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盯着860亿的 OpenAI? 亚马逊谷歌的反击:藏在水下的AI公司(组图)
大模型时代,云巨头“新三国”之争
以攻为守,云服务巨头的“圈地赛”
寻觅科技“独角兽”,把握时代机遇
谈到2023年全球最“值钱”的表白,微软和OpenAI 无出其右。
在微软的支持下,OpenAI成为了过去两年科技市场中的现象级企业,不仅坐拥1亿周活用户,并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发展。
而作为OpenAI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微软云服务不仅在过去的季度中脱颖而出——以29%的增速一骑绝尘,且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显著且超过同行的表现。
在截至9月30日的财报季中,微软、谷歌、亚马逊分别交出了29%、22%和12%的云服务业务增速答卷。考虑到三家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分别在22%,11%和32%,微软亮眼的表现,已经让大模型时代的行业格局之争初见端倪。
为保市场地位,亚马逊和谷歌必有反击。
对投资人而言,与其站在860亿美元估值的高位上摇摆是否投资OpenAI,关注AWS和谷歌在水面下修建护城河的动作,或许将带来新的启发。
1
大模型时代,
拉开云巨头的“新三国”之争
AI是未来云计算市场的最大增量,得生态者,意味着将吃准大模型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在大模型商业用例的开发、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都将对其云服务产生巨大的增量需求。因此,这既是三大巨头的重要商机,也是将是他们圈地之争的前沿阵地。
信息技术研究顾问公司Gartner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云服务市场预计同比增长21.7%至5973亿美元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成式AI的繁荣所推动的。
而彭博社的数据则表示,预计至2032年,生成式AI将形成1.3万亿的产业规模,占全球IT支出的12%,并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渗透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OpenAI在名气和性能上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跑者,但在开发者社区中,并不是业界唯一首选。考虑到成本、安全、对模型持续透明的信息同步和维护等要求,大模型开发者的角逐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下图来自UC伯克利LMSYS组织,由社区投票、主要测试数据对比基准,将一系列开源大模型和在线大模型进行比较。除了OpenAI (GPT系列)以外,Anthropic (Claude系列)同样名列前茅;而Meta AI 在开源其基础大语言模型Llama 2后,也颇有席卷之势。
2
以攻为守,
云服务巨头的“圈地赛”
截至10月15日,全球对于生成式AI的总投资额达到了232亿美元——比2022全年上升了250.2%。
细看主要资本流向,依旧是头部AI企业:
微软向OpenAI注资100亿美元;
谷歌和亚马逊分别向Anthropic注资20亿美元和40亿美元;
由英伟达支持的行业新星Inflection AI获得了15亿美元投资,旨在个人服务领域杀出一片天地。
同时,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头部AI企业/模型背后的资本关系:
可以看出,为突围微软在大模型时代的先发优势,其他行业参与者已经形成了合纵连横的模式。
其中,以OpenAI师出同门的竞争对手Anthropic为例,其于2月锁定了谷歌云作为首选云供应商,且于9月宣布,也将利用 AWS 的高性能、低成本机器学习加速器,在 AWS Trainium 和 Inferentia 芯片上训练和部署其未来基础模型。
显然,云巨头的“圈地争夺赛”,将助推大模型公司同样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
除与头部大模型合作以外,云服务商也通过服务置换的形式,绑定明星阵容的初创AI企业。
如下图所示,2023年生成式AI的种子轮次,大有跑马圈地的意味。
3
寻觅科技“独角兽”,
把握时代机遇
“随着AI在各应用场景的性能突破人类平均水平,且使用的门槛、成本双双降低,我们正处于一场生产力爆发的暴风中央。” 在11月16日,由博满澳财金融集团主办的“解变革,谋未来”年度投资论坛上,博满澳财金融集团资深投资总监庄熠曾分享了对于AI行业的看法。
图:博满澳财金融集团高级投资总监 庄熠
她认为,当下的行业发展趋势也是超大型独角兽成长的优质土壤——业界必将出现新的科技巨头,包括AI垂直赛道中的技术领军者,以及横向应用场景中的领跑者。
而在谈到近期OpenAI 860亿美元老股竞标投资机会时,博满投资团队则认为,考虑到公司结构的特殊性,这样的估值进入风险大于机会。
澳财也在此前的文章中,详细分析了10个月前我们为什么决定不投OpenAI。
因此,在过去的几个月中,OpenAI并不是博满投资团队关注列表的前部企业,反而是在云服务商对微软市场份额的反击战中,我们会看到确定性类似,但估值更为合理的投资机会逐渐涌现。
当下,全球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市场仍然相对恐慌和保守,这对于投资人是极好的议价时机。
博满利贞基金的策略正是专注于挖掘优质全球独角兽科技公司,把握住当前的市场回调机会,实现对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