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YSL首家书店开业!昔日网红没落卖书,一本售价1W+,网友:到底谁在买?(组图)
最近,著名奢侈品牌Saint Laurent圣罗兰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巴黎左岸开了一间书店。
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这家名叫Saint Laurent Babylone的书店,却凭借独特的艺术氛围在社媒上吸引了无数“自来水”。
官方之所以给书店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创始人Yves Saint Laurent和Pierre Bergé先生在sèvres Babylone街区度过的一段时光。
1970年,两人搬到了这条街上的一栋600㎡复式公寓。
而书店的装修风格,则跟香榭丽舍大道那间全球最大YSL旗舰店颇为相似。
静谧别致的极简设计,带有一种艺术画廊般的美感,仿佛会给每个进店的人自动挂上“消音”状态。
全球最大YSL旗舰店
Saint Laurent Babylone
裸露的混凝土墙与巨大的金属搁架,还给书店增添了工业气息。
光滑的大理石柜台、设计大师制作的桌凳、蓝白相间的大地毯,丰富了整个空间的质感。
桌上、墙上陈列的,是创意总监安东尼·瓦卡雷洛精心挑选的艺术大师作品集、绝版出版物和唱片。
有一些珍本因为过于珍贵,甚至需要人佩戴白手套才能翻阅。
还有不少是Saint Laurent内部出版的限量版书籍,风格迥然各异。
知名展览目录、售价2200欧元(约17149元)的麦当娜写真集《SEX》,都在该店的待售书单里。
相关的文具,例如圆珠笔则要价50欧(约389元)一支,笔记本90欧(约701元)一本。
而且这里还卖自家的生活用品。全店单品的价格从10欧到1.2万欧(约78~9.3万元)不等。(真·丰俭由人
除此之外,Saint Laurent Babylone也会时不时地举办一些音乐会、书籍签售会等活动。
与其说这是一家书店,其实更像是一个吸引艺术和文艺爱好者的文化空间。
巧的是,在Saint Laurent Babylone开业之前,Gucci也翻新了一家书店。
如果各位互联网原住民前几年关注过时尚新闻的话,也许会记得早在2018年,Gucci就在纽约曼哈顿Soho区的自家精品店里,开设了首家Gucci Wooster书店。
店址原先是一家铅笔工厂,Gucci买下翻修后变成了一处非常有Gucci味的奢华复古风格的文艺空间。
书店的藏书,由纽约著名独立摄影书店Dashwood Books的创始人David Strettell精心挑选。
数目大约有2000本,涵盖了时尚、艺术、设计和摄影等领域,都是些当代书籍、珍稀古籍、绝版书刊、和小众杂志。
其中不少都是前总监Alessandro Michele创作的灵感来源。
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放映室,以及一柜文具、帆布袋等文艺周边,售卖的书籍价格从20美元到1000美元(约143~7198元)均有,据说是策划人“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买买买”。
然而,今年2月重新装修过之后,整家店的风格就大变样了。
华丽极繁的装饰,摇身一变为90年代的极简主义风格。
原先在精品店里把书店区域围出来的隔档被撤掉了,文化空间已完全融入Gucci Wooster概念店。
仅存的大书架上摆放着David Strettell精选出来当代艺术和摄影书籍。其中同样有给Gucci新总监Sabato De Sarno带来过灵感的绝版作品。
书店的放映区都还在,但是文具柜已经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整个概念店里四处摆放着各种当代艺术作品。
简单来说,奔着书店的名字来打卡的人,只能看到“名存实亡”的Gucci Wooster书店。
谁能想到呢,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恰好见证了两个奢侈品牌在书店发展之路上的不同抉择。
有牌入局,有牌半只脚离场,还有更多品牌是“打一枪就跑”。
近几年,跨界跨出了八爪鱼趋势的奢侈品牌,已经不满足于开餐厅、做酒店了。
在实体书店逐渐消失的当下,奢牌们靠着“钱多势重”,在书店业的边缘反复试探。
老实开常驻店的大牌还是少数,而且一般都会把书铺放在自家的精品店里,Gucci和LV即是如此。
开在路易威登之家北京国贸店内的中国首家LV书店
这些书店里绝不会出现畅销书,而多是时尚、艺术或生活风格类的精品藏书。如果自家有出版业务,还会放上大量品牌出品书目。
这样做既有新鲜感,又可以降低门槛,为品牌吸引更多新客,还可以提升大牌的格调,让人更易接受它传递的美学理念。
但即便如此,更多大牌选择开设的都是快闪书店。
比如2021年,Valentino就在全球7座城市开过限时书店。
创意总监拉着26家国际刊物,把店铺装修成一个大型杂志展厅。
店里就展示一本《VLogo Signature Vol.Ⅱ》艺术图册,兼卖咖啡,送海报、明信片和精致贴纸。
这种目的明确、开业时间有限的书店,可以说纯粹就是个宣传位。
有时候它也会以报刊亭的形式出现,譬如爱马仕就爱开这类快闪店。
要说最常采用这种宣传方式的大牌,非LV莫属。
一方面是它经常没有由头都能找名头搞营销,另一方面也是它真喜欢出版书。
为了推自家的旅游书《城市指南》《游记》和摄影集《时尚之眼》,LV使出了浑身解数,年年搞快闪。
它不仅会自己建限时书店,还会“借”别人的店铺搞快闪店。
但问题是这几本书可能天生体寒,也可能就像油管博主Emma Chamberlain说的“现在还有谁会看书啊”。
于是这仨书不仅强捧不红,还因为LV设置的“买书赠包”的营销手段惹来过争议。
但退一万步说,书籍是没有错的,开书店的决定也没错。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奢侈品为代表的资本愿意开书店宣传,算一件好事。
毕竟在纸媒消退的年代,竟然还有人愿意用“钞能力”出书卖书,这好感它不赚谁赚。
而对于手捧书本长大的人来说,能够看到纸书被带回大众视野,也是十分乐事。
如今,眼看着新成员Saint Laurent已经加入了大牌爱书卖书群,有多少消费者会愿意为这种“文艺复兴”买单呢?
未来还会有大牌入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