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王也逃不开周期(组图)
锂盐双雄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四季度净利润均有转负可能,锂盐厂商们正集体面对利润寒冬。
以龙头赣锋锂业为例,2023年第四季度,赣锋锂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至2亿元,同比全面转负,环比也大概率转负;实现扣非净利润-9.52亿元至-20.5亿元,同环比皆由正转负。
锂盐厂商悉数面临利润大跌或亏损风险,龙头也没有例外
截止目前,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的9家锂盐厂商悉数面临利润大跌或亏损的惨淡局面,即使是龙头也没有丝毫例外。
曾经供不应求的锂盐和锂精矿产品如今却过剩滞销,锂价更是全年一路下滑,锂行业彻底步入下行周期。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全年的价格降幅高达80%左右,锂精矿的价格降幅则高达71%。
总体来看,各大锂盐厂商的利润下滑幅度和锂盐的价格降幅相符。高低变动来源于原材料自供率差异,及原材料类型(盐湖、锂精矿还是锂云母)差异:
1)原材料自供率不高,且以成本最高的锂云母为锂盐主要原材料的江特电机,成为了业绩垫底的锂盐厂商;
2)自有矿仍然不能扛起大旗,自供率不高,依赖外采的盛新锂能和雅化集团,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其他锂盐厂商;
3)采取成本最低的盐湖为锂盐原材料的盐湖股份,以及原材料自供率高达100%的天齐锂业则表现相对较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锂盐厂商,在第四季度都可能出现亏损,即使强如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也不例外(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第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4亿元至8亿元和-18亿元至2亿元)。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第四季度锂盐厂利润大范围下降,主因还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击破了依赖外采锂云母矿、外采锂精矿,以及自有锂云母的锂盐厂商核心成本线。
10万元/吨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除开少部分锂精矿原材料自供率高和采用低生产成本盐湖提锂的厂商以外,大部分锂盐厂商都将面临亏损风险。
锂盐价格的持续下降,使得天齐锂业的锂盐业务也成为拖累净利润的来源。
根据天齐锂业的业绩公告,尽管锂精矿的售价较上年有所上涨,从而使得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的净利润有所增加,但这也导致了所得税费用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增加。
天齐锂业在锂精矿业务中,通过文菲尔德(掌握泰利森矿)只持有26%的权益,而在拥有100%权益的锂盐加工端,受益于完全控股的优势,理论上公司能保留更多利润。然而,由于锂盐价格的下滑,加上在锂精矿端权益较少,天齐锂业的第四季度利润也预期将出现大幅度下滑。
锂盐厂商的苦日子还在继续
锂盐厂商们都已经开始出现亏损,压力也在不断向上游传导,目前锂矿端的强势态度也出现了改变。
1月29日,澳大利亚锂矿公司IGO宣布,未来格林布什矿的锂精矿长协包销定价模式将从此前的Q-1主流模式(采用上一个季度的锂盐均价计算)转变为M-1模式(采用发货月上一月的锂盐均价计算),从而可以更快反应锂精矿的市场价格下调,有利出货。
不过更快的下调价格也不能根本改变市场现状。碳酸锂价格迟迟难以回温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需求端不振。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超过35%以后,整体销量增速不可避免的开始变慢,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只有37.8%。
对于2024年,中汽协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只有1250万辆,同比增速已经降至30%。各大新能源车企的2024年销量目标也变得谨慎起来,长安、吉利和长城等新能源车企的销量目标增速都低于50%,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特斯拉甚至表示“2024年产量、交付、发货量增速可能会显著地低于2023年”。
可见,锂盐厂商的苦日子还会继续,在供需关系逆转的背景下,即便是行业龙头也难以逃脱周期性的影响。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