没什么动力,等招聘结束了还没把简历投出去。」对于成为自由职业者,她也并非从开始就有明确概念,「因为不想工作,但又需要有钱,所以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去换钱」。
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也让Carol体会到和全职工作不同的乐趣,「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发挥。因为对自由职业来说,没有能力我就接不到活。同时在时间上也相对自由,我可以通宵工作,第二天睡到很晚才起床。」
自由职业者算有业吗?Carol表示:「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有业。我觉得有在赚钱就算是有业。」 她对工作的价值判断除了薪水之外,还希望有更多意义,「比如挑战性,可以让大部分的我全部投入进去。可能有些太理想主义,家里也常常觉得是不是养了个傻白甜。」
Carol指,她的兴趣领域一直比较分散,会关注工艺、非遗传承,也喜欢日本的一些艺术风格,本科参与过很多和社区艺术相关的工作坊,也会搞搞戏剧、画画、捏捏手工之类的,「刚开始觉得我做的东西好像很难整合到一起,后来慢慢知道自己擅长些什么,发现现在的工作把我以前学的东西、积累的资源都用上了。」
谈到自由职业如何平衡物质与生活,Carol表示,她从大学起就一直有储蓄的习惯,也算是一种抵御风险的方式,「目前来看,对我来说还是全职赚的钱更多,但随著我副业的资源越积累越多,总有一天它给我带来的收入会超过全职工作。」
不内卷:躺平是为了积蓄能量更好出发
对于时下热议的内卷or躺平的话题,Carol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时已经很忙,毕业后直接进入格子间工作,更会变得与世隔绝,无法深入了解其所处的社会,gap或躺平其实是很重要的机会,帮助年轻人去思考人生的方向。
Carol认为,评判人生的标准不是只有一条,「为什么会卷呢?因为大家都觉得路只有一条。十几亿人在一条路上走,自然会争得头破血流。但思路打开,会发现不止有一条路,有十万八千条路,大家是可以分散走的。」
谈到躺平的原因,Carol坦言,「是因为太疲倦了,我需要休息,我可以漠视外界的压力直接说我暂时无业,在休息。敢于躺平的人应该是知道自己的节奏的。躺平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休息、积累能量的过程,可以帮助我站起来。站累了就躺会,没什么。」
同时,Carol不认为自己属于完全躺平一类,至多算不内卷,「如果认真算起来,我在幼稚园也gap过一次,小时候我妈觉得我玩得那么开心,索性让我多玩了一年再去读书。」
内地青年失业问题引发各方关注。(中新社)
Carol直言:「我觉得躺平是为了积蓄能量再出发,但可能也有人躺著躺著就迷失了,进入自暴自弃、越躺越废的状态,我也见过不少香港青年,直接躺成『三和大神』( 原指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居住场所,在深圳活动的年轻人们,现泛指没有目标的青年)」。
她表示,在经历疫情带来整个世界的动荡后,大家可能都会陷入某种恐慌,想寻求某种稳定的状态,也包括稳定的,例如体制内的工作,「但我觉得,安稳的东西是虚幻的。对我而言,最扎实最安稳的方式,就是靠自己的技能吃饭。」
Carol表示,经过人生的gap year,她的心态变得唯心主义,「觉得这个世界要怎么看,是什么样子的,还是取决于我的眼睛我的视觉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要看的范围决定了我要如何去筛选信息、找什么样的工作、接触什么样的人,这个方向会慢慢把我引领到我想去的地方。虽然路上也不知道会面对些什么,但我大概知道整个方向是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