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分高考文科状元遭各高校抛弃!北大放话:绝不录取他(组图)
每到一年高考季时,总是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欢喜,或悲伤,或惊讶,或引人注目。
其中有许多开心的故事,但也不乏不尽如人意的经历。时间回溯到2009年的6月,又一届高三学子踏进了高考的考场。
成绩优异的学霸们准备在考场上大展身手,考进心仪的大学,成绩一向出色的何川洋也在其中。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觉得他能考出喜人的成绩,何川洋自己也是这么认为。
但当成绩出来后,总分考了659分高分的何川洋竟然被北大坚决拒绝,放话说绝对不会要他。甚至其他的学校也都把何川洋拒之门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何川洋事件脉络线
01
北大录取一波三折
1991年,何川洋出生在比较贫困的重庆市巫山县。当时巫山县赶上了重庆市扶贫的好政策,何川洋也得以进入到重庆市的一所重点高中——重庆市南开中学就读。
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文学,但他小时候条件不好,买不起书看,因此也就渐渐放弃了这个爱好。
为此,何业大深感遗憾,在儿子何川洋出生后,何业大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带着何川洋读了许多诗词歌赋、中外文学名著。何川洋的头脑也很聪明,理解力强。
在父亲对他的熏陶之下,何川洋非常喜欢看书,在书本的启蒙之下何川洋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所好大学,出人头地。
何川洋高中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用老师的话来说,何川洋的成绩非常均衡,每科成绩都波动不大,都在高分行列之中。
某种程度上说,相比于上蹿下跳的成绩,“稳定”是一个考生的最大优势。高考前,老师们都对何川洋很有信心,他在模考中每次成绩都稳定在较好的水平,从不会大幅浮动。
何川洋一直梦想着考进北大。对于高考,乐观的何川洋很有信心。
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何川洋终于迎来了检验他学习成果的时刻。要么是金榜题名考进名校,要么是不尽如人意选择一个相对差一点的学校。
2009年7月份,在忐忑地等待中,高考成绩终于公布了。令人惊喜的是,何川洋超常发挥,考出了659分的高分,成为重庆市当年的文科最高分。
何川洋身边的同学们又惊讶又羡慕,纷纷问他:“你怎么考的?考这么高的分数?”何川洋自己也是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分数完全可以上北大了。
就这样,何川洋早早地与北京大学签订了录取协议,如愿被北大录取了。何川洋的父母也是非常欣慰。何川洋“文科状元”的头衔在当时被媒体大肆宣传,一时间风光无限。
正所谓树大招风,有人看见何川洋这么风光,对他产生了嫉恨心理。
高中生/网图
他们对何川洋的分数仔细研究,发现他的总分中一共有20分的加分,10分是独生子女的加分,另外10分是少数民族的加分。
这个时候知道点内幕的人便对何川洋的加分和状元头衔产生了怀疑。深入研究后,他们认为何川洋有造假嫌疑,向北大举报了何川洋的身份有不实情况。
原来,何川洋的身份证上显示的民族是土家族,但实际上熟悉何川洋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什么少数民族,而是汉族人。
北大经过核查之后,发现何川洋的老家巫山县确实是有土家族村落,但何川洋本人却是汉族人,土家族是虚假信息。
何川洋
确认情况属实之后,北大给何川洋打去电话,告诉何川洋他的身份信息被怀疑是造假,正是因为这一点,北大单方面解除了与何川洋的录取协议。
何川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感觉天都塌了。
他本来已经放松地享受假期,甚至已经在规划自己上了大学之后的生活,为什么已经到手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就这样作废了呢?得知是自己的加分不实后,何川洋还是无法甘心。
他非常清楚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即使没有那20分的加分,按他裸考的成绩照样也能考进北大,北大为什么还要取消他的录取资格?
重庆市教委也出来为何川洋澄清,何川洋的身份确实造假了,但就算没有加分,他也有上北大的资格。
但北京大学是非常注重诚信的学校,即使何川洋的真实水平很高,他们也不愿意录取一个伪造信息的人。
况且如果北大录取了何川洋,无疑是助长了这种走捷径、伪造信息的风气,对其他考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在再三考虑后,北大决定最后不录取何川洋。这无疑对何川洋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梦想已经触手可及,近在咫尺,却又瞬间幻灭了。
上课的学生/网图
得知消息最开始的几天,他非常痛苦,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暗自神伤。十几年寒窗苦读,高中紧张地学习,换来了这样的结果,怎么能让人不难受呢?
