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大王进军预制菜?预制菜首次写入官方文件,大家真正怕的是什么?(组图)
这些日子全国家长讨论最多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预制菜进入校园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祖国的花朵们是茁壮成长还是凋零枯萎也全看是否能获取足够的营养和维生素。吃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小事。
我们今天也从不同的角度来聊聊预制菜的话题,希望能给这次的全国焦点问题多提供几个思路。
1
反对派、支持派和折中派
既然是一个海内外网友们都在关心的大话题,那网上的讨论必然无比激烈。
和所有大事情的讨论一样,网友们当然分成反对派、支持派和折中派。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这一次的反对派占大多数。在“中国日报”举行的网络投票中,反对派的人数比例达到80%以上。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三派主要都持有什么观点。
反对派由于人数众多,他们的观点也呈现出来复杂多样的性质,言辞也比较激烈。
无数留言看下来,我们可以把反对派的观点总结为两个大的方面:
1. 预制菜无法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2. 预制菜根本不好吃
关于第二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是这样的:
“我是反对派。不是因为安全问题,而是加热即食预制菜目前真的难吃。我买过多个品牌几十种预制菜,便宜是真便宜(小份的平均5−8元一份),难吃也是真难吃,以至于近一半被我丢垃圾桶了。要想家长接受很简单,等他们做的好吃了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家长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现在,还没到时候”。
说完反对方的观点,我们再来看看支持者的言论。
在网络调查中,支持者的比例还不到反对者的十分之一。但他们的观点听上去也有道理。
支持者的发言我们也看了不少,他们的思路大体是这样:
首先,有关部门是为了整顿学生食堂的乱象(比如吃出来了“鸭脖”之类的问题)才想到了预制菜这种解决方案——用一个信得过的中·央食堂准备好菜,到时候各个学校餐厅自己一热就行了。
在这个“美好初心”的大框架下,支持派们引经据典,从营养性、安全性、科学操作流程和各种现有数据方面表示预制菜的营养和质量没问题。
总之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阐明预制菜应该推广。
然而,支持派的这种总体“科学”观点立刻就得到了反对派的迎头痛击!
一位广东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支持派们的回复引来了众多评论和点赞,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没错,大家关注的不是“硬”的问题,而是“软”的问题。
说完支持派和反对派,我们再来看看折中派。他们又是怎样一种说法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表示:
“学校提供的是预制菜还是现制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学生餐是营养、安全、可口的。
如果学校采购预制菜是为了降低成本和谋取利益,从而导致菜品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那就需要加以监管。否则,在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前提下,是完全可以采购预制菜的。
保障预制菜进校园的安全,就要建立健全学校学生餐配制管理制度体系,全链条监管预制菜的制售用,确保可溯源和达标。与此同时,也要继续推进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与学生共食预制菜。此外,还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监督,多提意见建议,避免预制菜不受监管而带来问题。”
另有一位热门博主也表达了类似的折中观点:
“……也是想彻底整顿学生食堂问题。各个学校食堂那可是香饽饽,懂的都懂。问题在于,预制菜怎么保证食材新鲜,安全卫生,防腐剂会不会超标等等问题。食堂管不好,中央厨房监管能不能到位?预制菜会不会是科技与狠活?我觉得还是要给家长一个解释,比如组成家长委员会监督中央厨房的运营,定期抽检等等。反·腐·败和孩子们的健康都重要,不是小事,推进过程要细致。”
总结起来,折中派的观点大体只有一个:
预制菜可以有,但监管一定要到位。
2
海外留学生热盼国内预制菜登陆?
按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定义如何?
