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点名3类人睡前喝水,降低夜间心血管病风险(组图)
早上喝水好还是晚上喝水好?一些人的答案可能是早上。
除了“晨起一杯水”的说法,有的人认为,晚上喝水容易导致起夜、第二天“脸肿”,因此睡前不如不喝水。
然而医生提醒,3类人更适合睡前喝杯温水。
《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告诉你哪些人适合睡前喝水,并提醒你最需要补水的几个时段。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3类人更适合睡前喝杯水
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以下几类人更适合睡前喝水:
心血管病人
熟睡时人易出汗,血容量减少,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加上睡眠中生理性的心跳变慢,容易发生血流不畅。
睡前喝一杯温水,有助减少夜间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等不良事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睡前一杯温水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前列腺增生人群
这类人往往有夜尿多、出汗多的特点,这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在夜间缺水。
建议这类人不仅睡前要喝水,起夜后也应适量补水。进水量应控制,否则起夜过频会影响睡眠质量。
老年人
临睡前适当喝点温水,除了有助降低夜间心肌梗死以及脑血栓风险。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尤其暖气使得房间湿度过低时,适当补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老人更好入睡。
需要提醒的是,不建议有肾脏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问题的患者睡前饮水。
这类患者睡前饮水后,可能晚上不会起夜,但等到第二天,会很容易出现全身浮肿,加重肾脏负担。
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睡前喝水过多也有心衰风险。
睡前喝水有4个要点:
1.选择白开水,淡盐水、果汁、蜂蜜水等虽然也有补水效果,但不建议睡前饮用;
2.睡前1~2小时或睡前排尿后饮水;
3.水温与体温大体相当即可;
4.喝100~200毫升左右,饮水时应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因为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提升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不利睡眠。
“硬水”对心血管更友好
2023年8月,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刊发在国际期刊《食品》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饮用“硬水”有益心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水中的镁可调节心肌和血管功能,钙可改善钠钾平衡,从而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朱毅表示,之前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相较软水地区,生活在硬水地区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
另有不少研究证实,镁离子能调节心血管和胃肠道功能,有降血压作用。新研究进一步佐证了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再次提醒我们不要害怕喝硬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要看水源中钙镁矿物质的含量。为方便计算,人们将多种可水溶的钙镁离子全部换算成碳酸钙,用来表示水的“硬度”。
软水:即硬度(即碳酸钙含量)低于150毫克/升的水,如雪水、雨水等;
硬水:硬度大于150毫克/升的水,如泉水、井水等。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自来水、矿泉水都属于硬水,硬度较高的水烧开后会出现大量白色沉淀;纯净水不含杂质,属于软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硬水,其中华北等地区的水质硬度远高于华南地区,具体数值可到当地水务局官网查询。
不管经常饮用哪种水质的水,建议做到两点:
硬水要煮沸喝:煮沸可使碳酸盐类物质沉淀,水中的钙、镁离子就会相应减少,降低了水的硬度,更适合饮用。
常喝软水要补镁:多吃富含镁的食物有豆类、深绿色蔬菜、坚果等。
7个时刻记得及时补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的成年男性每天应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应喝水1500毫升。
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提醒,以下时刻应该及时补水:
1
洗澡后
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最好慢速小口饮用。
2
发烧时
发烧时人体会以出汗形式散热,消耗大量水分。可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3
尿变黄时
尿液呈浅黄色表明喝水量足够;若尿液比较黄,最好立刻饮水500毫升左右;若尿液呈土黄色,说明已经严重脱水,需要及时补水并去医院治疗。
4
坐飞机时
很多飞行不适与机舱内干燥有关。短途旅客最好在起飞前就开始补水,飞行中再喝点水;长途旅客应保证每小时补充1次水;尤其冬天机舱内温度高,更需要补水。
5
心情烦躁时
心情烦躁时,体内肾上腺素就会飙升。此时不妨喝一杯水,肾上腺素会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心情会轻松许多。
6
孕期
准妈妈体内的血流量增加了一倍,需要大量水分。如果喝水过少,会导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对胎儿不利。
7
运动期间
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是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除了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