何川洋在短暂的受挫之后,振作起来,联系了自己的第二志愿香港大学。港大了解了情况后,知道他不是整件事的主要操作者,认为造假的事影响不大。
他们觉得更重要的是何川洋的真正能力,也知道何川洋确实是个人才,因此给了何川洋一个面试的机会。
但香港大学对学生的英文口语水平要求很高,很多课程也都是全英文授课。何川洋接受的内地教育并没有过多重视英文口语的锻炼,基本是“哑巴英语”。
何川洋
就这样何川洋因为口语的问题,也被香港大学拒绝了。
而其他内地的大学也都因为何川洋身份造假,都不敢接收他。考出600多分高分的文科状元,到最后竟然没学上,这种事不能不令人唏嘘。
何川洋陷入了失望、无助、痛苦之中,然而比他更难受的是他的父母,他们不只替儿子惋惜,更多的是悔恨。
这又是为什么呢?何川洋的民族身份造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京大学/网图
02
暗箱操作埋下隐患
何川洋的父母都是巫山县当地的公务员,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是巫山县的招生办主任,母亲卢艳玲则在县委工作。
何业大在招生办工作多年,深知中高考的残酷性,仅仅一分,就可以甩掉几百上千人。他目睹了许多学生因为几分之差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时间久了,何业大对加分政策和其中的门道了如指掌。
本来就对儿子何川洋寄予厚望的何业大,心里暗暗决定托关系修改何川洋的民族信息,以便使儿子高考能多加几分。
何川洋事件漫画图
这个念头一起,隐患的种子也就此埋下了。何业大多方留意这方面的信息,终于在2006年的一天等来了机会。
2006年6月份,因为修改民族信息需要与宗教局的人对接,何业大通过自己的妹妹联系上了巫山县宗教局的局长万民强。
何业大让妹妹把资料给了万民强,其中的“礼尚往来”自然不用提,于是何川洋的民族就这样被修改了。
但这种身份造假还是有风险的。为了万一被查到时好解释,何业大整个过程都是让妹妹帮忙提交的资料。身份信息修改的事情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水到渠成地办成了。
何川洋
何业大回到家,跟妻子卢艳玲说了这件事,叮嘱她以后何川洋的民族就是土家族,跟谁都只能这样说。
当时还在上初中的何川洋对这些事还比较懵懂,父母只说是更改了他的民族信息,还能有加分。
何川洋也就由着父母给自己改了身份信息。他虽然知道这里面是有些门道的,但毕竟拗不过父母的决定。
终于2009年高考到来了。成绩出来后,何川洋各科都很优秀,语文考了121分,数学145分,英语131分,文科综合262分。
何业大看到儿子这么高的分数,很是欣慰,但同时也在心里感慨,既然儿子凭实力都能考这么高的分数,那些加分有没有也都没有影响了。
但事情已成定局,何业大也只能听之任之。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川洋被人举报的事情,给了何业大重重一击,他本来投机取巧之后心里也在打鼓,但更多的是侥幸心理。
没想到走后门还是被别人发现了,而且后果严重到没有大学录取何川洋。
香港大学面试点/网络示意图
这件事情过后,何业大和妻子卢艳玲都被革职查处,何川洋也无学可上。这个时候的何家成了众人口中的“笑柄”。
何业大出来忏悔了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地说:“因为我的一念之差,差点让整个家都散了,孩子和老婆都怪我,我们夫妻的职位也都丢了……”
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暗箱操作,埋下隐患。就在整个家庭都陷入低迷时,何川洋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复读。
03
奋发走向光明未来
2009年,暑假尚未结束,在其他同学都准备收拾行囊赶赴大学校园时,何川洋顶着舆论的压力和众人的各色目光,重新走进了高中母校南开中学。
何川洋
何川洋的父母这次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安慰何川洋好好学习,不要对自己施加太多压力。与去年不同的是他们不再过于看重成绩,更注重的是何川洋的心理健康和快乐。
何川洋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没有如老师所担心的一样沉默寡言,而是与周围的许多同学都成了好朋友,每天有说有笑,结伴而行。
复读的一年,何川洋暗暗用功,比之前更加努力了。模拟考试也显示出何川洋的成绩比去年更好了。
2010年高考来临时,何川洋踏实低调地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以汉族的身份参加了考试,他要完全靠自己的实力实现梦想。
高考生/网图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何川洋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了总分674分的好成绩,比去年的裸分高出了几十分。
这一好成绩让何川洋的父母和老师非常感动,何川洋的父母对儿子的优秀和努力深感欣慰,被低气压笼罩的家庭氛围也终于活跃了起来。
由于北大当时在了解了事实情况之后,得知何川洋并不是身份造假的主使,相对来说是无辜的,因此并没有限制他后续的报考。
因此第二年填志愿时,何川洋再次选择了报考北大。这次他用自己的实力一雪前耻,堂堂正正地进入了心仪的大学。
何川洋的母亲也官复原职,父亲何业大也从一个基层职位重新做起来,整个家庭都有了新的开始。
好学的何川洋在北大本硕连读,2018年,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银行,担任着重要的职位,有了光明的前途。
而何川洋的身份造假事件也引出了重庆市三十多例的高考造假案例,重庆市组织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最后这些人都被免除了加分,也让从此的高考变得更加公平。毕竟造假带来的危害太过沉重。
何川洋母校
04
小结
何川洋的高考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家庭条件优越的他,并没有因为父母带来的便利条件而沾沾自喜。
而是依然努力学习,勤奋上进,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考进了梦想中的大学,也带领家庭走出了阴霾。
回顾整件事,可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何川洋经过一次挫折,心性会更加坚定,更加清楚自己的弱点所在。他的父母也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
如果北大当时录取了身份造假的何川洋,那么何川洋无疑也会产生侥幸心理,他的父母以后也会更加大胆地走后门。
假如何川洋去了香港大学,他最后也会因为口语的问题非常痛苦。再考一次,对于何川洋是更加圆满的结局。
这也再次警示我们:造假和徇私舞弊是万万不可取的。有句话说得好:说一个谎,要用一百个谎来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做人还是要坦坦荡荡,无论成就大小,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总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