“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可以分为4类:
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事实上,一二线城市比较常见的某家、某11等便利店盒饭,盒某生鲜等店铺里一些热卖品都是预制菜。现在在白领中比较流行的调好味处理好的菜,回家直接炒或者加热就好,当然也是预制菜。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在预制菜的“怀抱之中”的。那么为什么这一次预制菜进校园反响那么强烈?乃至于新闻上说有家长辞职给孩子送饭,有的省份公开声明不让预制菜进入该省的大学。
其实核心就是对下一代的关切,以及对商人们的极度不信任、不放心。
社交媒体上一位网友现身说法,讲得很中肯:
预制菜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制作预制菜的工厂,我之前的公司在一个小作坊里做预制菜,我们摄影师去拍的时候人都吐了,你说你们敢吃吗?如何监管这些企业,如何保证食品安全问题这个是很重要的。送检的样品和实际售卖的不一样,玩这一套,而且他们只做电商,监管部门也很难做到全面监管。
不过,预制菜的“画风”在海外网友里可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就预制菜发出了“惊人言论”,他欢迎中国的预制菜销往欧美。
英国留学生看到后,也马上跟进表示赞同。
其实,英国、欧洲和美国早就有预制菜了啊。
比如前段时间一直被国内网友们嘲笑的“白人饭(沙拉、三明治)”、英美超市的冷冻蔬果,这些都是预制菜。
预制菜不用从国内销售到欧美,因为欧美早就有了。
所以,这些海外网友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
国外的食品太过寡淡无味,或者不符合中国留学生的口味,需要吃家乡的东西来弥补味蕾。
网友们又一次搞起了投票:
这一次,表示应该推广给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同学的网友们占了8成以上比例。
国内个别网友见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们如此积极,马上添油加醋,狠命往外踹预制菜: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位网友把不想给自己小孩吃的预制菜努力推荐给海外中国留学生和洋人,自己难道没觉得丧失传统美德(简称缺德)吗?
当然也有其他网友过来作答,销往欧美?没那么简单:
那么,作为曾经的留学生,我们身边其他“曾经的留学生”们怎么看这件事呢?
当然是持反对观点的。
确实,英国和欧洲的校园菜没那么多麻辣食品,或者说,没有很多滋味复杂的好吃食品,总体上口味比较淡雅。不过,这些大学餐厅的食品都保障了食材的新鲜与安全,也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各种东西。
记得当年国内某品牌的方便粉丝引入欧洲,在一些华人超市售卖,而在欧盟严格的食品标准要求下,其主调味包里只有盐和鸡精,其他一些繁杂的调味料均不能加入。这和国内的同款在味道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度让人认为是假冒的。
也许,海外留学生们心心念念的一些“人间美味”其实是欧盟食品标准里的过量添加剂和致癌物?
复杂的东西我们不赘述,仅从“眼见为实”的角度看,英国与欧洲的本土学生可以说一个个体壮如牛,浑身胶原蛋白满满的健康样子,这和他们从小的健康饮食是密不可分的。
3
之前搞核酸的现在猛烈进入预制菜市场?
正如前文所言,只要预制菜监管到位,符合各种科学标准,其实还是能保证营养并且给大众带来便利的。但是,大家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中间这些生产商的问题。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些令人揪心的新闻被披露了出来。
张核子曾经一度被国内的网友们所熟知。
他仅在2022年内就注册了16家核酸公司。
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子基因”)曾为7亿人次做过核酸检测。在建立了超级基因检测帝国后,张隐姓埋名了多日。
但他并没有解甲归田,这几个月,昔日“核酸大帝”张核子又出山了,进入预制菜行业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企查查显示,今年5月,武汉核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核子农业”)成立,由核子基因100%控股,该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鉴于前两年很多核酸公司造假等丑闻,网友们直呼:让这帮人掌握全国大学预制菜的巨额市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与悲剧。
也是,其实也不用什么挖新闻、找证据、找资料,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动动脚指头都可以想到,一帮没有任何食品制造经验,靠搞核酸积累了海量财富的人进军食品领域,他们造出来的吃的,他们自己吃吗?
他们说自己的食品是安全的、健康的,他们自己信吗?
英国和欧洲大的食品企业,都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甚至是百年以上的历史。
它们有着成熟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也接受着种类繁多的监管。
说到监管,在与英国隔海相望的荷兰,如果某种食品被怀疑有问题(注意:只是怀疑它有问题),那就先全国超市强行下架,然后再查!
而如果一个饭馆后厨发生了卫生问题,那可不是罚点钱就了事,而是罚到老板能终生退出餐饮行业。
在如此严格的监管下配上百年的生产经验,这样的公司做些预制菜进入校园,还是相对可以放心的。
但一些连任何餐饮经验都没有的公司,在食品方面没有任何行业积淀与经验积累的公司,纯靠“赶上风口赚块钱”的想法,迅速进入一个赢利可以达到万亿级别的大市场,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你是否可以放心吃下去呢?
总结一下:
大家在谈论预制菜的问题,其实整体上还是谈论更大框架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许我们并不见得非要着眼于预制菜这一个点,而是更关注于全面的饮食质量与安全监管问题。
但我们相信,如果管理能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完善,那么我们大家都能吃上各种放心的菜。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