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东北虎竟然“猎杀”了东北豹,到底发生了什么?(组图)
12月23日,在中国吉林延边的珲春市,大坝工人查看线路时,发现一只东北豹(远东豹)的残尸,后腿和臀部的肉被吃掉了。珲春市大部分都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范围之内,境外就是俄罗斯的豹地国家公园,此案最大的“嫌疑犯”就是东北虎。
虎豹争锋
人常说同行是冤家,同为顶级捕食者,虎与豹在自然界中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世界上同时存在虎、豹两种大猫的栖息地,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分成三大块,东北亚(中国东北、俄罗斯),南亚(包括印度、尼泊尔等国),东南亚(包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治霖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王天明教授,在《生物多样性》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梳理了这三个区域的虎豹共存情况。
东北虎,拍摄于俄罗斯的Lazo ©Royle Safaris / inaturalist
李治霖与同事在长白山脉北麓做过调查,没有发现虎直接干涉豹的生活,但推测它们可能会竞争食物等资源。虎直接咬死豹的情况在东北亚很少见。中国东北虎的密度实在太小了(0.24~0.30只/100平方千米),不足以直接排斥豹。
但在虎和豹密度都更高的热带地区,两者发生摩擦的风险就变大了。在泰国会卡肯野生动物保护区(Huai Kha Khaeng Wildlife Sanctuary)和印度穆杜马拉老虎保护区(Mudumalai Tiger Reserve),都有虎咬死豹的记录。
2021年,沙里斯卡保护区的一只雌虎被拍到叼着一只小豹 ©Yashvardhan Singh Shekhawat
李治霖提到,虎和豹容易因为争食发生冲突。今年5月,印度的博尔老虎保护区(Bor Tiger Reserve)里发现了一头死豹,50米外有一头吃了一部分的水鹿,这只倒霉的豹可能就是与老虎争夺猎物的牺牲品。
穆杜马拉老虎保护区的虎 ©SWE-Yaatrik / Wikimedia
穆杜马拉老虎保护区的豹 ©Prabukumar84 / Wikimedia
虎“欺压”豹的证据还有更加间接的形式。在尼泊尔的奇旺国家公园(Chitwan National Park),虎占领了公园中心人类活动少、猎物多的“好地方”,而豹只能退居公园外围人多、猎物少的地区,栖息地像一个包子,虎把馅挖了吃了,豹只能吃吃剩下的皮。
印度的沙里斯卡保护区(Sariska Tiger Reserve),虎一度灭绝,后来在2008~2010年重新引入虎,压力立即落到了豹的头上。老虎到来之后,豹的密度从7.6±0.6只/100平方千米下降到3.1±0.4只/100平方千米。
沙里斯卡保护区的虎 ©Nav Nirvana / Wikimedia
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种更小的捕食者——豺,也会在虎豹竞争里掺一脚。如果食物足够丰富,虎、豹、豺可以各自选择不同大小的猎物,来减少摩擦,达成共存。
在食物相对匮乏的地区,如泰国的奎武里国家公园(Kuiburi National Park),虎占据最好的地块,豺被虎赶到贫瘠的地块上,在这里豺会对豹施压,使豹不能待在贫瘠的地方躲清净,只能冒险到虎的地盘里生活。真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中国云南的豺 ©猫盟
豹:惹不起我躲得起
虽然豹免不了受气,但它也有虎学不来的本事。Robert D. Holt和Gary A. Polis认为,虽然虎在正面干涉时压豹一头,但豹对猎物利用效率更高,两者各有所长,形成了稳定共存的局面。
今年,印度的林业官员在伦滕波尔国家公园(Ranthambhore National Park)拍摄到一只虎咬死了一只豹 ©Parveen Kaswan
捕食者追求能量的收支平衡,如果猎物太小,捕捉它获得的肉,抵不上耗费的力气,就不值得一吃。佛教说“狮子搏兔,犹用全力”,其实根据Matt W. Hayward和Graham I. H. Kerley对狮子猎物偏好的调查,兔子根本没进狮子的猎物名单里。
然而对体型更小的豹子而言,兔子这么小的猎物还是值得一尝的,猫盟的红外相机在山西拍到过华北豹叼着兔子、松鼠。老虎和豹都喜欢捕食肉多的大型动物,但豹可以选择虎“看不上眼”的小型猎物,增加食性生态位的宽度,从而减少竞争。
“惹不起,躲得起”也是一个办法。李治霖等人在长白山的研究发现,豹不会躲开有虎出现的地块,反而出现得更加频繁,也许是因为它们都受到猎物(尤其是梅花鹿)的吸引。
同时豹又会用一些“小窍门”来躲开虎,比如更多地在白天活动,与夜行性的虎错开。另一个办法是利用地形,豹常出现在山梁小径上,而虎常出现在山谷里的林间道路附近。
穆杜马拉老虎保护区的豹 ©Prabukumar84 / Wikimedia
在会卡肯野生动物保护区,豹也倾向于夜伏昼出。虎喜欢的野猪和水鹿等大型猎物多在夜晚和晨昏活动,而豹喜欢的赤麂等小型猎物多在白天活动,豹可能是为了躲开虎才上“白班”,也可能是为了追赤麂上“白班”。不论哪种都不能排除虎的影响,虎的竞争会促使豹选择小型猎物,也许是因为虎抢占了大动物,豹别无选择,只能上“白班”去抓赤麂。
更强大的幕后推手
在针锋相对的虎和豹背后,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物种——人类,向它们两个施加更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大型食肉动物对人类影响都比较敏感,但豹对人的适应力要强于虎。华南虎野外灭绝,但华北豹坚持到了今天。在孟买,豹常出现在居民区,猎食被人类垃圾吸引的野猪、狗等。前面说过,奇旺国家公园的豹被老虎排挤到边缘地区,这里的人类活动多,老虎无法适应,反而成了豹的“避难所”。
奇旺国家公园的白斑鹿,这里猎物不是很多,导致虎和豹发生竞争,虎把豹赶出食物最多的核心区域,但又没有少到让虎和豹的数量严重减少的程度 ©Nirmal Dulal / inaturalist
伦滕波尔国家公园,虎叼着一条豹腿 ©FLPA/Chris Brunskill
人类的放牧和捕猎行为,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难以避免,使大型食草动物日益减少,食物匮乏会加剧虎和豹的竞争。在奎武里国家公园,大型有蹄类的数量不足,豹只能增加捕食猪獾、灵猫之类小动物,避免与虎直接竞争。
奎武里国家公园的白肢野牛,虎喜欢捕食大型动物 ©tontantravel / Flickr
李治霖等人发现,在长白山北麓,牲畜出现频繁的地方虎和豹几乎不出现。牛群的啃食大大减少了森林下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可能对食草动物,尤其是梅花鹿(虎和豹的主要猎物)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压力,从而限制了东北虎和远东豹的数量增长。
在人类影响更严重的时候,两者都会走向灭绝。例如老挝的南埃普洛伊国家保护区(Nam Et -Phou Louey National Protected Area),生境退化和盗猎都很严重,这里没有豹也没有虎。
“老虎和豹子打架了!”看似营销号的段子,其实蕴含着生态学道理。大自然的平衡是动态平衡,生物之间一直在相互竞争和捕杀。保护物种的工作,不仅要考虑人类的破坏,也要顾及生物之间的关系。2012年澳大利亚在玛利亚岛(Maria Island)上引进濒危物种袋獾,结果袋獾吃掉了约三千对小蓝企鹅。
如今虎和豹都面临栖息地缩小和碎片化的严重威胁,豹的分布范围已经缩小到只有历史分布区域的25%~37%,虎的分布范围更是只剩7%,在硕果仅存的栖息地里,它们还能平安共处多久呢?
远东豹,拍摄于俄罗斯的Khasanskiy ©Александр Чегодаев / inatur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